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更换安全气囊喇叭盖?

 Ycp2016 2017-12-20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SRS)是轿车上的一种辅助保护系统,也称空气袋(AIR BAG)。当汽车遭到正面或侧面严重冲撞时导致减速度急剧变化时,气囊迅速膨胀,在驾驶员、乘员与车内构件之间迅速铺垫一个缓冲,利用气囊排气节流的阻尼作用来吸收人体惯性力产生的动能,从而减轻人体遭受伤害的程度。它与座椅安全带配合使用,可以为乘员提供有效的防撞保护,可有效降低汽车乘员及驾驶员的伤亡率,是拯救乘员生命的重要被动安全装置。实验证明:交通事故中,如果同时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死伤率下降50% 。

现在的汽车上都安装有多个安全气囊,按照保护区域的不同分为前排驾驶员安全气囊、前排乘员安全气囊、前排座椅侧安全气囊、充气窗帘、腿部保护安全气囊(膝部气囊)等等。其中的驾驶员安全气囊安装在方向盘中部,一般与喇叭开关组合在一起。

安全气囊的基本结构主要由传感器、安全气囊系统控制单元(SRS ECU)、安全气囊组件、电气连接件、安全气囊系统指示灯(SRS指示灯) 、储备电源等组成。

安全气囊控制原理及工作过程

发生碰撞事故时,传感器感受汽车碰撞强度,电子控制系统接收并处理传感器的信号,经计算有必要打开气袋时,由触发装置发出点火信号触发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收到信号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在乘员的前部形成充满气体的气囊。一方面乘员的头部和胸部压在气袋上与前面的车内物体隔开,另一方面当人体和气袋接触时,利用气囊本身的阻尼作用或气袋背面的排气孔排气节流作用来吸收乘员惯性力产生的动能,达到保护乘员的作用。

在安全气囊的控制上,碰撞传感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碰撞传感器有碰撞强度传感器和安全碰撞传感器两种,一般碰撞强度传感器安装在汽车前部,安全碰撞传感器一般安装在安全气囊系统控制单元内部(一般位于变速杆前端)。这两个传感器是串联的。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只有这两个传感器同时动作接通时,安全气囊系统控制单元才能接通电路,点火起爆。

当我们用手大力去砸方向盘上的安全气囊时,无论怎么砸,都不可能碰到这两个碰撞传感器,更不可能让这两个传感器同时接通,达到安全气囊点火起爆的条件。即使你把方向盘上的安全气囊组件砸烂了,它也不会爆炸。至于按喇叭,那就更不用说了。你按喇叭时能把方向盘按碎吗?所以,大力砸方向盘,拼命按喇叭,是根本不会使安全气囊爆炸的。

那老侯为什么还要说会爆炸呢?这是因为以前的安全气囊是机械式的,这种气囊的点火控制装置就在方向盘上。如果大力砸这种方向盘,真有可能把安全气囊给砸爆炸的。不过这种安全气囊已经很少见了,只在一些非常低端的车型上还能见到,比如一些微面和一些微轿。现在的车型几乎全是电子式的安全气囊系统了。

不仅仅是砸方向盘不会爆炸,即使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的展开也是有条件的。为了保证安全气囊在适当的时候打开,汽车生产厂家都规定了气囊的起爆条件,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气囊才会爆炸。所以你能看到,在一些交通事故中,车内乘员碰得头破血流,甚至出现生命危险,车辆接近报废,气囊也没有打开,就是因为不满足安全气囊爆炸的条件。那么安全气囊究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打开呢?

安全气囊的打开原则:轻微的碰撞不会打开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打开的必要条件

1、车速一般在50公里/小时以上,但关键因素是碰撞发生时的加速度,在国家鉴定试验中,碰撞瞬时的加速度约为-40g;

2、正面行驶;撞击的角度必须是正前方左右大约60°之间位置

3、碰撞物体:刚性墙壁或障碍物;汽车以 80 Km/h 速度与软体动物碰撞时,安全气囊不工作。

4、打开时间:在碰撞发生后的几十毫秒内

5、碰撞物体的刚性:车辆以50公里时速撞向墙壁和撞向沙堆的效果截然不同,因此50公里/小时只是相对速度,只有当实际碰撞满足条件时,安全气囊才会自动打开

哪些情况安全气囊可能不打开

1.以50km/h以下时速撞上停止的同级别车辆时,安全气囊可能不会启动;

2.以约30km时速正面撞上不会被撞断的电线杆、撞进卡车等车底时,安全气囊都可能不启动。

3.以20km以下时速撞击较厚混凝土墙壁、被侧面撞击、被从后面撞击、侧翻、翻转等情况下,汽车正面安全气囊一般都不会启动。

4.撞击的位置未满足弹出条件

汽车的安全气囊要爆炸,必须让碰撞传感器和安全传感器同时接通才行。我们在发生事故碰撞时都很难达到这个条件,更何况仅仅砸一下方向盘而已。所以,大力砸方向盘,根本不会砸爆安全气囊。或者拆卸方向盘都不会引爆安全气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