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图文)摄眼看南韩(3)清溪川

 陌上居士 2017-12-19

城市因为有了水流过,便有了灵气,首尔不缺水,汉江足以让她有傲人的资本,殊不知,首尔城市中心还有一条清澈溪流穿城而过,更是让首尔明眸善睐。

在首尔市中区,我们看到一条流水淙淙的小河。小河上方点缀着一座座形态各异的桥,和两岸鳞次栉比的摩天高楼相映成趣。这条河叫清溪川。

清溪川,是韩国首尔市中心的一条河流,全长10.84公里,总流域面积59.83平方公里,汇入中浪川后流往汉江。

这里曾经是一条臭水沟,一条印证朝鲜王国500年间发展历史的河流,一条因河床被污泥和垃圾所覆盖,沿着河边胡乱支起的肮脏的木棚以及所排放的污水严重污染了的河流,一条大量的污水流淌于市中心,发出的恶臭令周边居民痛苦不堪,城市的整体形象也受到了损害的河流,在被整体覆盖后建成柏油路,两侧商铺林立成为商业中心后消失的河流,在2003年又被从新开挖,历经数年整治,恢复了它原有的生命的河流。

2002年7月,清溪川复原本部在李明博就任首尔市长的同时开始工作,沿线6万多家店铺、1500多个摊位的搬迁,桥梁、人造景观的设计在店铺主的反对声中陆续展开。2003年7月,复原工程正式开工。两年零三个月后,一条清澈、整洁的河川就取代了老化、残破的高架公路,展现在首尔市民和全球游客的面前。李明博也因此为自己竞选总统获得很多支持。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首尔清溪川的整治复原都堪称水环境治理的典范。一是工程大,项目全长8.12公里,拆除原有被高架桥覆盖的部分长5.84公里,还恢复和整修了22座桥梁,修建了10个喷泉、一座广场、一座文化会馆,总投入达3900亿韩元(约合31.2亿元人民币)。二是用时短,从2003年7月1日动工,到2005年10月1日完工对外开放,仅花了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三是市民认同,清溪川复原开放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接待游客6200万人次,平均每天7.7万人次。日前,记者专程到韩国首尔,亲身体验了这条历史之川、文化之川和自然之川。(数据资料来自网络)

清溪川看起来不大,但却记录着首尔这座城的历史。

清溪川在朝鲜王朝时代名为“开川”。日本占领朝鲜后开始被冠之以“清溪川”,这一新的名称,大致应该是1914年日本重新命名朝鲜的河川之时。

在1394年首尔还没有被指定为首都之前,清溪川尚属自然河川。四周环山的地理特点,使水流自然而然汇聚于首尔这座地势较为低平的都城中心,因此在朝鲜王朝还未对都城水路进行修整之前,已有自然河川流淌其中。

由于受季风的影响,首尔的春秋两季干燥,夏季高温潮湿。因此,在雨水较少的春秋两季,清溪川大部分时间便成为干川,相反,在雨水较多的夏天雨季,稍有降雨就会洪水泛滥,河水水量也随干期、雨期出现较大的起伏。由于清溪川位于城市中心,周边商店和民宅密集,因此当洪水泛滥时,房屋被淹、桥梁被毁、溢死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朝鲜王朝初期城市建设事业及以排水为目的的河川整治便成为一项非常重大的事业

1394年,韩国迁都首尔,清溪川成为首尔城市形态的中轴。清溪川是穿越市中心的城市河川,作为城市中心河,清溪川自然而然的功能就是下水道功能。事实上,首都首尔在朝鲜王朝500年间,之所以能够维持韩国历史文化中心的地位,正是因为清溪川起到了下水道作用。另外,清溪川也是首尔人的公共休闲场所。每逢过节时,这里就成了进行踏桥游艺、放风筝、莲灯活动、石战游戏(两边分伙儿,相互投掷石头的游戏)等民俗游戏的场所。真正意义上的清溪川治理工程始于朝鲜王朝第三代国王朝鲜太宗,主要是在1406年至1407年,将呈自然形态的河床加以清理、拓宽、在两岸筑坝等工程,分几次进行治理工程,营造了河川的形态。然而,由于治理不够彻底,每逢大雨便会水灾连连。

因此,1411 年设立了治理河川的临时机构“开渠都监”,自第二年即 1412 年 1 月 15 日 起截止到 2 月 15 日,共投入 52 , 800 名劳工下大力气进行整治,在主要河川的两岸筑石,修建广通桥、惠政桥等桥梁。所谓“开川”原指开挖河川,也就是指对自然形态的河川加以治理的土木工程。然而自开川工程开始之时,当时的“开川”便成为专指清溪川的专有名词。

如果说太宗时期的开川工程是对开川主流的治理,那么到朝鲜第四代国王世宗时,主要是对支流和细川的治理,目的是防止支流的水流同时流入开川上游,避免洪水在市中心泛滥。 1441 年在马前桥西侧水中设了标石,在这个标石的石柱上刻上尺、寸、分等标度,用于测量水位,这就是所谓的水标。水标对开川的水位进行了量化,有助于预防洪水泛滥。

世宗时最值得瞩目的是将清溪川的性质定位在市中心生活河川上,朝鲜王朝定都首尔时,从风水学角度充分考虑了围绕首尔的外水汉江的流向为自东向西,而流淌于城市中心的内川—清溪川的流向则是自西向东。然而由于位于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中心,而且没有如今的下水道等设施,清溪川只能变成垃圾场和污水场。

因此,在清溪川的性质问题上,出现了“作为风水学上的重要之水应保持洁净”的名分论主张和“由于都城居住着大量人口,将会产生大量垃圾,需要有排污的河川”的现实主义主张。在这场论争中,世宗接受了后者的主张,将清溪川指定为生活河川。清溪川在朝鲜王朝500年历程中,发挥了清洗都城排放的生活垃圾的功能,保证了整个都城的清洁。

世宗皇帝之后,最热衷于开川整治的皇帝是朝鲜第21代国王英祖。英祖暗地里将自己所进行的河川治理与中国古代夏国的皇帝禹以及隋朝的炀帝的运河治理相媲美,达到将其视为自己最大功绩之一的程度。

太宗、世宗时营造的开川,至英祖即位为止的50余年间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虽然出现河水泛滥浸淹附近民宅、桥梁被冲毁等大大小小的事故,然而这对于开川来说是非常平常的事情。此外,太宗、世宗时治理的开川,下水处理能力完全可以应付当时都城10万名人口排放的污水。

1945年解放之际,清溪川的河床被污泥和垃圾所覆盖,沿着河边胡乱支起的肮脏的木棚以及所排放的污水严重污染了城市。再加上韩国战争结束之后,为维持生计而涌入首尔的难民中的许多人都聚居在清溪川边,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地上、一部分人在水上建起木棚艰难度日。

沿着河边形成的肮脏的木棚村和这里所排放的生活污水使清溪川加快了被污染的步伐,大量的污水流淌于市中心,发出的恶臭令周边居民痛苦不堪,城市的整体形象也受到了损害。按照韩国当时的经济实力,解决清溪川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覆盖。

高架道路落成之后,周边作为市中心产业的中心,道路两旁聚集着工具商店、照明用具商店、鞋店、服装商店、旧书摊等大大小小的商铺,人来人往,道路上每天都有数十万台车辆穿梭。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溪川周边逐渐成为首尔的嘈杂地区的代名词。然而,清溪川浓缩了首尔过去的50年历史,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与之相提并论。

清溪川复原工程是首尔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步骤,其景观设计在直观上给人以生态和谐的感受。河道设计为复式断面,一般设2-3个台阶,人行道贴近水面,以达到亲水的目的。高程是河道设计最高水位,中间台阶一般为河岸,最上面一个台阶即为永久车道路面。隧道喷泉从断面直接跃入水中,行走在堤底,如同置身水帘洞中,头上霓虹幻彩,脚下水声淙淙,清澈见底的溪水触手可及。

清溪川上的景观沿着河道形成了空间序列。河道虽长,但处处有景,让人在欣赏的过程中忘记了途中的寂寞。上下游高程差约15米,由多道跌水衔接起来。在较缓的下游河段,每两座桥之间设一道或二道跌水,在靠近上游较陡的河段处,两座桥之间采用多道跌水,形成既有涓涓流水、又有小小激流的自然河道景观。跌水全部都用大块石修筑,间隔布置。作跌水的大石块表面平整,用垂直木桩将大石块加固在河道内。踏着横在河中的大石块,可跃过溪水,跳到对岸。

清溪川的水干净明亮,虽然是冬天,很冷,看到喷泉都结冰,却丝毫没有萧条之感。

这里似乎与我离的很远,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景点,韩国导游说起这里却是充满自豪,上岸后,同行的同事孩子看到阳光下静谧的一处街道,不由自主赞叹:好美!是的,整洁宁静但却让我想的很多,之所以用大量篇幅回顾清溪川的历史,是引起我很多思索。

环境治理,大气污染,这是现在我们中国人最揪心的问题,我们也有过城市治理的典范工程,文艺作品中北京的龙须沟,现实里成都的府南河。可是走过中国每一座城市,河流都少了清亮,污浊的水在城市泛滥,无论是江南水乡,还是各条大河经过的城市,我一直在寻找一条清澈的河流,

前年暑假,我到贵州的荔波县城,终于看到这样一条清澈自然的河流,叫水春河,一直从城市流向崇山峻岭,我们一路漂流,丝毫没有看到被污染的痕迹,那是至今为止,脑海里,我的中国,最美的一条经过城市而没有被污染的河流,可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里还安然无恙吗?

城市的人们,在为生存而疲惫了身心的时候,有一条清溪从眼目前经过,是可以涤荡灵魂的。祝福傍水而建的每一座城市,那里天蓝、水清、地绿。

(图片2015年2月8日摄于首尔)

(原图文)摄眼看南韩(3)城中心小溪 ----清溪川 - 驿外梅花 - 远桥疏影
(原图文)摄眼看南韩(3)城中心小溪 ----清溪川 - 驿外梅花 - 远桥疏影

 如此干干净净,但没有见到哪里有清洁工。

(原图文)摄眼看南韩(3)城中心小溪 ----清溪川 - 驿外梅花 - 远桥疏影

 

(原图文)摄眼看南韩(3)城中心小溪 ----清溪川 - 驿外梅花 - 远桥疏影

 在较缓的下游河段,每两座桥之间设一道或二道跌水,在靠近上游较陡的河段处,两座桥之间采用多道跌水,形成既有涓涓流水、又有小小激流的自然河道景观。

(原图文)摄眼看南韩(3)城中心小溪 ----清溪川 - 驿外梅花 - 远桥疏影

 

(原图文)摄眼看南韩(3)城中心小溪 ----清溪川 - 驿外梅花 - 远桥疏影

 阳光很好,温度低达零下几度,手都冻得僵硬。

(原图文)摄眼看南韩(3)城中心小溪 ----清溪川 - 驿外梅花 - 远桥疏影

 

(原图文)摄眼看南韩(3)城中心小溪 ----清溪川 - 驿外梅花 - 远桥疏影

 喷泉结冰

(原图文)摄眼看南韩(3)城中心小溪 ----清溪川 - 驿外梅花 - 远桥疏影

 

(原图文)摄眼看南韩(3)城中心小溪 ----清溪川 - 驿外梅花 - 远桥疏影

 

(原图文)摄眼看南韩(3)城中心小溪 ----清溪川 - 驿外梅花 - 远桥疏影

 

(原图文)摄眼看南韩(3)城中心小溪 ----清溪川 - 驿外梅花 - 远桥疏影

 

(原图文)摄眼看南韩(3)城中心小溪 ----清溪川 - 驿外梅花 - 远桥疏影

 

(原图文)摄眼看南韩(3)城中心小溪 ----清溪川 - 驿外梅花 - 远桥疏影

 街道雕塑简洁大方

(原图文)摄眼看南韩(3)城中心小溪 ----清溪川 - 驿外梅花 - 远桥疏影

 岸边静谧的街道

(原图文)摄眼看南韩(3)城中心小溪 ----清溪川 - 驿外梅花 - 远桥疏影

 两岸高楼林立。

(原图文)摄眼看南韩(3)城中心小溪 ----清溪川 - 驿外梅花 - 远桥疏影

 这座楼,中文?是中国的报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