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中国】中国文化之地理维度(1)

 光明老师 2017-12-15

历史上,四大文明故国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风貌特征,但能成为文明发源地的所在也都有一些共性,其中一项,就是持续不断的水源供给,称之为“母亲河”。在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文明都消逝了以后,为什么中华文明却一直源远流长?因为还有一些独特的地理因素一直在支撑和保护着这个古老的文明。



较四大古文明的发源地,基本都在北纬30度左右。

尼罗河下游的埃及,在北非东北部,小环境非常优越。尼罗河每年6月开始涨水,一直延续到11月,在其低水位期时,正好是小麦生长期,大量的沉积下来的淤泥有利于小麦的成长,加上阳光充足,组合成了优越的地理小环境。但与此同时,其大环境比较恶劣,北非沙漠一览无遗,人类难以生存,且无法逾越,虽然保护了埃及文明的初期发展,但当人们驯化马供人类驾驭后,便出现报骑兵、战车,原来受沙漠保护的封闭环境被打破了,周边的外族骑兵多次入侵,后被强大的波斯帝国、希腊所征服,后被罗马帝国所统治,终被阿拉伯帝国所全盘伊斯兰化。



与古埃及同时兴起于西亚的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下游,几乎与埃及同纬度。小环境也很优越。与埃及一样,靠两河流域边缘地带靠灌溉使小麦获得高产,其是在两河流域的东西两岸发展。而大的环境则是降水较少的半荒漠和沙漠地带,这些游牧民族很早开始就向巴比伦文明进行攻击,伊朗这个古老民族地处伊朗高原,草原条件稍好,面积大、人口多,除直接击败巴比伦及周边的各民族外,直接控制了整个小来细来、地中海东岸的巴基斯坦及埃及,并与希腊相争。巴比伦后为希腊、罗马人所统治,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兴起,建立了伊斯兰教控制的阿拉伯帝国,两河流域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中心。



起源是在巴基斯坦的印度河上古印度文明,和今天的印度已经是两个概念了。曾经的哈拉帕古城和摩亨佐达罗城,亦在北纬30度左右,古印度文明兴起于公元前2500年,消失于公元前1500年。据说是地处北部高原的草原民族雅利安人大规模南移,取代了两古城的原住民。而后其东移至恒河并于公元前4世纪建立了孔雀王朝。



相比另外三大消逝的古文明,中国文明非常幸运,虽然不断遭受游牧民族的冲击,却不仅始终延续、没有中断,而且一直在吸纳和发展之中。这与我们中原文明发源地非常独特的地理位置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关于中原文明的发源地,其中有一种说法是黄河孕育了河南偃师周边二里头文化,之后是二里岗文化、殷墟小屯文化,如此画个范围,整个中原腹地的面积是其他三个文明故国面积之和还要大。西北面是大漠,东南面是大海,西南面是青藏高原,中间是充沛水源流过的适合农耕地区,这自然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即使历史上多次发生过北方民族冲过西北高原占据北方平原,但宽阔的黄河的流域所孕育的农耕文化,在土地保持和人群生存上产生了文化比较优势。建立在以牧业基础上的少数民族文化,虽然可以通过武力进入广大农业地区却无法沿用游牧文化统治农耕社会,最后不得不适者生存,按照农业社会的方式进行统治。同样是外族入侵,印度到现在还有着2000多种语言,而中华文明在近代以前的外族入侵大多由北面大漠而来,且除蒙古人外(元朝在中原真正行使主权也就97年),基本融入了中原文化或被中原文化所同化了。




农耕社会形成的生存方式产生于黄河流域,融入了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底色。文化的形成有着很强的地理特征。相较于西方文化源于游牧社会环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思维模式,“零和”的文化概念;农耕社会心理源于植物生存规则,以亲缘关系为轴线,强调万物成长互不干扰,“双赢”、“非攻”、“百花齐放”的“和合”文化概念。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蒋海,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统战部副部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兼职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