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明客家土堡调查研究

 海棉宝宝vuzd7w 2017-12-19

(三)客家土堡的建造习俗

        客家人建造土堡都以粘土为主要建筑材料,并在宋人《营造法式》基础上改进夯土技术,使中原的夯土板筑技术在这里得到发扬光大,继而建造起宏伟壮观的土堡,而后在三明各地被普遍采用,直至随着石壁人的外迁而传往闽西、粤东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北宋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曰:“筑墙之制,每墙厚三尺,则高九尺,其上斜收,比厚减半;若高增三尺,则厚加一尺,减亦如之”。若按此法,则一座四扇三植的二层土墙屋墙体占宽将达到一丈五尺,几与室内空间等宽,无论占地面积还是工程建造都使经济不发达的客家人难以承受。聪明的客家人改进“舂墙”的尺寸,用长约五尺、宽约尺许的厚木板作夹板,一端与长约1.2尺的木板连接制成“墙枷”,当毛石墙基垒好后,即可将墙枷架上,中填经过洒水拌和的黄土,即手握成团撒地即散干湿合宜的黄土,用“舂手”分层夯实,中埋“墙绷”(竹片枝条)增强其拉力,填满后退出再舂一“枷”,使其首尾相接,连成一体;如此一道一道,层层加高,直至设计高度;此改进之夯土板筑技术,墙高二丈,墙厚竟不足一尺半,即使再加高一层,也不必增加墙厚。这对宋以后土堡的建造节省了大量的财力与劳力。

高大壮观的土堡令人惊叹不已,而夯筑土堡的工具是如此简单又出乎我们调查的想象:墙枷一副、舂手两根,大小拍板若干,各种鲁班尺、杨公尺、三角尺、水准尺若干,泥刀、竹刮刀、锄头、铁锺,木铲、铁铲、簸箕若干,及绳线一盘等。正是这些简单的工具,打造了传承至今的客家土堡,除了改进原始落后的夯筑技术手段之外,便是客家人高度发达的宗族精神所然。

      通常,建造土堡所需的程序有:选址、伐木、动土、平基、定磉、驾马、穿扇、封基、夯墙、竖柱、上梁、锯檐檩、钉屋檐等十八道工序,三明各地大同小异,基本一样。永定一带则为选址、开地基、打石脚、筑墙、献架、出水、装修等,工序基本相同。限于篇幅,只阐述几道工序:

       1、选址:客家人凡做新屋,都要聘请堪舆(地理)先生来看“风水”、“龙势”。“风水”对造屋来说,是以“村”而论的。同样,土堡也讲究定位、朝向。一般说,建造土堡多取南北座向,既向阳避风,又温暖宜人;其谚云:“耕南田,住北屋”即是注脚。理想的土堡地址,要左有流水,右有道路,前有池塘,后有丘陵,方为最佳风水宝地,亦符合“四灵”说,即“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龙势”指堡址与山水走向、地形的关系,建堡要取有“龙势”、“龙脉”的山丘,这样才能人财两旺、飞黄腾达。地理先生的堪舆学呼地形山势为“龙”、“局”、“水”;“龙”主人丁,“局”主功名,“水”主财路;“龙”又有“来龙”、“分龙”、“过龙”之分,建堡对山脉的选择要求“发脉雄壮,奔腾有势”,为了接应来“龙”,要选择树木成林、郁郁葱葱的“后龙山”;对“局”的要求,其总脉分出的支脉山峰,须重重环绕,似公堂格局,要有旗有鼓,印案兼备,坐镇基地,犹如元帅升帐一般气派;对“水”的要求,最好前方的水势,不得直来直去,冲走财源。同样,下述的诸多忌讳也影响着堡址的选择,如后龙山的高底应与新堡高底相和谐,若后山高,土堡可以做的高一些,反之亦反;左右地势高低应遵循“不怕青龙高万丈,最怕白虎高一拳”的说法,可以左高于右,万不可右高于左;忌讳在易攻难守之处建堡,也忌讳在塔冢、寺庙、炉冶、故军营、草木不生之地建堡,还忌讳正对山坑、沟壑、道路等,避免“冲射”。如果实在避不开时,则应另辟途径避煞。

     2、动土:一旦堡址选好,土堡规模确定,布局安排妥当后,由地理先生择定“字向”(天干地支朝向)后即可破土动工。动工大多选择在农事闲暇、雨水较少的冬季,何日动工还须地理先生择定,以避开不祥之日。动工之日,堡主子孙的生肖中有与建堡年份相冲相尅者,还须避开以祈安吉。“相冲”是指天干地支纪年的,凡天干中的甲庚、乙辛、丙壬、丁癸、戊已相冲,地支中的子午、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已亥相冲,如庚午年兴工,午与子相冲,凡子年出生者皆应避开。动工吉日良时,由地理先生或泥水匠、木匠也可,手执雄鸡进行“发彩”后,杀鸡淋鸡血于木桩上,将带血木桩钉在地基上,随后动土挖基。待墙脚基坑挖好后,须再次“发彩”,随后由泥水匠摆放石块,就可以砌筑了。

     3、筑基:基坑有大有小,视堡的高度、规模而定,如宁化泉上土堡,基槽(俗称大脚,地面以下)的宽度在10-12米左右,墙脚(俗称小脚,地面以上)的宽度6米;永安安贞堡的基槽达8米宽,墙脚宽4米。基坑的深度视土质与堡墙高度而定,通常三层楼以内,深度在60-80厘米之间。待基坑挖好以后,便可以垫墙基、砌墙脚了。宁化一带的做法,除了在堡四角用整块的巨石垒砌外,鹅卵石或毛石的砌法也有讲究,即大面要朝下、朝内,小面则朝上、朝外,中间采用小石填充塞紧,再用三合土勾缝,使其坚固不易被撬开。“小脚”的高度不一,按设计好的高度垒砌。如安贞堡的小脚高度达7米左右;沙县水美村的双元堡,其小脚的高度3米多。

      4、舂墙:墙脚砌成干固后,便可以上墙枷夯筑土墙了。由于墙体宽度大,又是采用生土夯筑,第一步是在墙基两侧各夯一枷板墙,每侧首尾相连,一道又一道,连成一圈,之后在两枷之间再填土夯筑。如此层层加高,中间需停工3-5日,以待墙体干燥结实。每枷夯筑填土,分4-5伏土不等,每两伏土时需放入竹片木条,俗称“墙棚”,起拉结作用,以防开裂;堡墙转角处的“墙棚”要选较粗的条木, 固扎成L形,以增强拉力,使土墙不易倾斜变形。夯筑土墙看似简单,其实有许多讲究,如用“舂手”分层夯实时,需每伏土沿宽度、长度两个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舂一个窝,此窝需重杵,即连续舂两下,使土相互黏结。此外,行墙一周后要反方向进行,即轮流夯筑,求得墙体更加牢固;在墙体还未被风干之前,需要采用大、小拍板对墙体进行修补,使墙面平整、光滑、结实;墙体的下宽上窄也有讲究,每层收分自下而上,只收墙的内面;若是向阳的一面,其墙体要有意识地倒向背阴一侧,让向阳的墙体经过收缩后自然回正;通常一层墙体夯筑后要停工半年时间,使墙体干固坚硬。所以说土堡的建设工期较长,需3-5年时间。

       5、上梁:三层四方堡中间为天井的,一般在堡后楼三楼中间设厅;若有堡内建筑,如殿堂式、府第式等,下、中、上厅堂,都有“上梁”,此梁名称为“随脊檩”不作为承重梁,其上还有“脊檩”,一般间隔几寸;民间所说的“梁不载四两”指的就是“随脊檩”。这也是客家土堡独有之处,与闽南土堡不同之处。清以前,旧时习俗,“梁树”须“偷伐”才吉利,即事先找寻到合适的杉木树,择定吉日良时,便可明目张胆地去伐。当放倒树时,预先要安放垫木,不使“梁树”落地,经削杈剥皮量裁,再用红布(一般是六尺)系好抬回家中,由木匠处理待用。木匠祭梁、钉“八卦”、挂“梁米袋”(内装毛笔、墨条、月历及装有盐茶五谷的小荷包)、红布条“缠梁”、撒“梁米”、“发彩”等习俗。此日,堡主依俗宴客,地点即在新堡中开席,庆贺上梁,酬谢所有匠人、亲朋好友及帮工等。

      6、禁忌:舂墙者在建堡期间,与堡主一样有许多的忌讳,如不得说“跌死”、“倒塌”之类的不吉之词;工匠的工具如尺、墨斗、木架等不得被妇女踩踏或跨越,否则不吉利,尺寸将会出现误差等现象,当然这具有迷信色彩,却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建堡者的心理定势,以祈建堡顺吉。此外,堡楼层的棚桁以单数为吉,如7、9根为宜;瓦桁(承载屋顶)亦是一样,以11、13根为宜;承载瓦片的桷子,则以双数方吉利,桷子间的距离以6.2寸至6.5寸之间,而不得6.1寸或6.6寸;当放置和钉住桷子时,匠人要边念“天、地、人、富、贵、贫”,边依序放置桷子,最后要合天、地、富、贵四字方吉,忌于人、贫二字,俗谓:“钉天钉地莫钉人,钉富钉贵莫钉贫”;再有,桁木的放法也有讲究,即头尾朝向不一样,一般说,桁木应桁头朝左,桁尾朝右,对着厅堂的桁木,则应全是桁头,桁尾一律朝外,以示堡主对祖先的敬重,以祈合族兴旺发达;上厅堂承瓦的桷子料,讲究的一根到底用料,中间不对接,取自同一根杉木,一根锯成四片使用,不能多也不可少,取“和合”意,中央桷子若是用同一根杉木所锯,不掺入其它杉木桷子的,堡主更喜,取“千年和合”之意。

       7、乔迁:新堡落成,择吉乔迁,亦有讲究。前一日就须请好村中多子多福的老年夫妇届时为新堡开大门。是日一早,堡主家人分工准备,长辈在前提灯笼、火把领路,男丁们挑着柴、碳、饭甑等,主妇、小孩帮忙拿厨房用具等前往新堡。石壁一带乔迁新堡先要“进火”,即从老屋带来火种,或在新堡外将老屋带来的火柴松明点燃后进新堡灶间,有出嫁的女儿,亦要在娘家(新屋)“点火种”。良辰一到,祭“门神”毕,鸣炮“开门”,由老夫妇打开大门,边开边诵:“左门开,财丁来!右门开,富贵来!财丁富贵一起来!”,堡主家人即可入宅。石壁人乔迁时,还要从老宅老灶做好一甑饭移到新灶上,称“接火”,由男主人捧祖宗牌位,女主人小孩端灶神木牌,一路上鸣放爆竹来到新堡。族亲朋友帮忙乔迁者,不论老少男女,都须手拿肩桃些东西,不得空手入宅,图个吉利;贺礼者所送礼物常取谐音祝贺主家,如芹菜(勤劳)、青蒜(善算)、豆腐(致富)、酵饭(发家)等。这天,主家要请“入堡酒”,酬谢堪舆先生、泥水师傅、木匠师傅等,族中长辈、亲友等共庆乔迁之喜。

     一座土堡的工程,还有许多的项目,如内装修:安楼梯、铺楼板、置楼栏、安门窗等;外装修又有:开窗洞、给排水系统、廊道、大门、粉刷、厨房灶台、石台阶安装等,前后亦需一年时间。

(四)客家土堡的基本情况

       三明境域的客家土堡主要有方堡、前方后圆堡、圆堡3种典型,其中方堡包括方形、长方形等;此外,还有少部分的不规则形堡。纯客县的土堡(宁化、清流、明溪)以方堡为主,传及周边县后,如永安、沙县、大田、三元、梅列等地,方堡又衍化出几种形式,一是延续宁化方堡式样,中间开天井,如永安小陶寨中村的永盛楼(建于1652年)、新寨村永峙楼(建于1862年)、五一村固吾圉堡(建于清道光年间)、洪田镇黄坑村的黄坑土堡(1855年),大田县太华镇魁城村的步云楼(清同治年间)、武陵乡上岩村的聚星楼(清嘉庆年间)、太华镇小华村的泰安堡等。二是规模较大,堡中套楼。如清流县邓家乡田中村的殿堂式上土堡(始建于1773年);永安小陶镇大陶洋的殿堂式正远堡(1873年);洪田镇忠洛村的殿堂式洋尾土堡(1855年)、殿堂式东山土堡(1857年);燕西街道文龙村的殿堂式复兴堡(清代,具体时间不详)、吉山村的上吉山土堡(清代,下廊上厅式,无厢房,类似殿堂式)、永安市洪田镇忠洛村畔溪自然村的“堡中堡”易安楼(内堡中间为天井,外堡内建筑为殿堂式);大田县均溪镇许思坑村的五凤楼式芳联堡(建于清道光年间),广平镇万宅村的五凤楼式绍恢堡(建于1850年)、广平镇万筹村的五凤楼式光裕堡(建于1906年)、广平镇广平村的龙会堡等。三是围龙屋堡(前方后圆式)。如梅列区陈大镇长溪村的茂安堡(建于1857年);三元区莘口镇曹源村的曹源土堡(建于1857年);沙县凤岗街道水美村的双元土堡(建于1862年)、双兴土堡(建于1848年)、双吉土堡(建于1847年);沙县凤岗街道井后村水美土堡(清晚期);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曲尺丘村的敦仁堡(建于清嘉庆年间)、龙吴村的岗陵堡(建于清乾隆年间);大田县均溪镇福塘村的聚福堡(建于1723年)、许思坑村的芳联堡(建于1821—1850年间),桃源镇东板村的安良堡(建于清代,具体不详),广平镇万宅村的绍恢堡  (建于1850年)、广平村的鸿禧堡(建于1893年)、丰庄村的延庆堡(建于1736—1795年间)等。四是圆堡、椭圆形堡和不规则堡。圆堡如永安市小陶镇八一村的允升楼(建于1864年),大田县广平镇栋仁村的潭城堡(建于清代,具体不详);椭圆形堡如永安市小陶镇五爱村的黄城寨(建于清代,具体不详);不规则堡如永安市洪田镇忠洛村的易安楼(系堡中堡,建于1844—1847年),西洋镇福庄村的殿堂式会清堡(清嘉庆年间,建筑平面如官印),大田县建设镇建爱村的琵琶堡(建于1628—1644年间,殿堂式,无厢房)等。

       如果仅从分类来说,闽西北的土堡式样从外形来分,就是方堡、前方后圆堡和圆堡,而从整体来看,土堡的布局则多种多样,方堡也好,前方后圆堡也好,布局不等,或五凤楼,或府第式,或殿堂式都有。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具有坚固的防御性和可居性。

1、分布

      三明辖区有3个纯客家县,分别为宁化、清流、明溪,历史上曾分属临汀郡、汀州府,客家土堡分布的主要区域便是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上述3县。此外,三明辖区还有非纯客县,包括建宁、永安、三元、梅列、沙县、将乐等县(市、区),及大田、尤溪2县部分客家乡村,由宁化传及的土堡多分布在建宁、永安、大田、沙县和尤溪等地。具体为:宁化2座、清流1座、永安20座、大田14座、沙县4座、梅列1座、三元1座,共43座。

2、数量

     历史上约2000多座,现存43座,其中较好的10座,一般的10座,较差的16座,空壳的7座。

3、种类

方堡22座,前方后圆堡(围龙屋堡)16座,圆堡2座,椭圆形堡1座,不规则堡2座。

4、年代

17世纪2座,18世纪5座,19世纪35座,20世纪1座;年代最早的是大田县建设镇的琵琶堡(1628—1644年),最晚的是大田县广平镇的光裕堡(1906年)。

      综上所述,所谓客家土堡,指的是福建境内客家大本营范围,一种具有占地面积大、空间体量大、防御功能强,以防御为主,对外实行封闭、对内又可提供族人(村民)生活一段时间的天井式民居。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是占地面积较大,一般不少于300平方米,大者几千平方米,有的甚至可达万余平方米。

      二是平面布局以方形(或矩形、前方后圆形)为主,少数不规则形;在建筑的转角处建有向外突出的角楼。

     三是外立面墙体高大厚实,为生土夯筑,厚度一般在1米以上,甚至厚者有的可达3米多;高者不少于两层,高度在5米以上。

      四是整座建筑物对外具有封闭性,即利用外墙进行封闭;通常只开一扇大门,并设内外两重,而且双扇木门包有铁皮,在门上方还设有水池、防火攻的注水孔;一、二层外墙一般不设窗户,三层对外开内大外小的长方形窗口,可对外进行瞭望、射击和通风之用;一般角楼高出外墙,开有不同角度的射击孔,因此具有较强的防御功能。

      五是在建筑物的中轴线上,通常建有一栋祠堂,作为祭祀及共公聚会的场所。整座建筑物可容纳大量的族人(或村民)起居。

三、客家土堡的综合评价

    三明客家土堡,始于隋末唐初,历经宋元时期,经过明代的早、中期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达到成熟期,并一直延续至今。

1、土堡的特点:

       一是突出的防御性。建土堡的目的主要用于防御土匪入侵,其厚实的堡墙、墙角建有炮楼为显著特征之一;底层和二层均不对外设窗,三层虽对外开窗,亦是内大外小的长型喇叭口,作为瞭望、射击和通风,墙上布有密集的射击孔及防火攻的注水孔;一般只设一个大门,多为双重门,且外重门均包贴铁皮,门上方还设防火水槽及注水孔。

       二是求实的经济性。构筑土堡的材料主要是黄土和杉木,可以说取之不尽;尤其是黄土,用时取自山坡,十分方便;毁时可重复使用又不造成建筑垃圾;建造土堡的施工技术较易掌握,可以说是原始落后的技术手段,当地人就可操作完成;一般施工季节安排在农闲的冬季,既干燥少雨,又易集中大量劳力,从而降低了建堡费用,无须积累大量资金才动工。

      三是讲究的坚固性。无论建于田园之中,还是山坡之上,土堡墙基都较高,一般在1米以上,其做法是用大块卵石筑基,并且大头朝里,小头朝外,缝隙用掺有红糖、糯米、白灰等拌合的三合土勾填,既坚硬又不易遭受破坏;墙体之中都埋有竹片木条等水平拉结性筋骨,防止日久年深产生裂缝,可保整体结构无大恙;为防墙体遭受风雨侵浸受损,挑檐出口较大,通常设计1米多的屋檐。

       四是良好的物理性。厚实的墙体,由于是生土夯筑,往往厚达3米多,如此宽度的墙体,使堡内形成冬暖夏凉的小气候,有的堡内还设有藏窖,温差不大的环境能使物品易于保存;加之顺畅的给、排水系统,既使是降雨量大的春季,堡内乃十分适于族人居住。

       五是和谐的独创性。从城、坞、寨演变而来的三明土堡,整体造型上表现出自己的独创性;年代最早的是宁化淮阳村的程脑上城堡,始建于隋末唐初,据现今考察,应为大城堡;而后,三明境内建造土堡以方堡为主,从建筑平面看,有正方形、长方形、前方后圆形、不规则形等,除永安、大田建有个别圆堡外,三明各地土堡以方堡、前方后圆堡(围龙屋)为多;从建筑造型上看,又有正方堡、长方堡、殿堂式、府第式、五凤楼(九井十三厅)、圆堡、椭圆堡、马蹄形堡、琵琶形堡等多种模式。不论哪一种模式,均为生土夯筑,具有底墙厚大、墙角设炮楼(俗称铳角)的特点,是闽西土楼、粤东围龙屋的前身。

2、三明客家土堡的价值:

      一是历史文化价值。它作为七世纪以来各个时代大量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的载体,从不同侧面展示了自七世纪至今这种奇特的生土建筑艺术的产生、创新和发展,也为特定的历史进程、文化传统、民族民俗的发展与演变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证据。从三明境内最早的城堡种类、布局、建筑材料及方法来看,与两晋时期南迁的中原汉人故地密切相关,即三明客家土堡与黄河流域建筑文化有着极而密切的渊源关系,其演化经历了城堡——堡寨——土堡这一过程。

      二是“客家土堡”实为“土楼之母”。其一,永定的堡、寨源自宁化堡、寨;宋末是客家人的第一次大迁移,正如北民南迁进入宁化石壁为传入坞堡建筑形式一样,随着石壁移民向闽西、粤东等地不断地迁徙,由城堡、坞堡发展而来的宁化堡、寨又传入上述地区。永定县城温家的'郎官第’,占地2千平方米,在纵向轴线上依次排列前厅、中厅、后厅,两侧为对称的横屋,这简直就是'九井十三厅’的翻版。”应当说,宁化石壁由于人口发展、饱和等原因,向外迁移而定居永定,为防御盗贼匪寇、虎狼野猪的骚扰及当地土著民的排外摩擦,为达到长期聚族而居的要求,家乡宁化的土堡与寨居处形式自然成为首选对象,这就是永定许多堡寨的来由。其二,宁化日益成熟的土墙屋夯筑技术,为永定“堡(寨)宅合一”土楼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宁化的土堡(寨),主要用于防御匪寇入侵,是由于高达4:1的客主比例,入住只是暂时性的;而定居永定的客家开基祖先们,首要考虑的是能长期为生产生活和防卫需要的居所,即适应当地生存就要对堡寨进行改造。于是,一方面运用宁化土墙屋埋“墙筋”等技术经验来改进土墙夯筑工艺,使墙体厚度大幅度降低,省出底层房间的宽度,墙体高度得以提升且固;另一方面,吸纳宁化“凿空屋”木构架简易轻灵的架筑方法,用立柱横梁偕同外墙来一起架造房间,让立柱分担外墙的承重,同时所有房间墙面,以及二层以上门窗、栏杆、地板等均用木料,又减轻外墙的负载。经过如此的改造,使生活区与防卫区合为一体,增加一层的房间数量,层数亦增加,中间辟为天井,用作采光、通风及公共活动场所,早期的“堡宅合一”模式得以诞生。六百多年前永定湖雷下寨“馥馨楼”的出现,当为这一时期“堡宅合一”的“活化石”。其三,宁化的“九井十三厅”建筑形式,伴随着永定客家人根基渐稳、经济实力渐强及对居宅质量的追求,翻版成为永定雍容华贵的“五凤楼”,并冠以“某某第”的称号。明成化十五年,永定从上杭县分出,正式建县,其政治地位的提高,大大促进了永定经济、文化的发展。此后文化方面“人文鹊起,甲第巍科为数郡冠”崇尚读书之风盛行;经济方面,明代引进优质高产的烟草极适宜当地的土壤、气候等生态环境,其大量的种植面积及烟草加工业的发达,给永定人带来了滚滚财源,亦造就了一批大小富翁。于是,功名显赫或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追崇“高贵门第”的等级观念、尊卑秩序及富丽堂皇的气派,将来自宁化的“九井十三厅”演变为高贵豪华的“五凤楼”。如永定县城温家的“郎官第”五凤楼,高陂、坎市、湖雷等地也有数量不少的五凤楼。其四,漳州南靖人祖先大多是由宁化石壁迁移而来,遍布各村的土楼与永定土楼总体相似,如熟土夯筑、合家居住等;林嘉书(漳州市台办)在《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指出:“极少数独立于闽南方言区中的零星土楼,如漳浦县锦江楼(圆楼)的林姓家族,则出于石壁;华安县沙建乡岱山村的齐云楼(椭圆形)的郭氏家族、诏安县李氏弧形土楼群(亦称半月楼)的李氏家族、平和县安厚乡梧坑社弧形土楼的曹氏家族等,他们的家族都根源于宁化石壁。”

       三是“三明客家土堡”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之一。由历史上2000多座到目前只剩下不足50座,弥足珍贵。尤其是三明客家土堡的独创性、历经发展演变而保存的完整性(堡寨、四方堡、前方后圆堡、圆堡),集福建土堡、土楼大全。随着“福建土楼”申遗步伐的到来,作为“土楼之母”的“三明客家土堡”将有观“三明客家土堡”而知“福建土楼”的优势,必将成为三明、福建,乃至国内外文化遗产的特色品牌。

       四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给予了高度的评价。2004年8月,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罗哲文组长视察大田县芳联堡后赞道:“建筑结构奇特、科学,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安安贞堡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对大田县的琵琶堡也说道:“巧用地形,形状奇特!”厦门大学秦长安教授、南京大学地理系包浩生教授考察芳联堡后亦赞道:“福建古建筑一大特色!”“奇异建筑,艺术之彩!”1997年10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李乾朗教授、台湾《汉声》杂志社吴美云总编率“中国民居考察团”考察安贞堡后题词:“固若金汤,美不胜收!”等。2007年8月,联合国科教卫委法国专家菲力普先生来北京,见到“三明客家土堡”的照片时感到“陌生又意外”,并十分高兴地说:“跟土楼不是'同日而言’的东西,很有特色。”他说:“与土楼是一拨的,也是申遗的一部分。”

3、客家土堡与永定土楼的异同点。

       一是早期客家土堡很少命名称“某某楼”,由宁化传及永安、大田的土堡与永定一样,基本都有命名。

      二是宁化包括清流、永安、大田、沙县等地的土堡采用“生土”夯筑墙体,属继承中原夯土板筑技术的早期传统夯土工艺,故土堡的墙体厚大且裂缝较多,因生土墙体较怕水,故三明客家土堡的墙基都有“小脚”墙基,高度1米以上;而永定的土楼采用“熟土”夯筑,即“三合土”(分湿、干两种,湿夯黄土、石灰、河沙比例为1:2:3;干夯黄土、石灰、河沙比例为4:3:3,也可以5:3:2),故墙体较薄,较不怕水,墙体石基较矮,通常在1米以下,有的设计在洪水线上即可。

     三是宁化的方堡大都建有“两点金”炮楼,呈对角分布;由宁化传及清流、永安、大田、沙县等地的土堡建筑,呈“三点金”分布,或前“二点金”,后“一点金”; 或前“一点金”,后“二点金”排列,其特点是防卫视野更宽广、无射击死角,总体防御性较强。而永定一带的土楼大都没有角楼,总体防御性减弱。

      四是后起之秀的圆楼,三明的永安、大田亦有,只是数量少,但圆楼门边都设有角楼,防御性更强;而永定的圆楼并无角楼设置。

       五是三明各地土堡内建筑厅堂,如正厅(或后厅、上厅)都会设置神龛,上置祖先神位、灵牌或画像等,常年供有香火;而永定一带土楼建筑厅堂内,平常并无放置祖先画像或灵牌,只在祭祀或年节日里才设置。

      六是宁化堡、寨的建造,直至土堡的出现,是三明客家人将城堡、坞堡与南方山区气候、地理和环境的要求加以改造的结果;永定土楼的建造,直至圆楼的出现,是永定客家人将堡、寨按“堡宅合一”要求加以脱胎换骨的改造结果。故三明极具军事防御建筑的土堡,在永定演进为具有显著防卫功能的宏伟民居。

4、三明客家土堡与闽南漳州土楼的异同点

      由永定县湖坑镇往南十多公里,便是漳州市南靖县的书洋镇,二者相邻。南靖人操闽南语,方言不同,尽管相距不远,祖先大多同是由宁化石壁迁移而来,然而遍布各村的土楼与永定土楼总体相似,如熟土夯筑、合家居住等。林嘉书在《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说:“南靖县17姓四类(圆、方、长方、半圆)土楼占有的家族来源中,有魏、林、赖、刘、丘、董、吴、萧、黄、王、詹、邓共12姓,占三分之二强。其中9姓讲客方言,3姓讲闽南方言。”除南靖外,这里要说的闽南土楼,如华安、漳浦、龙溪、海澄等县与三明土堡有以下的不同点:

       一是除华安县有纯生土夯筑之外,闽南土楼的外墙,大多数采用泥土、贝灰、沙混成的“三合土”夯筑,而不同于三明土堡外墙用生土及埋入“墙筋”的夯筑。

      二是闽南土楼的墙石基较高,与三明客家土堡类似;许多土楼与三明土堡一样平时并不住人,遇到盗匪外敌入侵时,合家入住,共同抵御、避难。

      三是闽南土楼内部布局,无位于中轴线上的公共厅堂(指祖堂),而设有位于一边的公共神坛,即祭神多。

      四是闽南土楼的楼层大都分为独立单元,每单元自设楼梯,只顶层走廊各单元设门,门开时可以相通;这与三明客家土堡各层均相通、开放不同。

四、提升“三明客家土堡”品牌的对策分析

       在系统地提出本课题组关于“三明客家土堡”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的主要对策之前,让我们先对土堡的现状进行梳理。

(一)三明客家土堡的现状

通过对宁化、清流、永安、大田、沙县、三元、梅列等县(市、区)土堡的调查,现存的三明客家土堡可以分为保存较好、一般、较差和空壳四种。

1、较好的土堡,指堡墙墙体基本完好,自建堡起堡内就有人居住,堡内建筑基本完好,各项功能基本保存。如:

永安市槐南乡洋头村安贞堡(建于1898年);

永安市青水畲族乡过坑村的福临堡(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

   沙县凤岗街道水美村的双元土堡(建于1862年);

大田县均溪镇许思坑村的芳联堡(建于1821—1850年间);

永安小陶镇大陶洋的殿堂式正远楼(建于1873年);

大田县广平镇万宅村的五凤楼式绍恢堡(建于1850年);

大田县广平镇万筹村的五凤楼式光裕堡(建于1906年);

永安市洪田镇忠洛村的殿堂式阳尾土堡(建于1855年);

三元区莘口镇曹源村的曹源土堡(建于1857年);

大田县太华镇魁城村的步云楼(清同治年间)。

2、一般的土堡,指土堡墙体部分已损,屋面小部分损坏,木结构大体完好,无人居住的土堡。如:

大田县建设镇建爱村的琵琶堡(建于1628—1644年间,殿堂式);

宁化县俞坊土堡(清代);

永安市小陶镇八一村的允升楼(建于1864年);

大田县太华镇小华村的泰安堡;

三元区莘口镇曹源村的曹源土堡(建于1857年);

永安市燕西街道办事处吉山村上吉山土堡(清代,下廊上厅式,无厢房);

清流县邓家乡田中村的殿堂式上土堡(始建于1773年);

永安市小陶镇洪田镇黄坑村的黄坑土堡(1855年);

永安市小陶镇新寨村永峙楼(建于1862年);

   沙县凤岗街道井后村水美土堡(清晚期)。

3、较差的土堡,指墙体损坏较大,几处以上墙体倒塌,堡内建筑损坏较大,屋面破损严重,木结构稳定性差,若不修理无法上楼,大部分建筑不适合人居住,各项功能丧失等。如:

沙县凤岗街道水美村的双兴土堡(建于1848年);

沙县凤岗街道水美村的双吉土堡(建于1847年);

永安市小陶镇五一村固吾圉堡(建于清道光年间);

永安市小陶镇洪田镇忠洛村的殿堂式东山土堡(1857年);

永安市西洋镇福庄村的殿堂式会清堡(清嘉庆年间,建筑平面如官印);

永安市燕西街道办事处文龙村的复兴堡(年代不详)

大田县广平镇广平村的鸿禧堡(建于1893年);

大田县广平镇均溪村的龙会堡(年代不详)。

   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曲尺丘村敦仁堡(清嘉庆)

永安市小陶镇五爱村黄城寨(年代不详)

永安市青水畲族乡龙吴村岗陵堡(建于1750年)。

4、空壳的土堡,指只剩堡墙或部分墙体,堡内少或无建筑的土堡及遗址。如:

梅列区陈大镇长溪村的茂安堡(建于1857年);

永安小陶寨中村的永盛楼(建于1652年);

宁化县泉上土堡(建于1654年);

大田县均溪镇福塘村的聚福堡(建于1723年);

大田县太华镇万湖村的万全堡(年代不详);

大田县广平镇栋仁村的潭城堡(建于清代,具体不详);

大田县广平镇丰庄村的延庆堡(建于1736—1795年间);

大田县武陵乡上岩村的聚星楼(清嘉庆年间);

大田县桃源镇东板村的安良堡(建于清代,具体不详)等。

   永安市青水畲族乡炉丘村成志堡(清代)

永安市青水畲族乡炉丘村治元堡(清乾隆)

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三房村福安堡(清代)

转载自 http://zhonkui.blog.sohu.com/156135672.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