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道瘦马王幸福官方博客

 珍惜当下拥有 2017-12-17

药材半夏------老药新用疗失眠

半夏味辛性温,体滑而燥,其除湿化痰,和胃健脾,发表开郁,降逆止呕,人皆知之。然其作用远不止此,恐世人埋没,失去一能担当大任之药,现将自己临床多年在其他方面运用的体会公布于众。

半夏治失眠远胜于酸枣仁、首乌藤、合欢花之类。我在临床治疗严重失眠或经常服用大量地西泮(安定)类患者,为了当晚起效,取得患者对中医之信赖,一般都是启用杀手锏——半夏秫米汤,患者服完即可以熟睡。说到这里大家也许不信,用此方治失眠古往今来验案无数,但是能否达到百试百验恐不多。

这里有个诀窍,不妨告诉大家。一是大量,二是晚服。大量是1剂少则90g,多则120g,量少则疗效不佳;晚服是白天不要吃,晚饭时吃1次,临睡前1小时吃1次。

记住!临床上很多医师不讲究方法,开了镇静安神药,不交待服法,仍然叫患者按传统服法,每日服2次,上午1次,下午1次,结果很多患者上午服药后昏昏欲睡或者干脆中午又睡一觉,这样到晚上就很难入睡。

【验案】兰某,男,67岁,住西安大学习巷,回民。20103月慕名找到我说,失眠几年了,老睡不踏实,一夜就能合眼2~3小时,随后就在床上辗转反侧到天明,心烦意乱,第2天起来头晕脑胀,无精打采,苦恼极了。吃过脑白金、褪黑色素、安神枣仁口服液等一大堆治失眠之药,都不管用,现在只能靠地西泮睡几个小时,恳请你给治一治。

刻诊:面憔悴,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迟缓,心动过缓,其余均好,能吃能喝。应该说是痰火郁积、热盛扰神之证,辨证不难。对于这样的患者,久治不愈,如果还用常规药物,开3~5剂药,绝对不会有效,患者肯定会一走了之,不会再回头,而且还会宣传说,王大夫就那么回事了,一般般。所以起手我就用了杀手锏。方用半夏秫米汤合黄连温胆汤。

处方:清半夏、法半夏各60g,薏苡仁30g,天竺黄30g,枳实15g,陈皮15g,茯神30g,黄连10g,桂枝、甘草各10g(考虑心动过缓加入桂枝甘草)3剂。

服法:每日晚饭时吃1,少量(煎液的1/3),临睡前1小时将余药饮下,排空小便。

患者听完后说,你这大夫的药吃法还和别人不一样,而且药量这么大,又没有酸枣仁类,能行么?看来还是个老江湖了,久病成良医嘛。我说先试试看,不行我再想办法。患者半信半疑持药而去。

一天过去没消息,两天过去仍然没有回音,第三天,患者来了,满面春风,一见我就翘起大拇指,说你真行,服了。吃了你的药,当晚不放心还吃了2片地西泮,结果就睡了6个小时。第二天晚上大胆不吃地西泮,光服你的药,仍然睡了6个小时。今天来,一是报告好消息,二是因为明天你不上班,提前把药开下。此患者以后又连续用药1个月余,基本治愈。

这其中还有个插曲,该患者吃了十余天,效果挺好,夜夜入睡,突然中间有一周未来。我曾许愿一个多月治好,怎么吃了十来天就不来了呢?真好了么?正在纳闷,患者又来了,一进门,脸先红了,冲着我直道歉。不好意思,这周没来,动了个歪脑筋,原嫌你这药贵,我又到其他诊所去看了。并把方子拿出来,说吃了几剂药一点作用都没有,只好又来麻烦你,别见怪。我把方子接过来一看,仍是套方,酸枣仁汤加减。我说不要紧,我原先之所以让你多吃一段时间,是为了形成一个习惯,以便克服顽疾。患者心服口服,说一定听大夫的话,坚持到底。

按:临床上治失眠,我看大多数大夫都是用酸枣仁汤加减,改换其他方子的很少,在此,将我用大量半夏治失眠经验贡献出来,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

关于半夏有毒之说,我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药典》和大多数同道都认为半夏有毒,很多名医案也是一再谈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临床几十年用半夏(包括生半夏),不管用多大量(最大量用过250g,自己尝试),从未发现有中毒现象。有的大夫为了解毒,加同等量的生姜,我看加不加都一样。从《黄帝内经》到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记载用半夏都是成升的用,而且很普遍,从未见有中毒的记载,后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竟说其有毒。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呢?实际上半夏和山药、芋头是一类的,仔细观察,它们皮下都有一层黏液类的东西。经常做饭的人都知道在刮山药、芋头的皮之后,手都会发痒,双手拿到火上一烤就好了。二物煮熟后都不辣口,而且很面、甜。实际上半夏也是这样的,皮下有黏液。君不见《伤寒论》用半夏条下都注一“洗”字么?洗去黏液就是为了去除其刺激皮肤黏膜的作用。因该黏液物质能刺激喉头,使人喉头水肿而引起窒息死亡。这就是半夏有毒之说的缘由。但是该黏液物质一经高温就不存在刺激性了。

记住!一定要高温先煮。如果还不放心,不妨自己先从15g吃起,按15g依次递加试一试。要知梨子的味道,先自己尝一尝嘛!我一生尝过的中药达百种,别有风味,更正了书上很多不正确的记载,以后我还会谈到。

除了用半夏治失眠,我还常用其治疗无名肿块和癌症及部分皮肤病,也是屡建奇功,所以希望同道不可小觑半夏之作用。

附:网友交流

茯神:半夏治失眠效果确实不错。

神奇平衡力:很好的经验,但不知现在的水半夏和旱半夏有没有区别?两种的价格差很多啊。

古道瘦马:是有区别,而且很大,要用旱半夏,水半夏无效。注意!

大内密探:余国俊老师也是重用半夏治疗失眠。

zcm1962931:重用半夏治失眠,我也曾经用过,有效有不效但没有用到过这么大的量,一般30g,最大用过45g。原因一是量大怕有事,比如肝损什么的,二是量大药房不发。

幼医:要用半夏,就得用生旱半夏,这样才有效果。我常用生旱半夏,用量应该是算大的,一般都是随便抓一大把。只有临床上需要,就非用不可,大胆用,没有什么中毒的。但是,都是和大量生姜一起用。我一般不单用半夏。

王家祥:半夏禀金秋之气,可以敛浮越之阳,故可以治疗失眠,疗效的确显著。我用过,只是没先生的用量大。今后试试。

Simonzhujing:谈半夏的用量(转载)

本文摘自《中医杂志》198610期,是天津中医学院牛元起的关于半夏用量的文章,觉得很好,特摘录其中片段,与大家一起分享。以下是作者原文的摘录。

古今衡器不同,南北气候、习惯不同,用量难以掌握。据古人用药比例,结合个人诊疗实践,将清半夏的用量分为三类,效果满意,兹简介如下。

对于脾不化湿,酿痰停饮,胃逆呕恶诸证,一般可用9~15g,如二陈汤、旋覆代赭汤、小陷胸汤等方。小半夏汤、半夏厚朴汤等一般也可用15g,但其用量应与生姜互参,基本持平,不能明显高于生姜用量。因和胃化饮止呕是姜、夏相互的作用,并非生姜佐半夏。旋覆代赭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姜、夏比例也应如此。

对于心下痞结较甚,呕吐较顽固,逆气冲咽或不寐证,则应投以大量,30~60g,甚至达120g(久煎)。吴瑭就有“一两降逆,二两安眠”的论述。治疗上述重证,不用大量不宜显效。笔者有很多病例都是先用常量不效或不理想,原方加大清半夏用量而获显效的。所以只要认证准确,亦可直接用大量,不会有不良反应的,而且能缩短疗程。笔者曾以温胆加秫米汤治疗家母三昼夜目不暝、不思食、无所苦证;以半夏泻心汤治疗左某心下痞满,气闷为之俯仰证;以生姜泻心汤治疗王某痞满、肠鸣、泻痢证(查为细菌性痢疾),都是迳投清半夏60g,其他药为一般量,一剂即获显效。当然,如果把握不大,可先少用,不效再加量,也是可行的。而且较为稳妥。

对于阴虚气逆、脾虚生湿、胃气呆滞诸证,应以半夏为佐、为使,宜投小量,6~9g。如麦门冬汤、六君子汤等。尤其是肺胃阴虚者,其用量宁小勿大。至于麦门冬汤原方,是以火逆上气为主证,故半夏用量较参、草、粳米为多,但麦冬剂量远远高于半夏(以容量计为71)。这种病因、主证、药量的匹配关系,确实是值得注意的。然而,当今多用以治疗热病后或杂病中的肺胃津伤证而上气不著者,所以半夏剂量亦当大幅度削减。

笔者所言用量,仅是个人的肤浅体会,而且受所处地域之限。临床还当因人、因地、因时具体掌握。

附:名贤漫谈半夏

1.用生半夏好〓半夏是一味重要而又常用的中药。早在公元初的《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它有主治伤寒寒热,胸胀咳逆,心下坚,咽喉肿痛,下气肠鸣等作用。后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应用甚广。例如在小青龙汤、大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厚朴麻黄汤、泽漆汤等方中均应用了半夏。详察仲景方中之半夏,无一字提及“法半夏”或“清半夏”者,方中只注有一“洗”字而已,可见仲景方中之半夏乃生半夏。后人忽视此注,方中不敢用生半夏,甚至畏夏如虎。其实,大可不必。所谓生半夏有毒者,乃指其“戟人咽喉”之性而已,非全身毒物也。按陶宏景说:“凡用以汤洗十许过令滑尽,不尔有毒,戟人咽喉。”可见其毒主要在于对局部黏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人服生半夏粉可发生口腔,咽喉或消化道肿胀、疼痛,流涎,痉挛,呼吸困难,腹痛,呕吐等症,但汤剂中则不然,经过水煎,其辛辣刺激成分消失,而其药理作用依然如故。我在临床几十年工作中,

汤方中多用生半夏,而且常用至两许,恒收桴鼓之效,未见其毒人之过。不尔所谓白矾半夏,几经浸泡,矾味浓厚,虽云解毒,实无药性,只存滓粕而已,欲其止呕吐、去心下坚、除胸胀咳逆、开胃健脾、利窍行湿已无能为力,徒有其名。因之我在汤方中必用生半夏,绝不用白矾半夏。根据生半夏有其良效,不仅可用治心下痞、妊娠恶阻、湿痰咳嗽、胃寒哕逆等症,而且用于黄疸喘满、脾湿饮停诸症,盖以其复有利窍行湿之功故也。总之,生半夏在汤剂中不失为良药,煎煮后无毒而有药效,绝不可将加热煎煮后之生半夏,仍与未煎之生半夏等同起来,遂矫枉过正。而在汤剂中,一概用白矾半夏之渣滓,自以为无毒而保险,实际上所用之清半夏,仅徒有其名,而绝无实效也。然也,否也,明者鉴之。(牡丹江市名医——王廷璋)

2.半夏治疗恶阻〓我的临床体会,对于妊娠恶阻的治疗,应以辨证为依据而选用适当的方药。但半夏止呕,确有殊功,所以对于妊娠恶阻,使用的机会很多。

大凡半夏所治之呕,多为水湿痰饮阻于中焦,使胃失和降而致者。因为半夏既能燥湿祛痰,又长于和胃降逆,而恶阻之由中虚停痰积饮而致者颇为多见。如《妇人良方》说:“妊娠恶阻,由胃怯弱,中脘停痰。”《女科指要》说:“妊娠脾胃虚弱,夹气而痰涎内滞,致病恶阻。”所以我治恶阻,常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之小半夏汤(半夏10~15g,茯苓20~30g,生姜15~20g)为基本方,随病之寒热虚实而加味,药煎好后,晾温,每10~15分钟呷下半口,半日服完,疗效比较满意,一般1剂或2剂即可见效。

唯我治恶阻及神经性呕吐所用之半夏,多系生半夏,即采集后撞去粗皮,阴干后即可,不再用其他方法加工炮制。我之所以用生半夏,是由于现在半夏的加工方法,系用白矾水浸泡,或以半夏与白矾同煮透晾干切片。白矾的化学成分为硫酸铝钾,与半夏同制,有助于治痰,而不利于止呕。张锡纯曾经指出:“特是呕者,最忌矾味。”所以他的安胃饮、薯蓣半夏粥等方用半夏,都“淘至无丝毫矾味”才用,名之为“清半夏”。曹颖甫《金匮发微》亦指出,半夏的加工方法太繁,且久经浸泡,去其药味而留其渣滓,欲以止呕,岂能有效?生半夏有毒,是指用它生嚼,或用丸、散、粉剂,其临床表现为口腔及咽喉黏膜烧灼感或麻辣感,胃部不适,恶心、胸闷,舌、咽、口腔麻木肿痛,有的可出现腹泻。但以生半夏作煎剂,无论加用生姜与否,只要煎足1小时,其有毒成分可被破坏,而止呕作用不受影响。如经过久煮服后咽喉、舌根仍有不适感者,可嚼生姜一二片,或含咽一匙白糖,即可消除。半夏动胎之说不能成立,妊娠恶阻是可以服用半夏的。(何绍奇)

  1. 治痹之秘在于重剂〓豁痰重用半夏、南星各60g。按《黄帝内经》十三方中有“半夏秫米汤”治不寐,《灵枢》谓其效曰“覆杯则卧矣”。观《吴鞠通医案》治不寐每用半夏少则1~2两,重则4两,临证用吴氏之量治不寐数十年,取效甚捷,从未发生过不良反应,可证古人早已掌握半夏镇静之功也。多年临证体会,半夏不同之用量有不同之功效,如612g,具有和胃之功;1020g,则有降逆止呕、化痰畅中之效;若30g,能安神疗不寐;60g以上,又具有镇痛之效。(天津名老中医——王士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