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步入老板最高境界:工作清闲活少干、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赚钱赚到手抽筋。。。 重视穿筋工艺,确保设计意图的实现 钢筋施工中,正确的穿筋工艺是实现设计意图的根本保证。下料计算人员在做下料方案时必须考虑穿筋步骤,要以人为本,使得工人用最合理的劳动过程来最大限度地满足设计要求,为创建和谐的心情舒畅的钢筋劳动环境。 我们知道,对于板的钢筋排布要求短向钢筋在最外侧,图5.2.1所示是某筏板的穿筋铺设排布示意图。 然而,一栋房屋中的开间和进深常有变化,板的长短区格相互垂直的情况几乎在每栋房屋中都会出现,按照设计要求,就有同层面钢筋上下排交叉互变的要求,如图5.2.2。 下料计算人员要对板区格进行编号,给出合理的穿筋铺设步骤来指导工人自然交叉变层。图5.2.3a 是一个桩基承台梁筏板,1号板与3号板的长短区格相互垂直。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 图5.2.3a 筏板区格长短向相互垂直 我们首先对各区格一一编号,然后给出钢筋铺设工艺步骤,我们以顶部钢筋铺设为例,说明铺设步骤:第一步,铺设2、4号板的长向钢筋(a号筋),如图5.2.3b,这就保证了2、4号板的顶部长向钢筋(a号筋)在下排。a号钢筋从垂直与该筋的3根承台梁上排钢筋的下方穿越。 图5.2.3b 第一步:铺设2号、4号板的长向钢筋(a号筋) 第二步,铺设3号板的长向钢筋(与4号板的短向钢筋连续、直径与间距相同,b号筋),如图5.2.3c所示。3号板的长向钢筋与4号板的短向钢筋是连续的同一根b号钢筋,这就完成了4号板短筋在上排的设计要求。b号钢筋从垂直与该筋的3根承台梁上排钢筋的下方穿越。 图5.2.3c 第二步:铺设3号板长向钢筋和4号板短向钢筋 第三步,铺设3号板短向钢筋(与1号板的长向钢筋连续、直径与间距相同,c号筋),如图5.2.6所示,于是实现了3号板短向钢筋在上排、1号板长向钢筋在下排的设计愿望。c号钢筋从垂直与该筋的3根承台梁上排钢筋的下方穿越。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 图5.2.6 第三步:铺设3号板短向钢筋和1号板长向钢筋 第四步,铺设1号板和2号板的短向钢筋(d号钢筋),如图5.2.7所示。d号钢筋从垂直与该筋的3根承台梁上排钢筋的下方穿越。 图5.2.3e 第四步:铺设1号板和2号板短向钢筋 钢筋安装要点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分项是一个对技术、质量要求较高的作业,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构件所受的拉力全部由钢筋承担,钢筋工程的优劣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直接影响整个 建筑物的安全与否;因此,钢筋在构件中能否最大发挥作用,现场安装相当重要(首先下料应满足安装要求)。但由于现代建筑工程以大 面积、高速度的施工、及操作人员纵多,钢筋工技术、素质又参差不齐,和钢筋工长、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的原因,都给工程或多或少带来了质量、进度影响,甚至为单方面追求进度,忽视了工程质量和工人的技术成长,更由于工人对学习专业技术、职业认识、钢筋工长(老师)在传授指点、以及工人流动性大的原因,钢筋工人的技术实际不仅仅是给一个工程和一个工人带来了影响,本人现将框架结构中钢筋工人在现场安装时的一部分要点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指正。
一、柱 柱筋正,间距准,加密高度要弄明。搭接区, 核心处,箍筋按照要求布。 绑扎柱子之前,应先将柱纵筋调直或矫正(包括焊接接头处)。然后按加密高度划分箍筋间距, 将复合箍筋或普通箍套在柱纵筋上,其开口叠合处上下四周错开,底层底部加密高度按楼层柱净高的三分之一加密,底层柱上部按柱净高的六分之一,并且要大于柱截面的长度以及≥500mm,当柱净高小于或等于柱截面宽度的四倍时,要全部加密,如采用搭接接头时,其搭接区域也应按≤100mm的间距布置箍筋,当梁柱的中线不重合,且偏心距大于八分之一时,该柱应按全高加密要求设置箍筋。 为使梁柱钢筋在核心区能够较好的锚固,使节点内的抗震、抗剪有所保证,和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有更好的约束,所以核心区要设置一定的箍筋,但是,节点核心区往往是因为交叉钢筋密集,布置较多的箍筋在绑扎固定和混凝土浇捣时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核心区的箍筋可以略少于柱端加密区的箍筋,如安放不便,但为了保证节点区的功能,可以使用开口箍筋,非抗震结构在四边有梁且带有现浇板的抗震中柱节点区内,混凝土的抗剪能力比不带现浇搂板和三面有梁的节点抗剪强度高,其核心区可以只设置普通矩形箍筋. 二 、框架梁 布筋前,细看图,技术人员多叮嘱。梁面筋,跨中接,焊接绑扎百分率。锚固够,两端齐,支座加筋位不移.构造筋,抗扭筋,搭接锚固按图集。 在梁钢筋布置时,关键是钢筋工长对操作人员的交代要仔细、清楚。否则,梁在安装时的失误最多也最难纠正(尤其是钢筋遗漏)。 梁面纵向钢筋的接头位置是在本跨中三分之一处,如采用搭接接头,其搭接长度应是设计锚固长度再乘以百分率系数(如25%的接头,乘以系数1.2,梁的搭接接头百分率不宜大于25%)接头位置要错开,搭接长度1.3倍范围内为同一连接区段,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时,其百分率不超过50%,,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相互错开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且不能小于500mm,如采用电弧焊单面焊接接头时,其接头长度为10d, 并宜适当增长10-20mm(因为电弧焊接头不可能将接头两端处全部焊接饱满),梁支座处加筋与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设计另注明除外),支座非贯通筋在中间支座处按两边对分布置(必须是按图集规范下料的才行,有的是按单跨计算非贯通筋长度的)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接头应在支座处四分之一范围内,并严格控制百分率和接头区段的距离,当梁的侧面为构造钢筋时,搭接和锚固都取15d,当为抗扭纵向钢筋时,锚固和接头形式同框架梁的底筋.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 梁的上部纵向受力钢筋有弯锚时(直锚够时无弯锚)应将弯钩向下并排距均匀,弯钩段伸至框架柱外边柱筋内侧,通常柱筋较稀有足够空间保证梁柱间纵向钢筋的距离,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弯锚处也应尽量伸至柱对边,已便保证梁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平直长度,其弯钩可以朝下(这样可以避免节点处钢筋密集,砼浇捣困难,国外都这样做)。多跨梁等高时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支座通常是直锚,一定要将两端锚固布置均匀,(下料时已考虑了足够的锚固长度)这是现场安装时犯的通病,钢筋工人操作时随便、疏忽,安装时一头长一头短,实际下料钢筋够长,结果却满足不了抗震要求。梁上下纵向钢筋设置有二排以上其横向间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和25mm。 三、 板 板主筋,分布筋,长短大小先后分。底板筋,上层筋,扣扣交错扎的紧。 布置钢筋之前应先划分间距,第一个间距距离模板边50mm开始布置.如一块矩形的板,划分四边间距时应从相对边的同一个方向向另一方向划分,否则绑扎的钢筋网眼不能成正方形,布置钢筋主次分明,板筋应将钢筋大,跨度短的布置在下面,(悬挑板相反)然后布置第二层板筋.板底筋伸入梁≥5d且至少到梁中线(纯悬挑部位和设计注明另外),板筋外围两根应满扎,中间可呈梅花状绑扎(双向板和负弯矩钢筋应全部满扎),上层负弯矩钢筋的分布钢筋在板角(即负弯矩钢筋重叠处)不需要布通,因为分布筋是起承受和分布板上局部荷载产生的内力,和在浇捣混泥土时起固定受力钢筋的作用,以及抵抗混凝土收缩和温度所产生的拉应力,所以“板角”处因为纵横方向的负弯矩筋的互相交错,已经起到互为分布筋的作用,因此,板角处的分布钢筋可以不布置通,但是在负弯矩筋重叠处以外的分布筋应该伸入重叠处一个长度,取为150或250这是参考03G101-1的54页梁的架立筋和梁的非贯通筋以及34页,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小于250的规定,两端均匀拉齐,重叠部分至少与一根与其相交的钢筋绑扎在一起。板的负弯矩筋弯钩在边跨时, 其弯锚段应设置在梁外侧的纵向钢筋内边。 板上下钢筋层之间应布置足够的钢筋马凳(所有的钢筋要按部位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保护层)。并且, 板筋绑扎时采用八字扣形式更能固定网眼尺寸不松动、偏移。保证钢筋在混凝土构件中荷载的情况下有效的进行力与力的传递,最大发挥 结构性能。 施工技术专家 ID:sghyz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