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劳动定额培训与讲座:课题简介【原】

 劳动定额 2017-12-18


 

一、劳动定额系统培训

培训课题1.劳动定额基本原理与方法

劳动定额是制造企业生产计划、经济核算、薪酬分配等方面工作的重要依据,劳动定额管理是制造企业的基础管理。企业的定额人员需要通过培训以系统的掌握劳动定额的专业理论和方法。本课题在全面介绍劳动定额的基本原理与劳动定额管理各环节工作内容的同时,重点放在劳动定额各种制定方法的学习上,为胜任本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课题可分为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两个层次,前者主要解决劳动定额是什么、劳动定额做什么以及制定劳动定额的前提和方法思路,后者主要学习运用各种方法和实例制定劳动定额。

 

培训课题2.劳动定额时间标准的编制与应用

制定劳动定额的两个基本要求是有矛盾的,求一般只能采用推定类方法因而精度较低,求一般要采用测定类方法因而速度较慢。如果企业拥有完整系统的时间标准资料,则制定定额只需从中查找标准时间值(或辅以简单计算),就可做到既快又准且平衡性好,这就是标准资料法。显然,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企业先得有一套标准资料。本课题从标准资料法的概念和应用入手,详细介绍了标准资料的编制要求、编制步骤和数学建模,帮助定额人员掌握标准资料的编制方法,以能开展劳动定额的编标工作,为应用标准资料法创造条件,提高企业劳动定额工作的水平。

 

培训课题3.煤矿劳动定额标准编制

井工煤矿以地下采掘作业为主,场地分散且经常变动,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但是各矿区相同工种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基本相同,同一矿区不同矿井影响劳动效率的因素基本相同,劳动条件的变化幅度在同一矿井的相同工种中呈现规律性,而在同一矿区不同矿井中其变化幅度相似,这就为采用统一的标准定额提供了前提。煤矿生产多环节、多工种且生产条件复杂多样的特点,其定额工作尤其需要有系统、成套的标准定额。本课题主要讨论井工煤矿标准定额的编制方法和建模方法,并以国内多家煤矿企业的实例详细说明编制标准定额手册的具体步骤。

 

 

 

二、劳动定额专题讲座

 

讲座课题1.劳动定额前沿技术

劳动定额现行方法多有取得足够样本的困难和处理大量数据的繁琐,导致制定定额时的精度或速度的不足。怎样快速而准确地制定定额或定额标准,亟需我们对现行方法有进一步改进。目前工业与信息科学领域的多种技术具有改进和完善定额方法的可能,但其中有的尚未被定额领域所关注,有的已进入定额领域但长时间未能得到普及,有的应用面过于窄狭而需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拓展,更多需要是这些技术在定额领域最佳应用模式的探索和尝试。本课题结合案例,说明通过必要的适用性调整来引用推广这些技术的可能性,以促动定额人员开拓视野、积极改进和完善现行方法,提升定额工作质量。

 

讲座课题2.工作物等级

计件单价作为计件工资制的核心,应同时体现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两方面的价值。其中劳动数量可用劳动定额作为衡量尺度,劳动质量则需用工作物(或岗位)等级作为衡量尺度。怎样评价工序劳动质量的差别以正确划分工作物等级,是关系机制企业产品确定计件单价乃至建立计件工资制的重要前提。目前部分实行计件的企业,其计件单价单纯以劳动数量来衡量,导致对劳动定额工作的冲击和对定额水平的影响。本课题以合理确定工序劳动付酬水平为目标,重点介绍机制企业工作物等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以求实现计件单价对工人劳动价值的完整体现,以求保持定额水平的科学合理。

 

讲座课题3.劳动定额水平的评价和平衡

劳动定额水平对于生产过程的平衡和薪酬分配的公平具有重要作用,水平松紧不当,企业有关计划会脱离实际或出现人力物力浪费,导致工人收入减少或企业薪酬超支;水平不平衡,导致生产忙闲不均和薪酬苦乐不均。定额制定修订的任务就是确定和维护科学合理的定额水平,定额贯彻执行的任务就是推行科学合理的定额水平,定额统计分析的重点就是考核定额水平是否科学合理,所以可以说企业的定额工作都是围绕定额水平来开展的。本课题主要介绍劳动定额水平的确定原则和要求,讨论怎样选择合适的指标体系评价劳动定额水平,并以案例说明怎样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定额水平的平衡。

 

讲座课题4.宽放时间的制定方法

制定定额时合理地确定宽放时间非常重要。但由于宽放时间的影响因素很多,很难把握适合所有情况而被普遍接受的宽放水平,而传统的工作日写实制定宽放时间的精度有限,定额人员需要有更多的方法来制定宽放时间标准。本课题从现场实测、能量消耗、影响因素、经验数据等多个角度,配合丰富的案例,介绍了制定宽放时间的各种方法的原理及步骤,为定额人员针对不同的实际条件采用合适的方法来制定宽放时间,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讲座课题5. 劳动效率统计数据的质量、分布和应用

劳动效率的统计数据源于企业实耗工时和完成定额工时的统计资料。部分企业统计工作的混乱导致统计数据的质量存在诸多缺陷,使得定额人员过于侧重实测数据的使用而影响制定定额或定额标准的速度;另一方面,部分定额人员对于统计数据的分布形态和数据处理缺乏认识和了解,对于如何将统计数据整理分组并据以开展有关分析计算也没有很好把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定定额或定额标准的精度。本课题主要介绍定额统计数据的常见分布形态、常见质量缺陷以及数据处理的方法,说明怎样通过统计数据的整理分析来制定定额或定额标准、考核定额水平以及改进定额管理工作。

 

讲座课题6. 机械装配工时定额

机械装配是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部件进行配合和联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作为产品制造的最后阶段,装配作业不只是将合格零部件作简单的联接,而是要通过一系列工艺措施,才能最终达到产品的质量要求。作业内容和工艺方法的不同使得装配作业与机加作业有较大区别,相应地装配工时定额及其制定方法也具有自己的特点。本课题在简介机械装配基本概念和装配工时制定依据的基础上,先说明装配工时定额的综合程度和装配工时定额的典型条件,再进一步举例介绍单件或中小批、大批量以及流水线生产等不同条件下的装配工时定额制定方法。

 

讲座课题7. 工装设计工时定额的实用方法

   工艺装备包括产品制造所需的刀具、夹具、量具、模具、辅具等,是用以保证贯彻产品工艺规程、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专用于某一产品的工艺装备即专用工装(简称工装)一般需要企业自行设计制造,这一工作是产品生产技术准备过程中工作量最大周期最长的环节。为了开展工装设计的进度管理,缩短工装设计周期,需要有合理的工装设计工时定额。设计工作作为脑力劳动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并含有一定比例的隐性成分,不便像操作定额那样观察和测量工时消耗。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工装设计仍然是以已有的成熟技术结构为基础,运用类比、经验、模仿等常规方法来进行的设计活动,其工作量的确定存在一定的规律可循。本课题经过总结、归纳和改进,配合机械、模具行业企业的诸多案例,介绍了工装设计工时定额的两种实用方法,以供定额人员组织开展本企业工装设计工时定额的制定工作所用。

 

讲座课题8. 成套电器装配工时标准的编制特点

成套电器产品及其零部件的种类与型号繁多,零部件数量庞大且配置关系复杂。生产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客户的具体要求,将品种型号繁多的零部件组装成套。其产品功能、结构组成和工艺方法的定制性强,即使型号相同的产品,其结构与工艺也不尽相同,相应使得工时消耗不同。成套电器的装配生产(以下简称电装)属于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电装工时标准与其他机电产品装配工时标准相比,其综合程度比较特殊,是一种可称为最小工序单元的各型产品装配过程的最大公共工序单元本课题在简介电装生产工艺流程与特点之后,首先阐述说明工时标准的综合程度,在此基础上配合成套电器生产企业电装工时标准资料的编制案例介绍电装工时标准的编制方法及步骤。 

 

讲座课题9. 测时数据的处理方法

我们在直接测定某作业单元的时间消耗时,通常会针对该单元进行多个周期的现场实测,然后运用统计方法对所得的一组时间数据进行处理以确定测时对象(个人)消耗时间的代表值,最后通过工时评定将该代表值由仅仅反映测时对象(个人)劳动效率的数据转化为能够反映多数工人(集体)劳动效率的数据,亦即该单元的正常作业时间。其中运用统计方法对一组测时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包括:(1)判断数据组整体的稳定性;(2)检验组内每个数据个体的正常性(是否异常值);(3)检验剩余数据是否足够;(4)最终计算数据组的代表值。这里步骤(2)的所用方法,目前我国通用资料主要介绍了拉伊达准则(三倍标准差法),该方法的特点是简单方便、无需查表,但是只适合测时数据较多因而明显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本课题在分析比较检验异常值的各种常用统计方法的基础上,配合实例重点介绍了更为适合劳动定额测时数据处理的格拉布斯准则。


​讲座课题
10. 设备检修工时定额的制定方法

企业所用设备的种类繁多,其原理、结构、数量、运行以及使用环境等各不相同,导致设备检修工作具有工艺复杂、群体劳动、作业环境差、交叉作业多、作业重复率低等特点,相应使得设备检修工时定额在制定原则与依据、制定方法与步骤、定额标准构成与编制等方面与机械制造通用工时定额存在较大区别。本课题在劳动定额通用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阐述设备检修的特点,配合常见机电设备检修的案例和资料,详细介绍检修工时定额及其标准的各种制定方法的原理与步骤,帮助定额人员针对本企业设备分布和运行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检修定额及其标准的制定工作。

讲座课题11. 数控加工工时标准的编制

数控机床以其硬软件的支持而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和加工精度,其生产工时消耗与普通机床相比,具有基本作业时间较短、辅助作业时间较少、程序执行时间(机动时间)兼含基本作业时间和部分辅助作业时间且可由程序仿真或现场测时获得等特点。此外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操作者只需观察和监督机床运行,使得基本时间可与部分辅助作业时间及宽放时间交叉。在准结时间中可能需要考虑提取程序或者自行编程及调整的时间。本课题在说明数控设备与工时构成的特点之后,在工时定额标准编制通用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常见数控机床的实例介绍数控工时定额标准的编制原理与步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