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泽旧俗·重阳节

 吴越尽说 2017-12-19

重阳节,时在农历九  作者 沈莹宝
     魏晋时,重阳的节日气氛日渐浓郁,重阳日宴饮尤其受到文人墨客的重视。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至唐代,此俗更盛。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想家乡的朋友们在重阳节相聚的情景,十分感人。
     重阳日在唐代被正式定为节日,形成了重阳日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赏菊、吃重阳糕等一系列习俗,并历久不衰,传至今天。月九日,又称重九节,是一个流行于全国各地的传统节日。古代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日月并阳,故名重阳,也称重九。
     重阳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之前。在《吕氏春秋》中有“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的记载,当时已经有了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的习俗。在《西京杂记》中,也记载了西汉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的习俗,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长寿的风俗。
    在南北朝时期的神话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有一个关于重阳登高习俗由来的传说:“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每至九月登高、饮酒,妇人戴茱萸囊,盖始于此。”传说中的主人公桓景因为听了仙人费长房的话,在九月九日带着全家人登上山头,臂上系了茱萸,还饮了菊花酒,才躲过了一场瘟疫;于是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成为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登高,是重阳节必行之俗,因此又称登高节。金秋九月,天高气爽,在这个季节登高远眺,欣赏河山之美,既锻炼了腿脚,又让人心情为之一爽,确实能起到健身祛病的效果;因此重阳登高在古代就已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古籍《长安志》中就有西汉时期长安人于九月九日登山观景的记载,此后重阳日登高之俗代代相传。在《燕京岁时记》中,记录了清代重阳日的盛况:“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之人提壶携榼,出郭登高……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
重阳节也叫茱萸节。重阳日插戴茱萸,意在驱邪。茱萸,又名越椒、艾子,为落叶乔木,其果实香气浓烈,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消积食、利五脏等功效;古人将茱萸视为驱邪的神药。据西晋周处的《风土记》记载:“俗于此日(重阳)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到了唐代以后,佩戴茱萸又增加了装饰美容、寄托离情的含义。李白诗中的“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和孟浩然的诗句“茱萸正少佩,折取寄情亲”表达的正是这种意思。
九月,古人又称菊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自古以来民间就有重阳赏菊的习俗。《东京梦华录》中说:“九月重阳,都下(开封)赏菊……无处无之。”可见此俗之盛。
在古代神话中,菊花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含义;而在儒家文化中,菊花又象征着清寒孤傲的君子品格,与梅、兰、竹一起被尊为四君子;因此菊花尤其受到历代文人的推崇。晋朝诗人陶渊明爱菊成癖,曾写过无数咏菊的诗篇,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千多年来始终脍炙人口。
    菊花酒是重阳时节普遍饮用的节令酒。早在晋代的《搜神记》中,就介绍了制作菊花酒的方法:在菊花开放时,采花茎叶,加入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即可饮用。
    古人认为菊花有养生的功效。晋代葛洪的《抱朴子》中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历朝历代关于采菊酿酒强身增寿的故事更是不胜枚举;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认为,菊花酒能“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痹,清百病”,因此菊花酒被古人看作是消灾祈福的“吉祥酒”。重阳日登高、饮菊花酒,既利于健康,还别有一番情趣,真不失为雅事也。
重阳糕是重阳节食用的一种美食,起源很早。因为“糕”与“高”谐音,故而重阳节吃糕又有了高寿和步步高升的寓意。重阳糕主要用米面、果料蒸制而成,糕上还塑有动物形象。《梦粱录》曾记载了临安城重阳节的情景:“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饤,插小彩旗,名重阳糕。”
    重阳节的习俗一为驱邪强身,二为社交游乐,有益无害,因此一直为人们所遵循。时至今日,由于现代医学的发达,重阳节的驱邪之意已流于形式,而社交游乐之意则愈浓。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国家定为老年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赋予这个传统节日以特殊的意义。2006年,重阳节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阳节习俗得到了国家的保护。
如今,每到重阳节,厂矿、机关、街道或慰问退休职工,或组织老人举行各类活动,体现了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尊敬和关心。此时,秋高气爽、云淡山青,正是郊游的好时候,老人们三五成群,相约登高,既愉悦了身心,又锻炼了身体,可谓一举而两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