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的城市--被人淡忘的辉煌:中都凤阳

 金色年华554 2017-12-17
明朝曾在三地构筑都城,即北京、南京和凤阳,其中最早的是中都凤阳。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登极。第二年,朱元璋决定以其家乡临濠为中都,像京师一样在家乡建置城池宫阙,并将临濠更名为凤阳。朱元璋为什么选择凤阳作为都城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朱元璋本人出生在凤阳,多少迁就了一些家乡观念;另一个原因是,朱元璋考虑全国已经统一了,吴王时代建筑的南京城偏于东南,不便于控制全国,便想在中原建都。但中原地区元末以来二十多年的兵荒马乱,民生凋敝,既无人心基础又无物质基础,如果在中原地区建都,人力物力都要依赖江南,水陆转运也很困难,于是就选择了离中原稍近的位于淮河南岸的凤阳建立中都。在凤阳建中都,北有淮河为屏,南距素有“鱼米之乡”的巢湖、太湖也不远,有充足的粮草供应,交通运输也十分方便。据《中都志》记载,在凤旧建都,是“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之义也”。可见,朱元璋在凤阳建中都城,是从政治地理、经济地理以及军事地理这几个角度去考虑的。

  中都城于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动工兴建,集全国名材、百工技艺于此,于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停建,共历时六年。其中大部分项目已经完工。

  洪武三年,建宫殿、宗庙、大社、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

  洪武四年,建圜丘、方丘、日月社稷山川坛及太庙;

  洪武五年,定中都城基址,筑禁垣、皇城,建百万仓、公侯第宅、钦天监、观星台;

  凤阳城里的龙兴寺大雄宝殿洪武六年,甄皇城,建中都城隍庙、功臣庙、历代帝王庙、军士营房;

  洪武七年,建会同馆、中都土城;

  洪武八年,建中都国子学、鼓楼、钟楼。

  中都城的建筑布局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它与南京、北京两城大体相似,分为内中外三道城。外为中都城,周长30公里,开9门。中为禁垣,周长近8公里,开4门,曰午门、东华、西华、玄武门。城内有正殿、文华和英武两殿,文、武两楼,东、西、后三宫,金水河、金水桥等。正南午门外,左为中书省、太庙,右为大都督府、御史台、大社稷。中都城内外,还有凤阳古城墙城隍庙、国子监、会同馆、历代帝王庙、功臣庙、观星台、百万仓、军士营房、公侯第宅、钟楼、鼓楼等。《中都志》称当时的中都“规制之盛,实冠天下”。明中都在建筑布局上,上承宋元传统,下启明清风格,对明北京城的规划有深刻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中都城城墙的建筑。

  皇城城墙雄伟坚固,皆用大城砖砌筑,已发现署有22个府70个州县及大量卫所、字号的铭文砖。城砖质地细密,规格整齐,烧造考究。一般宽20厘米,长40厘米,厚11厘米左右,重约20公斤。为了保证墙砖的质量,他们还层层建立了责任制,要求各地生产的城墙砖烧制出府、州、县、制砖人等5至6级责任人的名字,这在全国同类墙砖上极为罕见。其中有地方各府县、军队各卫所和少量刑狱砖。砖文有隶、篆、行、楷等各类书体,以刻划、模印、墨书等方法标于砖上。砌砖所用的灰浆是用石灰、桐油、糯米汁等材料混合而成。在城墙的关键部位,甚至用熔化的生铁代替灰浆灌铸。所以在明代的200多年中,城墙完好无损。

  中都城方圆约45里,北达方邱湖,东抵独山,南至老人桥,西接马鞍山,有城门九座,已初具规模。中都城内还有皇城一座。皇城又名紫禁城,位于中都的中心,与中都城同期而建,方圆9里,有城门楼4座。当时,中都城内有94个坊,24条街巷,3个市场,2个闹市口,有居民及守城军22万多人。

  但到了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又突然改变主意,停建中都,改都南京,并将营建中都宫室的余材,就地用于修建陵墓、寺观和其他工程。中都城虽只建成了大半,从历史的角度看,中都皇城是明代南京、北京的原型,其对后世的影响至大至深,甚至于连承天门、午门、玄武门等名称都被一一沿用。

  这座古城在明末农民起义和近代太平天国起义中,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抗日战争时期,日伪曾拆墙营建军事设施。“文革”期间,大批城墙砖被转卖到上海、蚌埠等地,使残留的古迹遭到彻底的破坏。昔日偌大的皇城,现在只残留城墙的西段和南段的一部分和城门两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