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泽旧俗·丧俗

 吴越尽说 2017-12-19
  旧时,人死后以棺材土葬为主。贫苦的人家无钱买棺材,也会有地方慈善机构或乐善好施的士绅施舍薄皮棺材,葬于义冢或乱坟岗。在江南水网地区,古代也有水葬的习俗。盛泽的目澜洲在元代时原名骨池庵,庵的南侧是莲花池,“乡人无葬地者,皆水葬其中”(《盛湖志》语)。
  在古代,丧礼丧俗是非常重要的礼俗,包括为死者殓殡、祭奠的仪式以及死者的亲属、邻里、友好为死者举行哀悼、纪念的礼仪;早在周代就已十分完备,在《周礼》中有“以丧礼哀死亡”之说。由于自然环境、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和民族、信仰的差别,自古以来各地的丧葬礼俗都不尽相同。汉族的丧葬习俗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理念,成为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般而言,丧葬的仪式包括送终、招魂、哭丧、停尸、报丧、入殓、吊唁、做“七”、出殡、下葬等。
  死者在生命垂危之时,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身旁,听取他的遗言,直到他去世,称为“送终”。“送终”表达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之心,故而视为大事,未能为老人“送终”常常成为子女的一大憾事。
  古人认为人刚死时灵魂尚未走远,想通过招魂让灵魂归复于躯体,因此有招魂之仪。在《礼记》中有“使人升屋北面,招呼死者之魂,令还复体中”的记载,就是在人死之时,派人登上房屋北面,手持寿衣呼叫,以取魂魄返归于衣,然后将衣盖于死者身上。在确认已经去世的时候,亲人们要捶胸顿足大哭一场,无声为泣,有声为哭,大哭为号,都是家人对死者表达悲痛之情,称“哭丧”
  死者咽气后,须将尸体移至正屋中堂内临时搭设的灵床上,然后布置孝堂,开始丧葬的准备工作;还要请道士以《六轮经》确定应该禁忌的生肖,称“批书”。
  为亡故的长辈戴孝是传统丧葬礼仪中最具有标志性的礼节之一。亲戚中和近支家族中的晚辈不论男女都要戴孝子女要戴重孝,从头到脚白,孝衣用麻布做成,衣服不锁边,腰扎麻绳,即所谓“披麻戴孝”。
  人死后,家人尽快向亲友登门通报死讯,称“报丧”古代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人家门前不能进门,见了亲友无论长幼都要叩首告知死亡时间入殓埋葬时间后来报丧多不拘大礼,也可派族中年轻人或帮忙料理丧事的人报丧。
  入殓分为小殓和大殓。小敛是给死者洗尸、穿衣;大敛是将沐浴、穿戴好的死者入棺待殡。
  小殓一般在人死的次日早晨(后来大多在死后立即小殓),所穿的寿衣大多是生前准备好的棉袄、棉裤、棉长袍裙子;寿鞋必须是布面布底,鞋底不纳,鞋面上莲花图案。寿衣不能用皮货毛衣,下辈子转世成牲口。小殓时,凡生肖冲犯的人都必须避离,死者的儿子穿重孝服,称“孝子”。至亲以布帛覆裹尸身并悬挂帘幔,称“上襄”;古人认为尸体上裹的衣衾越多,越是富贵。还要延请和尚来诵经伴灵,称“击念”;临近的亲友闻听噩耗后,先以便服来探视死者,称“探丧”。
  死者殓前,晚辈必须守护在床边,称“守灵”一是为了陪侍亲人尽最后的孝道二是守护好亲人尸体,免遭狗鼠啃咬等意外伤害。守灵期间,灵堂里的灯要昼夜长明。
  大殓又叫入棺、入木、落材,指将尸体移入棺材中。大殓的时间不一,有三天、五天、七天入殓的,也有死后当天入殓的,称“走马殓”。《礼记》中有“死三日而后殓”的记载,古代死后不立即入殓,是为等候死者复活。
  入殓时,由死者的长子抱头,次子抱脚,其余诸子抱腰,将尸体送入棺材。棺内的随葬品大多是死者生前常用之物或喜爱之物,棺内须用石灰包(旧时的干燥剂)塞实。入殓完毕后,按阴阳先生择定的时间合上棺盖,钉上子孙钉。大殓后,亲人们再也见不到死者的仪容了,其沉痛心情可想而知,故而亲属们必定痛哭不止。入殓之日来吊唁者,称“送殓”;凡生肖冲犯的族人、亲戚必须远避。
  出殡是指将灵柩(死者已经入殓的棺材)移送到墓葬地或殡仪馆舍。大殓之后,一般的人家随即择时出殡下葬,也有将棺材寄放于殡舍、会馆。古代丧礼,入殓后待葬称殡;《礼记》记载,天子死后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以下三日而殡,三月而葬。民间葬无定期,有停数日的,也有停数月的;有的信风水先生之言,甚至停柩数年、数十年也不安葬。富贵人家在出殡前会设置灵堂,供亲友吊唁,时间有长有短。
  出殡之前,丧家要选定日期并预发讣告,接受亲友吊唁,称“开吊”;并设宴肴请亲友,称“开丧”。开吊时,灵堂内外张素灯结素彩,门口挂一对白纸灯笼,灵堂内挂挽联、素轴,气氛肃穆。吊唁的亲友步入灵堂,向亡灵三叩首,孝子、孝女守侍于棺侧,孝子要陪拜跪送,孝女要放声哭泣。
  出殡是丧俗中的重要礼仪,也称“发引”。旧时,出殡的规模和隆重程度标志着死者家族的地位和衰荣以及子女的孝道,故而大多极尽铺张。出殡前一夜,全家以及挚友守灵不睡,称“伴宿”。起灵时,要将事先准备好的陶瓮摔碎。富贵人家的出殡仪仗中有诰轴、铭旌、神亭(安放遗像的纸亭)、魂轿等,家人依次列队护灵随行。有的亲友随之护送灵柩到墓地,称“送葬”;有的亲友在途中搭棚祭奠,称“路祭”。出殡队伍路过城门或桥梁时,要撒纸钱,称“撒路钱”,据说是为了打点孤魂野鬼,不要难为死者。
  出殡队伍到达墓地后,随即深埋、填土并堆成坟头,称“下葬”。墓地按阴阳先生测定的方位事先刨好坟坑,棺材入土后,孝子把幡插在坟头上,并在坟前立一墓碑。下葬后,在坟前将纸钱、扎彩一并焚烧,然后离开坟地回家。进家门时还要迈火盆,跨板凳,口中含糖,防止把晦气、鬼魂带回到家中。
  下葬后三天,死者家属还要在坟前祭奠,为坟墓培土,称“圆坟”。圆坟后,丧礼基本结束。
  此后,还有一系列丧俗。
  古人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仪式,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做七”时要颂经超度亡灵,焚化纸钱;有的地方闺女还“送箱子”、“烧包子”,都是纸扎的物件。
  按照道士“批书”选定的日子,要请道士招魂,孝子手执长方旗幡迎接亡魂,同时焚烧死者遗衣,称“神回”,俗称“接眚”。到“五七”之时,女儿要准备一个小神室(放木主的神龛)安放死者的牌位,并设奠,称“上亭子”;还要逢节祭奠,称“上座”;直到“终七”时才止吊,称“闷灵”。孝子还要身穿墨衰(黑色的丧服)到曾来吊唁的亲友家中,登门拜谢,称“谢孝”。
  古代的孝子必须严格遵守孝制,居丧服孝三年,以每年九个月计,共二十七个月(后改为一年或百日)。古人认为婴儿出生后三年不离父母怀抱,故而父母亡故后,也应居丧三年回报父母。居丧期间,要在父母坟前搭个小棚子,穿孝服,睡草席,为父母守墓;不能外出应酬,不能饮酒、吃肉,不能回家居住,夫妻不能同房。官员的父母亡故后,必须报告上级请辞解官,居丧服孝二十七个月,待服满后重新起复,称“丁忧守制”。
  二十七个月后,撤去灵座几案,称“除灵”;亲族前来拜祭,称“送座”。此日,富贵人家备了仪仗恭送死者的牌位(栗主)进入祖祠;还要请有声望的官员或乡绅先用朱笔点牌位主字上的一点,再用墨笔盖之,称“题主”;希望官员、乡绅的显赫身份为死者带来福运,使他在阴间受到尊重。
  旧时,盛泽的一些贫苦人家,因没钱土葬,只能将尸体火化。清嘉庆年间(1795—1820),地方士绅在盛泽设立善堂,将巨瓮施舍给无钱下葬的人家,经办掩埋,此后火化之风始绝。
  民国以后,丧俗稍有变化。人死后移尸中堂,用红纸遮盖尸面;亲友吊唁,以钱币为奠仪;丧期中,请和尚、尼姑念佛;至亲出钱请大和尚“放焰口”,诵经、撒米,向孤魂野鬼施食。上世纪三十年代后,佩戴黑纱的习俗在城市中开始流行。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提倡火葬,倡导“厚养薄葬”,丧葬礼俗日趋简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