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详注第二章

 有而无限 2017-12-18

第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王弼注: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而偏举也。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偏举之名数也。

今译:美的事物,是人心所趋向、喜欢的;恶的事物,是人心所远离、讨厌的。美好和邪恶就像喜怒一样,善和不善就像是非一样,都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喜怒有着相同的根源,是非来自同门,所以不能偏向哪一个。“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六者,都是自然如此的,不能偏爱、执着其中任何一个侧面。

备注:(1、庄子《知北游》:“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2、苏辙《老子解》:“天下以形名言美恶,其所谓美且善者,岂真美且善哉?彼不知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声音、前后之相生、相夺,皆非其正也。方且自以为长,而有长于我者临之,斯则短矣;方且自以为前,而有前于我者先之,斯则后矣。苟从其所美而信之,则失之远矣。当事而为,无为之之心;当教而言,无言之之意。夫是以出于长短之度,离于先后之数,非美非恶、非善非不善,而天下何足以知之?”)

原文: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王弼注:自然已足,为则败也。

今译:事物自然地生发就已足够,人妄加干预就会失败。

原文: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王弼注:智慧自备,为则伪也。

今译:要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要靠个人自己的智慧,强加给别人的就是人为的,不是自然的。

原文:功成而弗居。

王弼注: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

今译:根据事物的本身特点去利用它,自然能获得成功,并非自我的作为产生的结果,所以也不以功臣自居。

备注:(淮南子《道应训》:“子发攻蔡,踰之。宣王郊迎,列田百顷,而封之执圭。子发辞不受,曰:‘治国立政,诸侯入宾,此君之德也;发号施令,师未合而敌遁,此将军之威也;兵陈战而胜敌者,此庶民之力也。夫乘民之功劳,而取其爵禄,非仁义之道也。’故辞而弗受。故《老子》曰:‘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原文: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王弼注: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也。

今译:如果硬把功劳放在自己头上,那么成功就不能维持太久。

备注:(苏辙《老子解》:“万物为我作而我无所辞,我生之为之,而未尝有、未尝恃,至于成功亦未尝以自居也。此即无为、不言之报。圣人且不知其美且善也,岂有恶与不善继之哉?圣人居于贫贱,而无贫贱之忧;居于富贵,而无富贵之累。此所谓不居也。我且不居,彼尚何从去哉?此则居之至也。”)

全文今译: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了,丑的概念也就形成了,也就出现丑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了,也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也就出现不善之事了。

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比较才可知,长和短相对而可见,高和下互为呈现,音节和旋律互相应和,有在前的也必有在后的跟随。

所以圣人以无为的姿态,不凭一己之力,而顺应规律、大道来处理世事;实行教化不发号施令,不凭自己的言辞,而利用自然规律。

万物劳作、创造而不自我称颂,生发而不据为己有,有作为而不以此凌驾于其他人或物之上,有了功绩也不以为有功者的身份自居。正因为不留恋、不执着光荣、显要的地位,所以也不会离开这个位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