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我读过的书(三)

 似水流年_HJ 2017-12-17

   你永远无法邀请风进来,但必须保持窗户敞开。很多次,一本书怎么看也不懂,
过一段时间偶然再翻开,却忽然懂了。我想有些东西永远无法从外界习得,必须从内
心升起,才能收获,而这时书更多的是用来印证或拓展的。


   内部学习周,一位属于能人异士的同事,给大家讲生命密码,利用生日看命数。被告知我的生命数字是“9”,解说:正义、无私、博爱、人道主义、灵性及宗教;需要学会专一并付诸行动,如果什么都想要,什么也干不成;四十岁之后走上心灵之旅;一生只为圆梦,不是自己的梦,而是他人的梦;求而不得,不求而得,如此往复,直至看到此生的真相。


       未看到全部,所以对其解说的大部分不置可否,但对于“心灵之旅”的说法颇有感触。回顾这些年的经历及方向,确实有非常大的转向,对心理学及灵性的内容很感兴趣,并且也不完全为了自己。这个转向虽然看似偶然,但确实“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回想起来,第一次有印象的面对“我”,还是在学龄前四、五、六岁的模样。故乡,一个初夏的上午,阳光正好,一条东西向的街道,空无一人,好像连鸡犬都没有,我一个人走在空荡荡的街上(不知为何哥哥及小伙伴都不在);阳光很温暖、把影子拉的很长,周围非常寂静,似乎只有我;忽然有一种感觉:这条路很漫长、很遥远,看不到尽头,我也不知道它会通向哪里,会遇到什么,可能我就只能这么一直走下去,没有同伴、也没有恐惧;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只是坚定的走下去、走下去.......


       第二次对心理层面的内容有感触是大学五年级,为了考研究生而自学唯物辩证法,不知何故开始回顾自己的性格形成,体会到原生家庭的重要影响以及行为结果对行为模式以及性格的影响和塑造;还在护士长身上看到了“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循环模式,但也只限于感受到而已。


       如果说前两次是偶然,那么第三个阶段是有意识的思考。

       零八年带团队,发现团队成员的一些行为现象,有些人转变很快,并且取得成果;而有些人则原地踏步,毫无改变。为什么?不需要成就感还是其它?只是简单的归结为性格因素吗?带着这些疑问,开始思考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察觉到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我们通常所说的“性格问题”,并不真的就是性格问题,常常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角度变了,认识就会变;认识变了,行为就会变;很多问题在表层是解决不了的,需要进入心理层面,才可能有好的效果。另外通过个人在工作中的感受,得到关于自我认知、价值观、使命、爱、甚至“我是谁”的启示;而后又因为观察到同一个人在不同团队中的不同表现,感受到环境、制度、文化对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团队的影响。在这个阶段对实际观察到的现象的觉察和思考,更引发了对人性的好奇;对家庭、组织、社会环境如何对人及其心理产生影响,有了一些想法和感受,但只是个人思索、感受,并没有看书。


        几年的成长与发展,对工作、管理、文化、社会以及人性的认知有了非常多的感悟,工作成了个人表达自我的方式和手段,也感受到在一定层次之上,方式和目的是合一的。这样在实践当中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并渐渐向“我”靠近,伴随着一种兴奋和欣喜,特别想看看更上面还有什么。正当踌躇满志想要“行其道”的时候,突然地一场变故,冬天来临,跌入了人生的暗夜。

       经历了若干不适应、挫折、否定、甚至打击之后,开始自我怀疑、否定、焦虑、挣扎、甚至惶恐,迷失在无尽的思绪里,一度进入抑郁状态,深陷泥潭。前后巨大的反差,强烈的对比,如何爬出泥淖,重新回归那个“我”?带着困惑不解与强烈的解脱愿望,开始向内感受自我的情绪及心理来源,同时向外寻求指引和帮助,从此开始阅读心理学相关的书籍,迈进了身心灵的领域。

       在此期间阅读了亚伯拉罕·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人性能达到的境界》;艾里希·弗洛姆的《自我的追寻》、《逃避自由》及《健全社会》;卡尔·罗杰斯的《论人的成长》;罗洛·梅的《人的自我寻求》;卡伦·霍尼的《我们内心的冲突》、《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以及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洞察人性》等一批心理学著作。这些人都属于人本心理学派,可能因为有自身的经历与感受做基础,这些书中大部分内容都很容易理解,并且有共鸣,更确切的说是印证并拓展了个人的一些想法、认识与感受。


 
 


      人本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天赋潜能和创造力,就像橡籽的使命是成为橡树,人的使命就是实现其固有潜能,成为自己。条件允许,他就自发成长;条件不允许,成长受到阻碍,不能实现他的潜能,就会枯萎、患病,就像不走路,双腿必然萎缩一样(其实不仅仅是双腿),被压抑的潜能会内化为自我的冲突和矛盾,导致这样或那样的疾病,表现为空虚、孤独、焦虑、淡漠等等,严重的会产生神经质。


      人类行为的驱动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类的需要。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两类(缺失需要和生长需要)、六个层次: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如生存、安全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到起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第二类需要(爱与归属、自尊与自我实现)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高峰体验”。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弗洛姆强调人是社会、文化的唯一目的,绝不能被当作手段。健康的社会应该是维护人的尊严,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环境,促进人发挥他的潜能,建立创造性的人际关系,如爱他的同胞、创造性的工作、发展他的理性和客观性、获得自我感、成就感等等。而不健康的社会会阻碍人的发展,造成人们相互之间的憎恨与不信任,人成为被利用的某种工具,自我感被剥夺,丧失尊严等等,违背人的本性,达不到成长与健康的基本需求,被阻碍的潜能必然会作出反应,轻则懒惰、拖延、焦虑、淡漠、幸福感缺失,重则暴戾、反抗社会、精神失常。


       

       有时候身边发生的或经历的事,看似毫不相关,甚至毫无意义,然而若干年之后,会突然明白,所有的遭遇都有意义,或指示、或告诫、或提醒、或经验.....这些书的内容印证并拓展了我的一些感受和认识,加深了对人及人性、对团队文化及社会环境和一些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坚定了我的理念和方向。认识到有些时候不必苛责、否定自己,所谓的适应不良,不一定就是你的问题,而是所处的环境、甚至社会出了问题。

      然而,又有一个新的课题,在病态的社会、环境里,如何发展自我?又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If I should see you
after long years. 
How should I greet,
with tears, with silence. 

若我会见到你,
事隔经年。
我该如何致意,
以眼泪,以静默。

        ——
拜伦《春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