分享

工具书的使用(三)

 梁园处士 2017-12-15

4、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是我国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康熙皇帝命令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编撰的,前后经过六年,至康熙五十五年(1716)成书。这部字典完全仿照《字汇》、《正字通》二书的体例,用子丑寅卯等十二辰标分十二集,每集各分上中下三卷,分部亦为二百一十四。首列总目、等韵、检字、辨似等附录,末附补遗、备考。部首和部中各字,都按笔画多少顺序排列。它的释字的体例,也是先音后义,在每个字下面先列《唐韵》、《广韵》、《集韵》、《正韵》等书的反切,然后解说字的本义,随着再列这个字的别音、别义和古音,一般的都引古书来证释。有所考释,即附于注末,并加“按”字来标明。每个字有古体的,即列在本字之下;重文、别体、俗书、譌字则附于注后。这部字典所收字的总数为四万七钱零三十五,比《字汇》、《正字通》又多出一万多字。其补遗一卷,则收稍僻之字;备考一卷,收不通用之字。


5、中华大字典


从《康熙字典》通行以来,二百多年一直没有新的大型字书出现,到了近代,中华书局才编印出《中华大字典》;这是继《康熙字典》之后产生的第一部大字典。

《中华大字典》从清宣统元年(1909)开始编纂,到公元1914年成书,费时六年。主编陆费逵、欧阳溥存,参与编务的有三四十人。该书书前的序言中,曾指出《康熙字典》的四大病说:“解释欠详确,一也;讹误甚多,二也;世俗通用之语多未采用,三也;体例不善,不便检索,四也。”可见编者是鉴于《康熙字典》的错误和确点,所以想编一部新字典来代替《康熙字典》的。

《中华大字典》承袭《字汇》、《正字通》、《康熙字典》的部首,分为二百十四部;并仍分子丑寅卯等十二集。只是某些部首的排列顺序小有改变,如“手、毛、心、爪,以物同,入、八、儿、几,以形近”,就都排在了一起。本书“凡例”中说这是兼取许慎的“据形联系”和顾野王的“据义联系”的办法来编次的。

这部字典在每个字下面,全是先以反切注音,然后分条解释字义,条理是比《康熙字典》清楚的。所收的字,除去正文本字之外,兼收籀、古、省、或、俗、譌诸体,一一加以说明。近代的方言,翻译的新字,也都采入。每字标音,皆以宋丁度等的《集韵》为主,《集韵》以外的字,兼采《广韵》以及他书,每个音只用一个反切标明;这也比《康熙字典》的一个音并列几个反切的为简明。对于形体虽同,而音义并异的字,就另作一字,排在本字之次,如“宀”部“寫”字下面,另列一个“寫”字,音四夜切,作“舍車解馬”讲,即是一例。对于音同义异的,即列一字。至于以前字书中叶韵的音,一概不录,则亦较为切合实际。因为这种叶音是于古音今音两俱不当的。

《中华大字典》对词义的解释是比较完备简明的,适合于一般读者使用,它也改正了《康熙字典》的一些错误和缺点。现在看来,它本身也存在不少缺点。


6、辞源


自清末以来,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化,一般人对于新知识都有相当迫切的要求;旧有的《说文》派的字书以及《尔雅》式的词典,已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于是新的词典就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词源》是现代印行最早规模较大的一部新辞典。这部词典是商务印书馆编印的,在1915年出版正编,1931年继出续编,以补充正编的不足,至1939年又出版正续编合印本;参与编辑的有陆尔奎、方毅、傅运森等五十余人;所收词目号称十万条,是综合古代字书、韵书、类书和近代词书为一编的一部新旧兼包的百科全书式的词书。

这部词典选取汉子为字头,按部首排列,全书共分子丑寅卯等十二集。每个字头都先用反切注音,并标明它属于平上去入四声的哪一韵部,然后解释字义;在字头下面分列以这个单字为字头的词语,按每个词第二个字的笔画多少为排列顺序。

《词源》不仅收有汉语单字、词汇、成语、典故,而且包括历史上的名物制度,古今地名、人名、名著等多方面的材料和各种新名词,内容相当丰富;所以从初版以来,历年重印的累积的印数,多至四百万部,直到今天,它还是一部为大家常用的工具书,可见它是很为读者所需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