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一条鱼产值超200亿元!3两就能卖50元/斤,全国产量38.6万吨,被誉为“生命之鱼”!

 昵称10744611 2017-12-18

湖北省黄鳝产业发展报告

(2016)


  •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发布


黄鳝(Monopterus albus)隶属于合鳃目、合鳃科,是我国特色淡水名优品种,广泛分布在我国的长江流域、珠江和黑龙江水系的江河、湖泊、池塘、沟渠和稻田中。


黄鳝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鳝肉中富含DHA(廿二碳六烯酸)、EPA(廿碳五烯酸)及卵磷脂等3种特殊物质,且属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肉质,具有健脑、益智、抗衰、治病等药用功能。《本草纲目》记载,鳝鱼性味甘温无毒,入肝、脾、肾三经,能补虚劳,强筋骨,祛风温,特别是与中药合用,治疗黄胆肝炎有独特疗效,所以被誉为“人类健康的生命之鱼”。民间流传有“夏吃一条鳝,冬吃一枝参”之说。



国内以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为代表,吃黄鳝已成为一种习俗,大陆以外的香港、台湾及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十分俏销。


近年来,全国黄鳝养殖方兴未艾,势头强劲,产量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省份。黄鳝在湖北省已形成区域特色,网箱养殖黄鳝成为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为促进湖北省黄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受湖北省水产局委托,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长江大学、荆州市水产局、监利县水产局、仙桃市水产局等单位的专家编写了湖北省黄鳝产业发展报告(2016),旨在全面总结湖北省黄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展望未来形势,提出发展建议。



产业规


  • 养殖规模


黄鳝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安徽、湖南、江西、四川等省养殖,5个主产省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5%左右。其中湖北省养殖规模最大,2016年养殖产量18.45万吨,产值125.13亿元,产量占全国产量38.6万吨的47.8%。近几年,江西、安徽、湖南省养殖规模增长较快,四川、河南、山东、浙江、广西等省(区、市)黄鳝养殖也逐步发展,养殖区域逐年扩大。 (表1、表2)


表1   2009-2016年中国黄鳝不同地域养殖产量(吨)

     年份

地域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上海

40

0

9

16

5

101

8

3

江苏

8026

7521

7092

7307

7200

6540

6036

5743

浙江

660

730

911

906

1124

1125

768

849

安徽

29593

36453

38814

40806

43643

42627

42881

45597

福建

641

630

781

725

698

768

924

934

江西

56544

71129

74472

77332

79472

82995

87384

90193

山东

678

2112

2483

2453

2083

1688

1578

1581

河南

1736

1811

1700

1740

2452

2612

3140

3776

湖北

99620

110694

123835

144398

161837

166973

172166

184493

湖南

24556

27006

28079

28635

29999

34112

33959

33537

广东

2049

2698

1761

2559

2267

2870

3079

3820

广西

1348

1414

1508

1649

1699

1752

1754

1709

海南

369

384

348

352

365

56

50

51

重庆

598

542

608

687

746

862

1057

1053

四川

9866

9377

9429

10510

11409

11837

11646

11760

贵州

139

192

248

308

465

342

330

285

云南

477

202

195

275

321

371

424

384

陕西

42

44

137

308

319

355

357

360

合 计

237034

272939

292410

320966

346077

357991

367547

386137


表2   2016年五个主产省黄鳝养殖产量(吨)对照表

 省份

全国

湖北省

江西省

安徽省

湖南省

四川省

产量

386137

184493

90193

45597

33537

11760

比重%


47.78

23.34

11.81

8.68

3.05

位次


1

2

3

4

5


  • 产业产值


我省黄鳝产业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最初的“捕捞+餐饮”,逐步向黄鳝水泥池养殖、稻田有土网箱养殖、池塘网箱养殖及加工、流通、节庆一体化拓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在黄鳝产业链中,第一产业以黄鳝养殖业,第二产业以黄鳝加工业,第三产业为以鳝为媒,以市场流通、餐饮服务、节庆文化为表现形式的服务业。2012-2016年,随着湖北省黄鳝产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行业产值也在持续增长。2012年,湖北省黄鳝产业产值为46.91亿元;到2016年,湖北省黄鳝产业产值增长到125.13亿元。是湖北省水产品中继小龙虾、河蟹之后的第三个百亿元产业。





产业发展


  • 发展历史


我国对黄鳝的研究最早见于1942年的文献,刘建康院士在当时就开始对黄鳝的生物学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发现了其特殊的性逆转习性。


由于黄鳝是中国人喜食的鱼类,而野生资源存在季节性分布不均,夏秋季资源丰富,而冬季则极少,为了保证全年均有黄鳝的供应,在上世纪50年代长江中下游的不少地区就有人开始探索黄鳝的人工养殖,最早采用的养殖方法为水泥池埋土静水养殖,即在水泥池内填埋20cm左右的泥土,然后种植一部分水生植物,模拟黄鳝的自然生态条件进行养殖,但由于没有掌握野生黄鳝的引种投放与驯养技术,加之这种方法由于养殖过程中水质、水温不易控制,养殖成功的极少,使得黄鳝的养殖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长期停滞不前。


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湖北省洪湖、监利、仙桃等地开始探索稻田内网箱埋土养殖黄鳝技术,这种养殖模式的成功,迅速地带动了湖北省黄鳝养殖的发展,1992年在监利县黄歇口镇新河村,农民首创用铁丝网箱养鳝,无土模式。


1994年向全县推广,1995年改良为网片制作的网箱,1996年向荆州乃至全省推广。1999年开始形成人工养殖黄鳝产量,当年湖北省人工养殖黄鳝产量达到2000吨,黄鳝这一小品种开始进入到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


由于此技术对养殖条件要求简单,技术易推广,迅速在湖北洪湖、监利周边地区推广,到2000年前后,湖北省大面积推广监利县在池塘中进行无土网箱养黄鳝模式,与稻田网箱埋土养殖黄鳝相比,这一养殖模式更易驯食、防病和捕捞,养殖产量和效益更好。2002年这一养殖模式很快替代了稻田网箱埋土养殖黄鳝模式,并在湖北省迅速推广,到2004年此养殖模式逐步推广辐射到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西、湖南等地。


目前池塘网箱养殖黄鳝已成为中国黄鳝养殖的主要方式,其养殖地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18个省市,养殖规模和产量最大的是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和湖南省(见表1)。中国的黄鳝养殖产量也从1999年的2000吨上升到2016年的38.6万吨,17年增加了193倍,2016年养殖黄鳝产值达到270亿元,成为了中国养殖的主要特色淡水鱼类之一。


  • 发展规模


湖北省黄鳝产业主要集中在洪湖市、监利县、仙桃市、公安县、沙洋县、江陵县、荆州区、松滋市、汉川市等30多个县市,其中以洪湖市、监利县、仙桃市和公安县产量最高,2016年全国产量最高的前10名,洪湖市第一,产量达到40542吨;监利县排名第二,产量达到37013吨;仙桃市排名第三,产量达到32878吨;公安县全国排名第5,产量达到14563吨。(见表3、表4、表5)


表3  2016年全国黄鳝养殖产量前10名的县市名单

排名

市/县

产量(吨)

产值(亿元)

1

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

40542

28.3794

2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

37013

25.9091

3

湖北省仙桃市

32878

23.0146

4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

19678

13.7746

5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

14563

10.1941

6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

9661

6.7627

7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

8580

6.0060

8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7758

5.4306

9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

7021

4.9147

10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

5700

3.9900


表4  2012-2016年全省黄鳝养殖产量前10名的县市(吨)

排名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1

仙桃市

44842

仙桃市

48681

洪湖市

35520

洪湖市

36230

洪湖市

40542

2

监利县

31625

监利县

33909

监利县

33969

监利县

35515

监利县

37013

3

潜江市

12625

潜江市

13305

仙桃市

34564

仙桃市

33515

仙桃市

32878

4

公安县

12056

公安县

13153

潜江市

13738

公安县

14186

公安县

14563

5

洪湖市

11779

洪湖市

12528

公安县

13545

潜江市

13210

沙洋县

7021

6

天门市

11516

天门市

12084

天门市

12068

天门市

11668


7

沙洋县

7562

沙洋县

8310

沙洋县

8368

沙洋县

7830


8

钟祥市

6244

钟祥市

3800

钟祥市

6850

钟祥市

6540


9

鄂州市

3792

鄂州市

4813

鄂州市

5722

鄂州市

5324


10

赤壁市

3416

赤壁市

3794

江陵县

4423

江陵县

4653


2009年至2016年,全省黄鳝产量由9.96万吨增加到18.45万吨,增长幅度为85.24%,年均递增14.15 %。(见表3)


表5 湖北省黄鳝产量变化情况表

单位:万吨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年均

递增

产量

9.96

11.07

12.38

14.44

16.18

16.70

17.22

18.45

14.15%



湖北黄鳝产业优势


  • 区位优势


湖北省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一年中有7个月气温高于15℃,适宜发展渔业生产。黄鳝属广温性品种,一年四季在我省都能很好地生长和越冬。尤其是湖北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适于黄鳝产品运销全国各地。


  • 产业优势


1.水资源优势


湖北省是千湖之省,水域辽阔,是我国从事网箱养殖黄鳝最早的省,有“全国网箱养鳝的发祥地”之称。我省拥有全国最大的黄鳝养殖板块。全省适宜开发为黄鳝养殖的水面有500多万亩。


2.养殖生产优势


湖北省在近30年的黄鳝养殖发展中,不断总结和提升了黄鳝人工养殖的优化模式,包括最初的水泥池养鳝、有土网箱养鳝、各类水体网箱养鳝和池塘养鱼套放网箱养鳝等模式,黄鳝养殖总规模稳定在200万口网箱。


3.育种和种源优势


湖北省黄鳝养殖拥有丰富的种源,全省5000多万亩稻田、洪湖、长湖、梁子湖等众多天然水域,蕴藏了丰富的黄鳝种苗。我省通过长江大学研究团队首创了人工仿生态繁育鳝苗技术,现年生产供应黄鳝人工苗种5亿多尾。并在监利县东港湖、仙桃市五湖建立了黄鳝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在仙桃市卫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国家级黄鳝种质资源场,这些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每年可为社会提供近万吨黄鳝种源。


4.科技支撑


湖北省是淡水水产科技强省,有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科院水利部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等国家级研究院所;有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湖北省水产产业技术研究院、武汉市水产研究所和各地市级研究所,这些单位均有从事黄鳝研究的科技人员。


湖北省发改委于2012年依托长江大学建设了湖北省黄鳝繁育及养殖技术工程实验室,湖北省科技厅于2017年依托长江大学建设了湖北省黄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黄鳝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岗位科学家遴选长江大学杨代勤教授担任。为黄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5.资源环保


湖北省拥有适宜黄鳝栖息的土壤-壤土,壤土松软且有一定粘性,保水能力强,便利黄鳝穴居、生长和繁殖,另外土壤肥沃,养分均衡全面,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我省黄鳝养殖区域养殖水体均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黄鳝养殖地域均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有关部门对湖北省黄鳝主要养殖区域的养殖水体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监测,其结果反映了我省养殖地水质好,有毒有害物质检出率低,水质未受到明显污染。


黄鳝养殖的饵料来源为人工投喂动物饲料与少部分配合饲料,不用施肥。养殖方式以网箱内种植水生植物的模式,水体自净能力强,只要网箱养殖密度适宜,水体可实现对外零排放。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各大、中、小型河流、湖库、沟渠、水田等生态环境中均有黄鳝的广泛分布。然而,随着内陆湖泊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生物及生境多样性普遍下降,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对化肥、农药的长期依赖以及不断排放的工业废水,内陆水域水体的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因而,昔日犁、耙耕田之后,水稻田里鳝、鳅等底栖鱼类随处翻滚的景象已不再现,天然鳝鳅资源剧减。随着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推广,稻田农药、化肥使用量大大减少,鳝鳅资源有逐渐恢复的趋势。


6.市场流通


从国内市场看,黄鳝消费量长期居高不下,已成为城乡家庭的家常菜肴,黄鳝食品目前已风靡全国。特别是在广东、上海和江苏等省市,长期供不应求。每个城市每年消费量都在近10万吨,黄鳝市场潜力极大。


从国外市场看,东南亚市场上黄鳝商品供应缺口极大。黄鳝因其具有药食同源功效,尤为信奉中医的亚裔所推崇,在国际市场有淡水“软黄金”之称。可以说,目前黄鳝是我国水产品中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强、销售前景最好的品种之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都有消费黄鳝的习惯,中、日、韩是黄鳝的主要消费国。规格150克规格以上的黄鳝国内市场价格6-10万元/吨,国际市场价格可高达20-30万元/吨。


按照国外市场需求,黄鳝以冰冻鳝筒出口韩国,烤鳝片出口日本,加工品的市场导向明显。因其活鲜产品和冰冻鳝筒的出口潜力巨大,对该类产品的质量检疫和商标标识监管,要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予以完善。


湖北省主要黄鳝养殖企业如仙桃市卫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仙桃市洪渊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监利县海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监利县黄鳝养殖运销协会、公安县旭峰黄鳝养殖有限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把黄鳝产业从苗种、养殖和流通做成一条龙的产业体系。尤其是“中国黄鳝之都”仙桃市共有68家黄鳝专业养殖合作社,有5个黄鳝养殖专业镇,建有12个黄鳝交易市场、2个黄鳝出口备案基地、8个黄鳝苗种繁育基地。在上海铜川路市场和东方国际水产中心,湖北省黄鳝有定价话语权。



湖北省黄鳝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 苗种供应没有保障


目前,全省每年外购黄鳝苗种约24亿尾,而且呈上升趋势。苗种来源紧缺,加之活鲜运输成本高,死亡率大,养鳝成本大幅增加,成为制约黄鳝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虽然获得了人工仿生态育苗技术的突破,黄鳝苗种规模化生产具有了一定能力,但还是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所以黄鳝苗种仍然主要依赖野生资源,但野生资源数量逐渐减少、质量逐年下降,苗种得不到可靠的保障。


  • 病害防控研究不力


黄鳝为无鳞鱼,其对天气变化、水质变化、水温变化、水草的长势较为敏感,目前对黄鳝病害防治无系统研究,导致黄鳝大部分疾病都无法得到有效的防控,往往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 品牌影响能力不强


仙桃市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黄鳝之都”的金字招牌,“仙桃富硒黄鳝”、“监利黄鳝”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监利县又通过了“中国黄鳝特色县”的专家评审。目前全省注册运营的黄鳝品牌主要是洪湖市的“洪湖”商标,监利县“荆江”、“桐梓湖”牌,仙桃的“沔阳”、“张沟”、“先锋”商标,公安县的“旭峰”和江陵县的“荆陵”牌等10多个,品牌多,但都很小,再加上宣传不够,在全国还没有叫响,品牌影响力不强。



  • 正面宣传引导不够


黄鳝养殖一直有谣言伴随,如避孕药、人工激素、寄生虫等等,虽然中央媒体在主要版面刊登过专题文章进行澄清,省市电视、电台及报刊媒体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澄清报道,但是谣言过一阵后又传播出来,特别是在销售旺季,极大的影响了消费市场。


  • 湖北省黄鳝产业展望


(一) 政策环境向好。湖北省的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黄鳝产业并部署支持政策。黄鳝产业效益好、产业链长、带动力强,能够为地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产业扶贫。黄鳝产业发展符合“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目标要求,因此,“十三五”黄鳝产业将面临有利的政策环境。


(二)产业基础成熟。目前,各地在黄鳝苗种繁育、健康养殖、食品加工、疫病防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形成了黄鳝规模化仿生态育苗、各类水体网箱养鳝和两年段网箱养鳝等先进技术模式,生产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居于世界同行业前列。相关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较快,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具备了较高生产水平和经营能力。多个地区在打造黄鳝主导产业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为今后黄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三)发展潜力较大。从供给端看,我省适宜黄鳝养殖的水域达到几百万亩,目前仅少数用于黄鳝养殖。在水产养殖转方式调结构的背景下,池塘网箱养鳝有望进一步发展,部分效益欠佳养殖池塘也有望调整为黄鳝养殖,因此,黄鳝养殖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从需求端看,我国黄鳝国内市场需求仍有一定缺口,国际市场也有旺盛的需求,加工品的市场导向明显。以黄鳝为主题的餐饮节庆、休闲垂钓 、旅游观光、电子商务等产业正蓬勃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此,今后五年黄鳝产业仍具有较大的拓展潜力。




湖北省黄鳝产业发展建议


  •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发挥我省科技优势,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攻关,加大政府科研资金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集中力量解决制约生产发展、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问题,并增强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前瞻性课题研究力度。开展黄鳝种质、优质苗种繁育、标准化健康养殖模式和安全性评价、良种选育、安全配合饲料、主要病害预警预报及监控、药物安全使用等技术研究,尤其是适宜湖北特点、发展前景较好、技术相对较成熟的养殖模式优化研究与推广。引进消化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将现有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不断提高黄鳝养殖产业的抗风险能力,提高养殖产量、品质、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


  • 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力度,建立良种选育中心和繁育基地


建设一批黄鳝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增殖放流站,开展黄鳝增殖放流,便于黄鳝自然种群扩繁,形成天然种质资源库。加强宏观指导,制定科学规划,建立资源保护和补偿机制,避免竭泽而渔。根据区域特点,可在我省境内的长江、洪湖、梁子湖和长湖等湿地建立黄鳝优良种群保护基地,制定相应的规程,有效控制捕捞量,保护好天然种质资源。亲本的选育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职能,是打基础、管长远,实现黄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建立优良种群的基础上,应规划建设一批黄鳝良种选育基地和规模化苗种繁育基地,加大养殖新品种研究力度,以缓解黄鳝养殖的优质种苗需求的问题。


  • 推广健康高效生态养殖等成熟技术,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


进一步完善、优化黄鳝各种养殖模式的技术,集成现有的成熟技术,推广“定向选种、专池育苗、计划放养、精确投喂、生态防控、按需捕捞”的黄鳝生态高效养殖技术,普及推广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做好黄鳝重大疫病监控、环境监测和产品检测等工作,提高科学养殖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对示范基地要加大各环节监管、执法力度,并进行有效的宣传,正确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 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加快产业经营模式的转变


除了各级政府及其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产业各环节的引导、监管外,还应重视和强化产业内部的自律。借鉴国内外其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黄鳝行业协会建设,规范企业行为,形成相互监督、有序竞争的良性发展格局。黄鳝产业仍然未能完全摆脱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制约了现代渔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降低了政府对水产品监控能力。因此,要继续在政策上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和返租联包,发展现代渔业示范园区或现代渔业生产经营公司,形成适度规模的生产经营模式,提高渔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和政府对水产品的监控能力。


  • 加强产业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尽快制定黄鳝产业各环节相关标准,尤其是流通、加工等方面要作为强制性标准来建立;加大科普与宣传力度,加强行业管理部门与技术部门的联系,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产业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形成思想能统一、技术有保障、行动快速的产业技术体系,保证黄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实行财政金融扶持,助推黄鳝产业发展


建议全省各类金融企业要对黄鳝加工企业优先提供贷款,财政支农资金要向流通中介组织倾斜;建议各县级信用联社每年的农业贷款要重点倾斜黄鳝产业发展,省财政每年拿出一定的周转金支持水产开发和改造配套,不收取占用费;建议交通部门每年对渔业主产区要安排通乡通村公路建设补助计划;建议电力部门每年优先支持黄鳝养殖企业改造电力设施。


  • 推广黄鳝保险,为鳝农系上“安全带”


积极引导金融工具对黄鳝产业的扶持作用,推广黄鳝苗种、养殖、销售等多环节、多领域的保险。积极促进金融支农,大力扶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快速、健康发展,有效解决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抵抗风险的能力。引入保险,辅以政府设立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作后盾,构建“黄鳝”风险防控体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养殖业与保险联合优势,提高鳝农创新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 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展电商平台建设


用信息化手段改造黄鳝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管理体系,推动黄鳝产业链全面转型升级。健全黄鳝产业化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机制,积极构建“政、产、研、推、用”五位一体的产业服务网络。加快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成果研发转化、技术推广服务、疫病防治诊断于一体的科技服务机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引导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营销促销,提高黄鳝产业适应市场、拓展市场的能力。鼓励加工企业和餐饮企业建设电商品牌,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 建立质量安全保障平台,使消费者吃的放心


结合国家农业标准化生产有关规定和质量要求标准,按照“预防为主,全程监管”的原则健全从源头备案、过程监督、产品抽检的水产品安全监管体系,落实水产养殖用药登记、准入、处方、记录以及休药期等制度,不断完善从养殖源头、生产加工过程和装运出口等环节的各项监管制度。大力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全面加强源头控制,实行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生产管理模式,不断完善质量安全制度,落实质量安全责任,有效保证水产品安全。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实施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 加强精深加工的开发和应用,提升产品附加值


要在现有冰冻鳝筒、烤鳝片等加工产品基础上,研发附加值高的加工产品,如鳝肉中富含DHA(廿二碳六烯酸)、EPA(廿碳五烯酸)及卵磷脂等对人体健康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特殊营养素,可通过科技攻关以黄鳝加工的副产品为原料开发人体健康保健系列产品,不断延伸黄鳝产业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