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泽旧俗·冠礼和笄礼

 吴越尽说 2017-12-19
者:沈莹宝 2016-12-1 16:17 

      冠礼和笄礼是为刚进入成年的男子和女子举行的成年礼。
冠礼是古代中国男子的成年礼,表示男子已经成年,可以结婚娶妻并正式参加家族的各项活动了。古代称男子为丁,男子成年又称成丁,意为能承担赋税、徭役、兵役等社会义务和支撑家庭、侍奉长辈的家族责任。冠礼,也称成丁礼,由家族长辈依据传统举行一定的仪式,为成丁的男子加冠;男子只有举行过冠礼,他的成年身份才能获得家族的承认。
      冠礼起源于先秦时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代以二十岁为男子成丁的年龄,《礼记》上有“男子二十,冠而字”之说,意思是男子到了二十岁已经成年,可以把头发盘成发髻,再带上帽子,并可以为自己取一个“字”(别名)了;所以男子的成年礼叫冠礼。
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但天子与诸侯为了早日执掌国政,很多人提早举行冠礼。古代贵族的冠礼仪式非常隆重,要挑选吉日,在宗庙里由受冠者的父亲或兄长亲自主持,并按古法选择一位尊贵者为宾。先要祭告天地、祖先,由宾依次加冠三次,即戴上三顶帽子。先戴用黑麻布做的缁布冠,表示从此能担负社会责任;再戴白鹿皮做的帽子,表示能服兵役保卫社稷疆土;最后戴红中带黑的礼帽,表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大典。加冠后,主人设酒宴招待宾客,并由宾为之取“字”。古人成年后,只有长辈可直呼其名,一般人或平辈只可称其“字”。
      在民间,冠礼的仪式要简单得多。明嘉靖《吴江县志》上说:“古礼虽不能尽行,亦不至尽废。故冠笄无三加之仪,然必俟成童以上始行之。”可见,民间已经省去了三次加冠的繁复仪式。在吴江一带,通常选在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吉日举行冠礼,一般由父亲主持,没有父亲的,则由伯叔或长兄主持,邀请社会上有声望的长者为宾。
       后世,行冠礼的年纪以及冠礼的仪式因时因地而多有变化。由于受“早生儿子早得福”观念的影响,后来行冠礼的年龄越来越早。清中期以后,冠礼也更趋简单,许多人家将冠礼移至结婚前数日或当日举行。同治《盛湖志》的《风俗》篇中说:“曩时,童子养发为总角(古代少儿少女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的两个角),十六以上始冠。今襁褓即戴帽,至成婚之日乃复行冠礼。”
      冠礼又名“上头”,冠礼之日,主家要设宴招待宾客,还要蒸煮“上头糕”赠送亲朋邻里。据崇祯《吴江县志》(稿本)记载:“冠礼,国初多行之,今推诹吉日,加巾帽,具衣服,祀先序拜,炊糕馈遣,名‘上头糕’。”
到了清末民初,因西风东渐,冠礼逐步消亡。
        笄礼是古代中国女子的成人礼。《礼记》上有“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十有五年而笄”之说。自周代起,规定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女子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须行笄礼。随着时代的推移,女子出嫁的年龄日趋低龄化,因此举行笄礼的时间也逐渐提前,到清代时已降为十三岁。
        笄,即簪子;笄礼,又俗称“上头”。行笄礼时,须改变女子幼年时的发式,将头发盘至头顶,绾成一个髻,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插上簪子固定发髻。笄礼由女性家长主持,约请夫妇齐眉的女宾为少女加笄,还要请赞礼者颂读祝词。
女子加笄,表示女子已经成年,可以结婚了;因此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女子年满十五岁称为“及笄”。行笄礼之日,主家也要蒸“上头糕”馈赠亲友。同治《盛湖志》记载:“女子则出嫁加笄,俱延亲族中之夫妇齐眉者主其事,命赞礼祝之,谓之上头。是日,蒸糕以馈亲邻,名曰上头糕。”
      举行笄礼要挑选吉日;在吴江地区,许多人家的笄礼选在七月初七乞巧节时举行,期望及笄的女子得织女之巧,嫁个如意郎君。
     旧时的女子受笄后,还要接受旧式女子的成人教育,授以“妇德、妇容、妇功、妇言”,学习作为媳妇必须具备的待人接物、侍奉公婆的品德礼貌与女红劳作等技巧;一般由女子的母亲教之以礼,称为“教茶”。
民国以后,随着新风尚的普及和女子发式的改变,笄礼的形式逐渐淡化甚至消失。
      近年中,为男女青年举行成人仪式的风俗重新得到恢复和普及,但形式与内容已经迥然不同,并赋予了积极的意义。一些学校和社区在成人仪式上向青年人进行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激发青年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