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海版《急诊科医生》,蹲守实拍,深夜的台州医院,真实的人间世态~

 江海报览 2017-12-20


日前,我们前往市医疗急救中心,紧跟急救团队奔赴一线出诊,体验了一回急救生活。



一天出车17趟, 这是急诊医生再普通不过的一天。


时间

13点30分


13点30分,电话铃声又响了。“车祸,涌泉石村高速公路桥下!”市急救中心调度室调度员冯黎黎接起电话后,立即发出通知,刚出车回来的青年急救医生朱崇斧还没来得及坐下立马又冲上了救护车。


13点31分,驾驶员陈敏升发动急救车,我们三人赶紧钻了进来,一分钟之内急救车已驶出市一医院大门。


朱崇斧告诉记者:“我们晚一秒钟,车祸现场就有可能发生变化,伤者就可能出现危险。”他说,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车祸现场伤者多处骨折,但很多人都是好心帮了倒忙,挪动时造成了二次伤害,所以,大家都特别担心。 


13点47分,车辆到达涌泉石村车祸现场。



“这是一位因车祸导致的多发伤患者,头部、腹部、腿部都有外伤,意识模糊。”朱崇斧在护士的协助下,为伤者做了初步诊断,并使用移动心电监护器监视心率、血压。“双瞳孔正常,颈部轻压痛,双上肢无麻木及痛觉过敏,腹壁见挫伤痕,无跳痛,右小腿伤口长约6厘米,可见骨折断端,出血。”在确定伤者情况后,医务人员立即拿出颈托进行预防性固定,包扎好右小腿伤口后用支具进行固定,随即将伤者抬上救护车。


14点4分,伴随着呼啸的救护车声,伤者被安全送达急救室进行抢救。 


14点18分,“大田横溪加油站,有人员晕厥,请马上出车!” 


14点38分,“老粮食大楼,脑梗病人,火速出车!” 


16点7分,“小溪加油站,车祸,请马上出车!” 


16点51分,“靖江南路东风标致,车祸,请马上出车!” 

…… 


每次出勤,

都是一次与死神的赛跑。

一台救护车,

一条急救热线,

就是他们的阵地。

骤然传来的呼救,

是他们的发令枪。

抢救生命,

快速反应,

精心救治,

以最短的时间,

最快的速度,

提供最有效的救治


急诊科故事

 “白金一小时”的抢救理念


院内急救,这个集急诊与重症监护为一体的大本营里,可谓医院内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记者来到全市的“重病灾区”台州医院急诊科一探究竟。 


急诊大厅,一个令人感觉紧张,让你坐立不安的地方。


救护车一到,分诊护士立即将平车推到救护车旁,协助家属将病人抬上平车,随后进行预检将病人分诊为三个级别:普通急诊病人将于候诊区等待治疗、急重症病人将送入抢救黄区并于十分钟之内接受治疗、急危症病人将通过绿色通道进入抢救红区立即进行抢救。


在医生到来之前,护士们要为急重症病人做好接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抽血等基本处理,时刻注意着病人的不适与病情变化。病人家属着急,偶有抱怨,要耐心讲解安抚……看似轻松的急诊接待,却功夫很深。 


急诊黄区

记者跟随急诊医生走进急诊黄区,映入眼帘的是着急无助的病人家属,被疼痛折磨的病人与步履匆匆的医护人员。


“护士,我这边盐水挂完了,快过来帮忙拔一下。” 


“护士!护士!快过来看一下,我老婆又吐血了。” 


“医生,我老爸突然没有意识了!” 


“护士!护士!护士!快快快!……” 

…… 


急诊黄区内,呼叫声此起彼伏,科室永远是喧嚣、紧张的。担架床来去匆匆发出的摩擦声,心电监护仪数据异常发出“嘀嘀嘀”的报警声,时不时奏点音乐调剂紧张气氛的手机铃声,从容利索处理各种病症的医嘱声,叹息声、嘶哑的叫声、安抚声……在这急诊黄区狭小的空间内,紧张而又压抑的气氛,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时间就是生命”! 


夜色深沉,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梦乡,可急诊室里仍然是灯火通明。

“医生帮我开个B超单。”


“医生,我儿子发烧了,怎么办?”


“护士,我牙痛得脸都肿了,帮我挂个急诊号。”


“医生,我半夜小腹剧痛,帮我检查一下。”


……

夜里,急诊科成了病友们寻找咨询的唯一途径。 


23点45分,一辆轿车疾驰而来,嘎吱一声停在了急诊科门口。


“医生,快来,老头子被砍伤了。”值班医生秦杰疾步上前,车里下来一位身上带有多处刀伤的老汉,满身是鲜血,当即被送入红区进行抢救。


原来,老汉有个患有精神病的儿子,这回他喝醉了酒,拿起菜刀就乱砍,将自己的父亲砍成了重伤。 



经检查,老汉头部、颈部、腹部、上肢有7处严重刀伤,血肉模糊,其中一处靠近颈动脉。秦杰立刻采取压迫止血,开通深静脉予以液体复苏,维持生命体征,随即通知相关科室值班医生前来会诊。


外伤救治经不起等待,几双无影手的对接操作成了急救手术室内最壮观的场面。从清创到缝合,经过一个小时的紧急救治,老汉最终脱离生命危险,送入急诊病房留院观察。整个过程畅通、高效、规范,真正体现了“白金一小时”的抢救理念。 


盼世界,对我们的温柔相待


在记者询问急诊医生有没有记忆犹新的感人故事时,他们的回答是:涉危病人每天会都有,生死离别我们看得多了,也没有太多情感了。确实,一场战争刚谢幕,另一场战争马上又打响,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无数场生离死别,家长里短,喜怒哀乐,医生们根本没有时间去体会。就这样,急诊科被誉为,最容易看透人性的地方。 


这里有生命垂危的挣扎,有生死离别的苦痛,有醉汉撒泼,有精神病人发疯厮打,有孕妇早产濒临险情,有孩童患病痛哭嘶喊,有欢呼声,有痛涕声,有打骂声,有苦苦哀求声……这里也有不少无主的病人,没有家人肯理他,医护人员便为他们清洁身体、治疗、喂食、话家常。有单亲家庭,母亲重病待诊,未成年的孩子因惊吓过度而痛哭不止,医护人员便当起了天真幽默的大玩伴儿,安抚情绪,直到把孩子逗乐……急诊科就暂时成为了他们的家。

 

来到急诊科的人,都会觉得自己是最重要的,理智被恐惧与痛苦打破,血压也随着踏进急诊大厅的那一刻升高起来。有见过,医生在全力抢救红区病人时,门外站着一群粗鲁地要求抢救自己这个病情偏轻的家人的。也有见过,红区病人因抢救无效宣布死亡,家属在外面哭喊,黄区里一个与其素不相识的阿婆,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的。有见过因抢救无效,家属失去理智砍伤医生的医闹场面,也有见过病人抱着锦旗向救命恩人跪下道谢的感人一幕。许多让人触目惊心的画面在他们眼里早已习以为常,但这并不是冷血,而是坚定,在这强大内心的背后是急诊团队的一次次坚守与付出。 


最后就用一篇台州医院轮转护士的日记来结尾吧。 


00:30接班。来接班的时候,看见科室的小护士头上还贴着退热贴,就随口问了一句:“怎么样?没事吧?烧多少度啊,怎么没有跟领导请假呢?”她很腼腆地笑了一笑:“没事,现在已经不烧了。”这家伙前天还因为扁桃体发炎高烧用药呢,我心想:估计还没有好彻底。她一定是因为最近科室人手紧张,6个一轮夜班,怕麻烦领导和同事。瞬间,我心里一阵暖流流过,莫名地感激她。 

  …… 

急诊医生因为大负荷的工作量,导致低血糖、头晕,也没有要求休息,只是在工作间隙悄悄吃了块糖。因为急救时间的不固定性,急救人员的午餐时间通常都是不固定的,久而久之,十个急救队员九个胃不好,去年还有医生因为严重的胃溃疡而住院,可他们面对患者从来没有抱怨过。 


他们对待患者是严谨的,

对待自己的病痛却是草草了事。

我身边这些可爱的人啊,

愿这世界对你们温柔以待!

记  者:卢呈橙

编  辑:汪璐霞

监  制:牟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