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明甫:如此教数学太过分

 明甫其实 2022-04-05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卢梭

本文1008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如此教数学太过分

课间学生找我问数学题,题目是:某商品提价25%后,要恢复原价,应降低多少?这是鲁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75页第9题,这个题目看似简单,但是有很多学生不会。

学生告诉我,这样的题目她们上小学时就学过,但是老师让她们记住答案,只要是提价25%就应该降价20%可以恢复原价,并且一般都是选择和判断题,记住就可以了,不讲算理和原因。这样教数学也太过分了。那要是换个数怎么办?还背吗?背得完吗?在我的印象中,我从来不让学生背答案,只是像1-30的平方或者概念定理一类的知识需要识记,才会要求学生背下来。如果把题目和答案背下来,那学好数学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没有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能力就很难学好数学。

不管怎样,既然学生来问,我就要教会她们如何解决这类的题目。知道了她们是背下来的答案,肯定不理解了,我就用特值法来先让她们理解。假设一件商品是100元,提价25%后是125元,如何让125通过降价变成100元?学生很容易的就知道让125×80%=100,也就是125×(1-20%)=100,此时很明显是降低20%。这种方法是特值法,只能对填选题适用。如果是要写过程的题目又该如何呢?我们可以假设商品的价格是1,提价25%后就是1.25,如何让1.25变成1,同样的道理是要降20%;此时,学生已经有了更深的理解。进一步讲,因为初中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这时就可以用a表示原始价格,提价25%后就是1.25a,如何让1.25a变成a,可以再设一个未知数x,方程就是1.25ax=a,a可以约去,变成1.25x=1,从而x=0.8,也就是降低20%,同时,又解释了上一个方法中设价格为1的含义,同时也简单说明一下工程问题中一件工程为什么用1来代替。最后,我用了规范的做法又讲了一遍。设降价的百分比为x.

则:1×(1+25%)(1-x)=1

解得:x=20%.

所以要降价20%.

此时,我又问她们,是否听得懂,她们表示听懂了,知道为什么了。我让她们又讲了一遍,看来真懂了。

学生问题时,我一般就这样进行处理,才算对得起学生,让学生愿意来问题,真正解决问题。

后来,我尝试改编这个题目,才发现,小学的数学老师让她们记住也有一定原因,因为只有提升25%再恢复原价这一种情况是整数的百分比,再换一个数就不行,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况,但是不管这个题目有多固定,也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才行。

数学兴趣的培养,不能靠死记硬背,而应该靠学生的理解,只有理解了,会用了,才能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所以在给学生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本着让学生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进行设计,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明甫其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