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第二章解读

 书页无卷 2018-11-22

 ——关于《老子》第二章的解读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P80.以下简称《今译》)

学界普遍认为,这是充满辩证法智慧的一章,尤其为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生动注解。老子通过对思维、社会、自然领域的深入观察,提出了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高下、长短、音声、前后等八种矛盾关系,揭示了对立统一的普遍性、客观性和不可违背性。甚至其后谈到的“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同样阐述的是事物的矛盾关系,若没有“不始”、“不有”、“不恃”、“弗居”等否定,就立不起“作”、“生”、“为”、“功”等肯定。

按照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着的双方必然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转化的情形有时表现为一方变为另一方,有时则体现为双方地位、作用或性质的易位与互换。老子在本章及二十二章等章中所列举的事物的矛盾关系皆符合对立统一规律的本质规定。

陈鼓应先生在《今译》中说,一般人都认为“'天下都知道美之为美,就变成丑了’。老子的原意不在于说明美的东西'变成’丑,而在于说明有了美的观念,丑的观念也同时产生了……后面'有无相生’等六句,都在于说明观念的对立形成,并且在对立关系中彰显出来”。(《今译》P80-81

笔者认为,老子这里讲的既有美丑、善恶矛盾双方的对立与依存,也有转化;老子主要针对的是美丑、善恶的事实层面,而不是观念层面(主观辩证法什么时候都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接着而来的“有无相生”等六句就清晰地说明了这一点。如果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两句因都带有“皆知”字眼容易使人望文生义为观念层面的话,那么,把不带“皆知”二字、带有明显事实关系特征的“有无相生”等六句硬生生地也说成是观念层面,则令人匪夷所思。“反者道之动”是老子辩证法的核心,事实中的对立统一是老子关注的焦点。该章的前两句之所以不像“有无相生”等后六句简洁、对仗,不仅是因为“美丑”、“善恶”是社会领域中大量存在的现象,而且因为这种现象比较复杂、不像“有无”、“高下”等自然现象这么简单、明了,所以老子多着了一些笔墨,不仅谈了实存,而且讲了认知,在此本不应有太多的歧义 

笔者认为,就本章的逻辑关系而言,需要把握一下三层意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揭示的是社会领域的对立统一现象;“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揭示的是自然领域中的对立统一现象;“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反映的是得道圣人面对规律的基本态度:万物兴作自有规律、自有定数、自有“自然”,圣人只有“勤而行之”,顺之、“辅之”,才有、才能成功,除此之外,还能说什么、“恃”“居”什么呢?“恃”者必败,“居”者必亡!同时,在这里老子以不经意的手法又一次重申了第一章“总纲”关于“无欲”的要求——力戒“始”、“有”、“恃”、“居”(此四者皆是欲望伸张的表现)。

基于以上理解,本章译文如下: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有丑的对照(美丑可以互换);天下人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有恶的比较(善恶可以易位)。有与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互为显现,高与下相互依托,音与声彼此协和,前与后相互跟随。所以,得道的圣人以无为的态度处理世务,以无言的方式推行教化;听任万物兴作而不加掌控;生养而不占有;养育而不恃能;成全而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他才能功绩永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