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清晨易血压高,这正常吗?

 明见一世 2017-12-17

最近收到网友留言提问:我是高血压患者,我发现一个现象,每天早上的血压都普遍高。这种现象正常吗?该以哪种为标准呢?

其实,这也是很多人困惑的问题,今天就来给大家分析下:

正常人血压呈明显的昼夜波动,动态血压曲线为双峰一谷,就是说,清晨起床活动后血压迅速升高,在上午6--10时及下午4--8时各有一高峰,继之缓慢下降。中、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波动曲线与正常人类似,一般高血压患者一天中血压最高的时段是清晨(早晨6~10点钟)。

为什么清晨时段的血压容易升高?

造成清晨血压升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以下几个方面:

1、内分泌、神经因素。

晚上睡觉时,人处于安静的状态,此时人体主要受迷走神经调控,这时心率慢、血压低。清晨人睡醒后交感神经处于兴奋性增高时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2、清晨血压升高还与动脉弹性有关。

有些患者动脉弹性很差(例如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些患者的血管不能根据身体的变化进行适应性的调节,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时,血管不能有效的扩张,这就会进一步加剧血压的升高。

清晨测血压要注意什么呢?

1、要在清晨服药前测量血压。

2、要在起床后一小时内,排空膀胱后测量。

3、要在早餐前坐位测量。

清晨高血压要注意什么?

清晨是猝死、心肌梗死和卒中等疾病的高发时段,清晨血压升高是促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控制清晨高血压显得格外重要,需要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上下功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长效降压药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就是降低清晨血压,这就需要药物治疗。最好选用能够覆盖24小时的降压药物(比如氨氯地平等半衰期长的药物)。

如果单药治疗效果不好也可以增加药物剂量,甚至再联合其它药物(增加药物剂量或者联合用药需要询问专业医生)。

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不一,如何用药,患者都应严格按医嘱,切勿自行选药或增减药量,更不能自行停药。对于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药需要终身服用。

二、生活方式

1、患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最好能睡到自然醒。

睡眠一定要充分,最好睡到自然醒,千万不要勉强自己。早晨醒来最好是服药后再适当活动,如买菜、送孩子上学等。同时,专家建议老年人醒后不要着急起床,而是先给手脚做一下按摩,这样可以减缓交感神经的兴奋速度,保证血液循环通常。

2、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运动时间不宜太早!

如今大多数老人都喜欢运动,适当的运动对人的健康很有好处。

但是如果你是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不宜过早进行晨练。高血压患者更适宜在上午10点后或傍晚进行锻炼,健走、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比较适合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运动要掌握“适度、不累、坚持”的原则。最好在医生的运动处方下进行科学运动。

3、老年人晨起便秘也很危险,别用力排便!

此外,老年人晨起便秘也很危险,现在“卫生间事件”越来越多。因为用力的一瞬间,血压迅速升高,诱发心脏、脑出血意外都有可能。在此建议,要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多吃粗粮。

4、做到心平气和,避免情绪波动!

清晨血压升高的患者,往往平时血压也容易波动,对于这些患者来说,控制情绪很重要。爱激动、爱生气、脾气暴躁的人平时血压容易高,他们的清晨血压也容易高,所以应该调整好心态。

5、有合并心脏病“高危”人群的家庭,心脏急救药物要备好!

有“高危”人群的家庭,应该备一些心脏病的急救药,例如硝酸甘油的气雾剂,在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时对着口腔喷两下,可以帮助缓解血管的痉挛,扩张血管,为病人争取更多抢救的时间。

6、高血压平时注意饮食调理。

适量控制能量及食盐量,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水平,控制体重,采用低脂肪、低胆固醇、低钠、高维生素和适量补充蛋白质的饮食。

三、记录血压习惯

患者去门诊看病时,记得带着自己的血压记录本,就可以让医生对患者平时的血压波动情况一目了然,一般建议患者把每天的血压测量值分早、中、晚记录下来,同时标注心率、坐姿、时间等基本信息(如下表所示)。

纸张不容易保存,容易遗失。现在可以使用大象心健康APP中的血压管理,记录血压,形成电子血压记录档案,方面管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