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奇遇正在上演!

 老皮2015 2017-12-19

       从住宅地产向商业地产、文化旅游产业转型,万达产品已经历四代创新。万达茂,是万达倾力打造的文化旅游新品牌,除了在国内大力发展外,万达茂还将到国外发展,成为在世界上叫得响的中国文化品牌。

       那么,作为万达新的产业模式,万达茂在选址、建筑、室内设计、业态组合等多个方面都有哪些创新?南京万达副总经理洪斌将以南京万达茂为模板,为大家逐一解读。


产品进化:万达文旅产品厉害在哪里?

      万达茂,作为万达集团创新的新一代产品,是一种大型室内文化、旅游、商业综合体,与大家熟知的万达广场相比发生了根本变化。

      首先,万达茂占地面积、营业面积远超一般万达广场,保留了第三代万达广场一街带多楼的精华,同时又结合文化旅游发展了更多更丰富的业态组合。其次,它不再以商业为主,而以文化娱乐为主,通过整合世界一流设计团队,打造全天候、全业态、高科技的室内主题乐园,比如南京万达茂室内乐园便是以东方文化为主题。更为突出的一点则是,万达茂拥有全部知识产权,具有唯一性、独创性,不可复制性。


选址逻辑:万达茂不是所有城市都能拥有的

      与一般的万达广场的快速复制不同,万达茂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建的产品,是特大型城市或一线城市方能兴建的。作为大型的综合文化旅游项目,万达茂的选址是锁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域,像南京、南昌、合肥、广州、青岛等万达茂落地的九龙湖新区、沿巢湖滨湖新区、花都区和黄岛区都是这些城市热门的近郊区域。

      为什么要选择城市热门的近郊区域?首先由于万达茂投资规模大、业态丰富,在总体规划方面充分体现商业综合体的高密度、集约性及功能复合性特点。辐射半径也由万达广场的5-10公里而扩大到上百乃至上千公里。

      其次是近两年大城市周边游、近郊游成为了新的市场风口,消费能力越来越强的城市中产阶级开始追求更新奇的体验;二是基础设施、高铁网络的大发展,以及私家车的高保有量及自驾出行的方式兴起进一步丰富了出行选择,这也是招揽客流与人气的先决条件。


文化之道:看万达茂如何将文化吃透

      在万达茂的产品设计中,在商业模式、业态组合、空间形态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创新。而在洪斌看来,“文化内涵”却是万达茂产品进化的一个重要推手,概括来说即是“科技为表、文化为核”。

Tip1

通过文化整合,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

      打破旧有的“就文化讲文化,就旅游讲旅游,就商业讲商业的模式”,万达茂的设计力争把所有的元素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全新的“文、旅、商”综合体。各地独特的风情、美食之飨以及独具特色的文化为产品设计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元素。

       同时,万达茂注重引入世界先进的文化业态,形成资源的汇聚。南京万达茂在室内主题乐园的设计中聘请全球顶尖的主题乐园设计公司KCC打造,以六朝古都为背景,由“紫金观天”与室内主题乐园两大板块构成,生动再现和还原东方盛景。

Tip2

通过文化植入,完成业态组合的创新


      作为创新的一代产品,万达茂与万达广场相比业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万达茂大幅度提升了文化娱乐等体验业态占比。业态之间功能的互补和人流的拉动离不开文化的整合力和凝聚力。文化等人文功能可以形成区域的灵魂,使各功能发挥最大价值。以南京万达茂为例,从平面功能上可以看出,室内主题乐园、紫金观天乐园、传统体验业态成“品”字形布局,成为客流的“三擎”发动机。

Tip3

通过文化挖掘,形成空间形态的创新


      作为一个大型的商业综合体,从立面设计就融入地域文化,形成地标形象,反映该地区的独特文脉及展示城市的未来非常重要。

     南京万达茂主体建筑设计造型便是一把巨大的“梅花折扇”,因为折扇是南京市栖霞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则是南京市的市花。通过把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呈现具有当地特色的人文气息建筑空间!


链接 》

洪斌,何许人也

      洪斌,现任南京万达茂公司副总经理,万达集团商业地产建筑规划院副所长。

      洪斌毕业于浙江大学建筑系,硕士就读于清华,深受名校的气质熏陶。加入万达集团之后,他在商业地产上有了更多的收获和成长。万达是个大学校,大熔炉,在圈内被称为商业地产的黄埔军校。万达的工作经验铸就了洪斌精益求精、善于总结的工作作风。

      其最新商业著作《整合|商业综合体全程设计》一书风靡商业地产圈,而对于从业20余年、同时拥有甲乙双方实践经验的洪斌来说,这已经不是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本著作了。2006年,洪斌游学欧洲,参加了芬兰赫尔辛基理工大学的培训。其充分利用培训的间隙,用40多天时间游历了众多国家,亲身体验了众多知名的建筑和独特的文化,回来后著有《行走欧洲——我的建筑之旅》一书,后来他又陆续出版了《西班牙建筑透视》《欧洲建筑笔记》等著作,以期通过文字的形式固化和沉淀一些建筑的感悟和探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