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德2017案上云烟——文人赏石

 lee杂玩者 2017-12-20


花若解语还多事

石不能言最可人

               ——陆游

清早期 灵璧石立峰

尺寸:32×22×36.5cm

此赏石为灵璧石,色泽清润,表面圆润,可见赏玩痕迹。石表面嶙峋,间生白色纹理。其形上宽下窄,由下而上交错横向起三峰,呈盘旋上升之势,虽石量不大,视之如山岳巍巍然而立,置于书斋案头,颇有苍古雄浑之气。下配扁圆矮木座,木座表面亦崎岖,更添古朴厚重之感。
灵璧石产自安徽省灵璧县,自古以来便被誉为四大赏石之首。《尚书·禹贡》中提到的“泗滨浮磬”,即灵璧石之一中的磬石。南宋绍兴三年,杜绾所撰《云林石谱》汇载石品一百一十六种,灵璧石被放在首位介绍;明文震亨《长物志》:“灵璧石出凤阳府宿州灵璧县,在深山沙土中,掘之乃见,有细白纹如玉。不起岩蚰。佳者如卧牛、蟠螭,种种异状,真奇品也。”灵璧石其质坚硬,色彩与纹理富于变化,以危岩嶙峋、山势雄浑、气韵苍古著称于世。古代文人把对灵璧石的收藏与鉴赏视为一种风雅,其中融入和渗透了传统文化和思想意识,甚至成为了一个文人的外在标志,这其中包含了儒、释、道等诸多文化元素。在儒家思想上,孔子以石之坚贞“比德”,籍喻“仁者”。《易经》曰“介于石”、“以中正”;《吕氏春秋》有“石可磨也而不可夺坚”。灵璧石之坚贞是德操的规范,这是文人爱石、赏石的文化精髓和精神所在。在道教思想上,道家耽乐山水,陶醉自然,崇尚静观哲学,认为人的良好德行、丰富知识的获得都仰赖于“虚静”。

清早期 英石立峰

高67cm

此赏石为英石,呈竖峰状,其形态独特,纹皱奇崛,具有瘦硬之感。此件英石,似雄鸡挺立,又如蛟龙出海,威武有力。置于书房居室,朝夕相处,天地山川尽入眼中。原配红木座,底有五小足,更显古旧,包浆温润,是为文房摆设佳器。
英石,又名英德石,因产于广东省英德县英德山一带而得名,与灵璧石同属沉积岩中的石灰岩,其历史悠久。宋杜绾《云林石谱》:“英石含光真阳县之间,石产溪水中”。其颜色有微青、灰黑、绿和白色几种,黄庭坚任象州太守时玩英石不惜“万金载归”,苏东坡曾“获双石一绿一白”。宋代王象之《舆地纪胜》引《真阳志》:“英之山石,擅名天下”,“其贫无为生者,则采山之奇石以为贷焉”。宋代英石开采量不大,但极受推崇,市价很高,时人喻良曾发出“久闻英石空流涎,意欲得之无力致”的感叹。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将灵璧、英石、太湖等怪石列入“文房四玩”。至明清,世人对英石玩赏之热再起。明计成所著《园冶》介绍英石的产地、颜色等大体与《云林石谱》相同,强调了英石的作用“大者可置园圃,小者可置几案,亦可点盆,亦可掇小景”。清朝吴子所著《花镜》记载山水盆景制作用石“昆山白石或广东英石”,充分肯定英石为制作假山盆景之上乘材料。

清早期 灵璧石山子

高28cm

此山子以灵璧石制成,依其自然形态,巧妙化用几处凸起,岩嶙峋、沟壑交错,具有皱、透、漏、硬的特点,气韵苍古,极富表现力。其形状若假山,多面可视,曲折盘绕,如伏若踞。其石势蜿蜒,千蹊万径。此山子上下较宽,中部束腰。其底部起两峰,中部有一孔洞,孔洞下方沟壑纵横,似清泉淌过。孔洞上方两峰相连似一座天桥。天桥部褶皱满布,凹凸不平,为山子平添几分变化之美。整器色泽青灰,外部凸起处略呈白色。经久把玩,其包浆厚润,凸起处更见圆润。下配红木随形座,有唇口乳突,下承五短足。
宋杜绾《云林石谱》卷上《灵璧石》中言:“石在土中,随其大小,具体而生,或成物状,或成峰峦,巉岩透空。其状妙有婉转之势。亦有窒塞及质偏扑,若欲成云、气、日、月、佛像,及状四时之景,须藉斧凿,修治磨礲,以全其美。”


清早期 灵璧石立峰

高42cm

此石如烟波出岫,峰峦富于变化,表面褶皱曲折,节理交错,如江边山川峭壁,巨石排列,其势棱角毕现,中枢坚挺,不肿不疲,峭壁中间又有山岬、洞窟,包浆满覆,古意盎然。质地细密坚硬,击之,铿然有声,其声如磬。石体为深灰色,夹杂岩脉,峭壁间渗出层次水痕。整体观之,结构严谨又不乏变化,具大山大气势。底座做工精致,顶部有唇形凸隆支撑山峰,周侧有乳突仿佛水石。置于书斋案头,书卷其旁,观之赏心娱性,得之自然妙趣。
按《云林石谱》,灵璧石产于宿州灵璧县磬石山。灵璧石之欣赏到宋代已达普遍,饶节《向居卿所藏灵璧石歌》云:“灵璧之石妙天下,奇姿异质穷变化。”

清 英石立峰 

高54cm

此赏石为英石,纹皱奇崛。形态独特,具有瘦硬之感。其形上宽而下窄,似峭壁悬崖,又若苍松耸立。表面凹凸不平,褶皱繁密,远看似茂盛树林。此赏石经岁月浸蚀,遍体青灰,间生白色纹理。原配红木座,底有五小足,更显古旧,包浆温润。是为文房摆设佳器。
赏石文化起源宋代,盛行于明清,英石又称英德石,产于广东省英德市。宋代就被列为皇家贡品。具有“皱、瘦、漏、透”等特点,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与太湖石、灵璧石、文石并称中国四大名石。


清中期 英石立峰

高57cm

此赏石似石笋挺拔耸立,下窄而上宽。其石表面沟壑嶙峋,整体呈生长势,由下向上山势走向趋于平缓。顶部峭壁平如刀削,俯瞰群山。中部沟壑环绕纵横,旁侧起两小峰,似悬崖峭壁。整器呈青黑色,覆盖包浆,温润光莹。质地缜密而无杂质。下配红木随形座,上部有入托,如群山绵延,下呈五兽爪形底足。
赏石文化起源宋代,盛行于明清,英石又称英德石,产于广东省英德市。宋代就被列为皇家贡品。具有“皱、瘦、漏、透”等特点,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与太湖石、灵璧石、文石并称中国四大名石。

清中期 英石横峰 

长36cm;高34.5cm

石体表面整体褶皱曲折,凹凸累累,颇具苍劲古朴之感。石体黝黑,特别是凸隆处,有浓厚的包浆覆盖,色调更显深重,而凹陷处,盖由灰尘所致,颜色略显灰白。下配红木座。
英石,又名英德石,因产于广东省英德县英德山一带而得名,与灵璧石同属沉积岩中的石灰岩,其历史悠久。宋杜绾《云林石谱》:“英石含光真阳县之间,石产溪水中。”其颜色有微青、灰黑、绿和白色几种,黄庭坚任象州太守时玩英石不惜“万金载归”,苏东坡曾“获双石一绿一白”。宋代王象之《舆地纪胜》引《真阳志》:“英之山石,擅名天下”,“其贫无为生者,则采山之奇石以为贷焉”。宋代英石开采量不大,但极受推崇,市价很高,时人喻良曾发出“久闻英石空流涎,意欲得之无力致”的感叹。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将灵璧、英石、太湖等怪石列入“文房四玩”。至明清,世人对英石玩赏之热再起。明计成所著《园冶》介绍英石的产地、颜色等大体与《云林石谱》相同,强调了英石的作用“大者可置园圃,小者可置几案,亦可点盆,亦可掇小景。”清朝吴子所著《花镜》记载山水盆景制作用石“昆山白石或广东英石”,充分肯定英石为制作假山盆景之上乘材料。

奇石山子 

尺寸:93×49×65cm

此山子石制,整体形似一不规则菱形。其表面嶙峋崎岖,凹凸不平,层次分明,面面可观。造型浑然天成,趣味盎然。既似一尾帆船迎风而行,傲然铿锵;又如海上仙山,漂浮屹立于浪潮之中,左侧即为翻滚的浪花。整器自然天苍苍,沈奇大气,其表面圆润,包浆莹厚。此器师法自然,以韵取胜,摆于书斋案头,俯仰之间,山川尽入眼底,颇和古人以小观大,心慕自然之趣。

崂山绿山子

尺寸:78×33×62cm

此山子以崂山绿石琢刻而成,其石质细密清润,温润如玉。色泽碧且静穆古雅,深沉静谧。其山形嵺峭,势如斧劈,岩石层面或平整,或显露层层肌理构造,层叠堆峦。间有褐色线痕依山势布生。下配方形木座,更显古朴之意。陈与书斋案头,意趣风雅。
崂山绿石,又名崂山绿玉,俗称“海底玉”,旧称“劳山石”,产于山东省青岛崂山东麓仰口湾畔,佳者多蕴藏于海滨潮间带。其石色沉绿,体生有结晶,可陈设厅堂几案欣赏。宋、元时已有人将其用于案头清供及制作文房用具,明、清两代始即成为名贵观赏石。

清中期 崂山绿石立峰

高23cm

崂山绿石原石山子,其石质细密清润,温润如玉。色泽碧且静穆古雅,深沉静谧,其中岩脉混杂连理,山脉连绵,跌宕起伏,展示出立体的山川景观。有一沟壑自山顶斜下至山地,如瀑布倾泻。另有一沟渠盘旋绕山体而上,颇似山间小径。此石有山有水,又有曲径通幽,置于案头陈设,意蕴天成,颇合古人慕山林野逸之心。
崂山绿石,又名崂山绿玉,俗称“海底玉”,旧称“崂山石”,产于山东省青岛崂山东麓仰口湾畔,佳者多蕴藏于海滨潮间带。其石色沉绿,体生有结晶,可陈设厅堂几案欣赏。宋、元时已有人将其用于案头清供及制作文房用具,明、清两代始即成为名贵观赏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