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近体诗的律联及其变式 诗律是诗人艺术化地应用语言材料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是可以分析的,律联就是这种结构的基本的构律单位。分析、归纳近体诗的律联及其在实际应用中所形成的变式,这对诗律学研究和格律诗的创作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讲究诗词格律的书虽然出了不少,但是,这一工作却很少有人去做。当然,一部《全唐诗》就有诗歌48900多首,其中,律诗也是数以万计的,分析起来,工作量很大,往往使人望而却步。其实,要归纳出律联的类型、了解它的应用情况,也可以采用较为简捷的方法,即:先通过定量分析来归纳,再通过广泛搜索来增补。这样做,工作量减少了,效果仍是很好的。现在,我把归纳唐代律诗所得的四个类型共120多种律联的具体格式作一概述,并以‘多见、尚多少见、罕见’等粗略注明每种具体格式的应用情况。 aB型律联 共有律联及其变式8类48种。 第一类,以‘平平仄仄平平仄’为出句,可以与六种对句组成律联: 1,对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如:寒风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此式甚为多见。 3,对句为‘仄仄平平平仄平’的,如:君看水上芙蓉色,恰是生前歌舞时。(宋之问)此史尚多见。 4,对句为‘平仄平平平仄平’的。如: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杜甫)此史也尚多见。 5,对句为‘平仄仄平平仄平’的,如:今朝又送君先去,千里洛阳城里尘。(元稹)此式甚为罕见。 1,对句为‘仄仄仄平平仄平’的,如:车轮马迹今何在,十二玉楼无处寻。(韦庄)此式也甚罕见。 第二类,以‘仄平仄仄平平仄’为出句,也接上述六个对句:1,‘仄仄平平仄仄平’2,‘平仄平平仄仄平3,‘仄仄平平平仄平’4,平仄平平平仄平’5,‘平仄仄平平仄平’ 6,‘仄仄仄平平仄平’,组成六种律联: 1,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杜甫)此式较为多见。 2,算棋默向孤云坐,随鹤闻穷片水回(马载)此式也较多见。 3,洛阳旧有神明宰,辇毂由来天地中。(沈佺期)此式尚多见。 4,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白居易)。此式较罕见。 5,在生未识公卿面,至死不离麋鹿群(杜荀鹤)。此式较罕见。 6。,马蹄不道贪西去,争向一声高树蝉。此式较罕见。 第三类,以‘平平平仄平平仄’为出句,也接合上述六种对句而成: 1,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此式多见。 2,相思休话长安远,江月随人处处圆(温庭筠),此式也尚多见。 3,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此式也尚多见。 4,仙都山水谁能记,西去风涛书满船(贾岛)此式甚为少见。 5,街西无数闻游去,不似九华仙观中(张籍)。此式也甚少见。 6,而今花落游蜂去,空作主人惆怅诗(韦庄)。此式也甚少见。 第四类,以‘仄平平仄仄平仄’为出句,也接合上述六种对句而成: 1,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此式甚多见。 2,月明江路闻猿断,花暗山城见吏稀(刘长卿)。此式也甚多见。 3,窦家能酿销愁酒,但是愁人便与销(元稹)。此式较少见。 4,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此式也较少见。 5,木兰船共山人上,月映渡头零落云(贾岛)此式罕见。 6,只应添得清宵梦,时见满江流月明(元稹)此式也罕见。 第五类,以‘平平仄仄仄平仄’为出句,也接合上述六种归句而成: 1,南山自是忘年友,谷口徒称郑子真(温庭筠)。甚为少见。 2,相思合眼梦何处,十二峰高巴字遥(徐凝)。甚为少见。 3,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韦庄)。甚为少见。 4,窗中草色妒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温庭筠)。甚为少见。 5,朱门处处若相似,此命到头通不通(杜荀鹤)。甚为少见。 6,终期一艇载樵去,来往使帆凌白波(许浑)。甚为少见。 第六类,以‘仄平仄仄仄平仄’为出句,也接合上述六种对句而成: 1,楚词共许胜杨马,梵字何人辨鲁鱼(王维)。此式较罕见。 2,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杜甫)。此式较罕见。 3,素娥冉冉拜瑶阙,皓鹤纷纷朝玉京(许浑)。此式较罕见。 4,柳条拂地不须折,松树披云从更长(王维)。此式较罕见。 5,剡溪一醉十年事,忽忆棹回天未明(许浑)。此式较罕见。 6,百年便作万年计,岩畔古碑空绿苔(许浑)此式也较罕见。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