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吃肉会生病?医生反驳:不吃肉才是“找病”!

 文田主月 2017-12-16

红烧肉、炖排骨、牛腩煲……这些菜品是很多“食肉动物”的爱。但在大快朵颐的同时,患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富贵病”的人越来越多,加上吃红肉致cancer的说法,很多爱吃肉的人开始不敢动筷子了。那么,这肉到底还能不能吃了?

指导专家:重庆三院营养科主任 刘莉

病例:长期吃素导致免疫防线“失守”

刘主任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吃肉,改成吃素,但前段时间,她刚接诊了一位因长期不正确吃素导致身体虚弱的女患者。

这位患者28岁,一米七的个子,体重却只有47公斤。

为了保持身材,一两年前她决定吃素,早餐只喝一杯白开水、吃一个水果,午餐不吃米饭,只吃水果蔬菜,晚餐也不吃米饭等主食,只吃水果蔬菜。

虽然身材是保持住了,但她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自己时不时就会感冒,只要稍稍变天就感冒,于是就来看医生了。

不科学吃素可能提前痴呆

专家表示,人是一个不断运转的机器,而蛋白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不科学吃素,最直接的危害就是身体蛋白质摄入量的下降。

人一旦缺乏必要的蛋白质,身体能量就会不足,人体机能抵抗力下降,免疫力被削弱,就会经常生病。

更可怕的是,蛋白质营养不足会导致神经发育不正常,可能让老年痴呆提前到来。

而心肺等脏器不能健康运转,就会提前衰竭,甚至诱发心脏病等脏器类疾病。

“很多长期吃素的人皮肤失去弹性,就是提前衰老的表现。”

刘主任还强调,如果长期不接触鸡、鸭、鱼肉等肉食,还会缺乏钙、锌、铁、维生素B12及多种矿物质,缺乏这些微量元素也会诱发疾病。

吃肉选择含优质蛋白的

刘莉介绍说,对一般成年人来说,每天需要约2000大卡的热量,其中的15%来源于蛋白质,换算后可知,需要约75g的蛋白质。

而按照世卫组织的要求,人体每天所需的蛋白质中,至少要有1/3(25g)的优质蛋白,才可以保证人体器官正常运行。

那优质蛋白质有哪些呢?

刘主任说,除了豆类,鸡鸭鱼、精瘦肉等动物肉类是主要供给源。

按每100g精瘦肉含17g优质蛋白、每100g黄豆含30g来计算,每天吃2两的各种精瘦肉,或吃一碗豆腐,或1-2个鸡蛋,就能保证身体优质蛋白的需求。

补充:吃肉小贴士

1、白肉:鱼肉、禽肉为首选

鱼肉、禽肉是中老年人首选肉品,它们含较少的脂肪,也容易消化。

有条件可多吃一些海鱼和虾,补充优质蛋白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2、红肉:多吃瘦肉,少吃内脏

红肉含脂肪较高,要尽量选择瘦肉,且每天红肉总量不超过50g。

动物内脏因胆固醇含量较高,中老年人不宜过多食用。

一周吃1-2次动物内脏,每次吃50g就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