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期输液能预防血管堵塞吗?

 宁静致远2023 2017-12-19

这个问题前段时间说过一次,这里不妨再详细解释一下。

如果问题改为“定期吃感冒药,能够预防感冒吗?”,“定期吃抗生素,能够预防肺炎吗?”或者“定期吃点胃药,能够预防胃炎吗?”你的答案会是什么?

当然是没有作用。

当出现上面这些疾病的时候,使用药物能够明显改善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你没有症状或没有发病的时候用它,就像没出现火灾,提前去浇一盆水一样可笑。

为什么这个规律到了心血管病上,大家就难以接受了呢?我想主要的原因在于一直以来大家都有一个误解,认为像丹参,血塞通,舒血宁等等这一类的药物,确实能疏通血管,清理血管内的血栓和垃圾。

对不起,大家要失望了。上面提到的这些药物可能确实在发病的急性期有一定的改善微循环,增加细胞供血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也只是短期的。靠药物“疏通血管,清理血管垃圾”不过是一句广告用语,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我长期以来不知不觉都被洗脑了。

血管的狭窄,堵塞,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这种疾病是因为脂质沉积在血管内皮之下,形成粥样斑块。注意我划的重点,“血管垃圾”不像水管内的水垢,随便掏一掏,或者用化学药物溶解一下就能疏通了。

目前已知唯一有效的办法,一是导管介入,强行把严重狭窄部位撑开,然后放入支架,预防塌陷,还要服用一系列药物,预防局部血栓形成。二是他汀类降脂药,可能有一定逆转斑块的作用,其原理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减少血管内脂质沉积,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将沉积在血管内的脂质搬运走。

所以,预防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重点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性加重,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事后补救是无法逆转的。你应该这样做:

一 、生活方式干预

  • 合理膳食:多蔬菜水果,多饮水,低热量,低胆固醇,少饮酒,减少盐的摄入。

  • 控制体重:肥胖患者最好要减肥,也要预防腹型肥胖。

  • 规律运动: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制定适宜的运动量。

  • 戒烟:完全戒烟,不暴露于吸烟环境。

  •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避免生气、激动、劳累、受凉等。

二、检测和控制血压

一般患者控制目标140/90 mmHg以下;高龄者可适当放宽,目标收缩压150 mmHg以下。按医生要求服用降压药。

三、定期检查,控制好血脂、血糖

四、药物预防。

如果没有禁忌症,比如严重消化道溃疡,胃出血,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作为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长期服用。

如果血脂高,或经医生评估,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高,他汀类降脂药也可以服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