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操作策略:牛市与熊市方法集锦

 扫板客 2017-12-20

股市

股市是一个风险市场,因此入市者应对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细致的推敲.并预先想好对策。做到这一点才能在亏损时不慌不乱。

股价不会永远上升,也不会永远下跌,股市最悲惨之际就是最佳入货时机,因此不要因亏损而乱了方寸,应审时度势,在跌势中保存实力,股价见底时大胆出击。

最近两个多月来,股票价位、大盘指数老是下跌,成为典型的弱市市场。许多投资者的股票被套牢,亏了本。因此,如何操作弱市中的股票,已经成为广大投资者十分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

牛市的操作策略

一、牛市中的操作

多头市场基本的投资策略是持股。只要没有确认市势已脱离市场多头状态,就不要抛出股票.并且每一次回落到是宝贵的买入机会,上升就不必去管它。不要以为股价升了很多就可以抛掉股票。在一次真正的强势中股价升了可以再升。以致于升到你不敢相信的程度。

如果在升势的中间抛出有一些获利的股票。除非你不再买入或者换股。一般来说都会截掉一段你的应得利润。从本质上说,在整个多头行情的上升过程中,这种在中间抛掉股票之后又不得不用高一点的成本补回的错误操作是上升行情的重要推动力。

在强势运行的整个过程中.选股也是至关重要的操作环节。一般来说。强势的起始阶段应当是优质股率先上升,如果优质股表现不佳,具有投机题材的低价小股轮番跳升,则意味着当前的行情很有可能是一段投机性升势。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随时做好出货离场的准备;不过,有时候大的多头行情也可能由投机题材引发,但接下来一线优质股必须要能够及时跟上。然后再一路带头向上涨开,并由此给二、三线股腾出上升空间。

拉动大市一路向上,如果一线股和二线优质股的升势的一直靠低价位投机股的上升推动,并且成交量过多地分布在在投机股上,是升势也难以持久。在操作中千万注意这些重要的行情迹象。不可被一时繁荣热烈的市场表现冲昏头脑。在多头市场的中间阶段。升势最凌厉的股票一般以股本较小的二线优质股为多。特别是有利好题材的小盘绩优股,在多头行情中总有机会当上一轮明星。

因此,多头行情进入主升段之后。宜购入并持有这一类的小盘绩优股。不过。即使是这一类股票,也应当尽量选择受比价关系制约较小的股只。有的股票虽然确实盘小绩优,但其前后比价关系比较固定。升起来也常常不够凌厉。多头行情的最后阶段往往是疯狂的投机热潮,三线低价股乱跳是主要的行情特征,这个阶段当然可以参与这种投机游戏,但千万不可追入已被炒得热火朝天的三线股,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应随时考虑抛股套现,离开市场了。

当股价不断升高,成交量不断增加的走势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就需要随时注意升势到顶的一些预兆了,典型的顶部征兆除投机潮大起、一线股比指数升得慢很多之外,还有就是成交量持续保持在高额状态,但大市的上升已出现了停顿,这期间尤其需要留意日线图的图表形态,如果图表上有走出典型的反转型态如“M头”、头肩顶的迹象时,就当特别小心了,万万不可被市场气氛所迷惑。

当然,在升势的全过程中,股价会出现几次回落调整,区分回落调整与升势见顶有一定难度,政党的强势调整一般是跌幅有限,并且成交量在调整期间会减少。另外,调整主要体现在短时间内升幅很大的股票上,升幅小的优质股一般不会回落太多,回落调整所经历的时间不会太长,如果长时间地走高位横盘行情,说明市场上追高资金太少,后市可能会向下发展。

一般来说,在强势刚刚形成不久的期间不必太担心股价会跌下去,跌势经常是在市场上百分之百的人都处于获利状态的时候出现,并且一经出现跌势,则最初的下跌是很猛的,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一个极好的短线反弹机会,反弹做完之后就真正的不可恋战了。

二、“牛市”操作新思维

新思维一,“牛市”行情一旦爆发,大资金蜂拥而入时,必须敢于重仓跟进,仍采用三分之一仓位或半仓操作者,斩获肯定有限;

新思维二,一旦重仓介入,就要坚定持股,不要稍有震荡或稍有获利,即抛股走人,摆脱不了熊市中的“五分钱万岁”思维;

新思维三,“牛市”操作,必须敢追领涨股,不怕连涨3个涨停板,只怕你不敢在“涨停板”上排队;

新思维四,“牛市”操作,强者恒强,不能孤立等待回挡再介入,而是顺应时势,该追的坚决追,该观望时则观望。

新思维五,“牛市”操作,技术指标大多处于“失灵”状态。涨了还涨,连涨近10个涨停板的情况并不少见。

新思维六,“牛市”操作,散户要以“我是主力”的角色换位,来揣摸预测大资金的动向。不能仍站在小散户的立场上,为打一点差价而忙碌。

新思维七,“牛市”操作,个股都有机会,不可见异思迁,频追热点,结果顾此失彼,赚指数不赚钱。

新思维八,“牛市”操作,人气是股价的翅膀,人气愈旺,股价越高,分析太理性,常用市盈率做选股标准的,往往抓不到“大黑马”。

新思维九,“牛市”操作,热点多,转换快,一天几十个涨停板是正常现象,领涨股不翻番,坚决不松手。

新思维十,“牛市”操作升幅大而快,“一天等于两个月”,不轻言见顶,不轻言调整。

以上所读10点操作构想,实乃笔者亲身体验,其间的具体进出仍须在盘面变化中“随机”决定。广大投资人只有真正转变熊市思维定式,以上的观点才可能有参考价值。

熊市的操作策略

一、跌势中的操盘策略

在跌势中股价的主体趋势是向下的。因此跌势中的主导策略应是抱住现金。看准反弹做个短线,并尽快平仓离场。千万不要以为股价出现反弹就会升到哪里去。能搏到一点短线差价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要怕买不到股票.也不要以为股价跌了这么多.已很便宜了.买了套住也不怕,这些想法是很害人的。长期弱势所能达到的低价往往在我们想象之外.股价跌了可以再跌。因此.抢反弹一定要在看准的有效支撑位处买入,看不准时宁可错失短线机会,也不宜在跌势未尽时束手被套.

另外,进行短线操作,不能不仔细研究K线图,K线图是一种记录股价走势的特殊语言,每一条日K线相当于一个短语,描述了当天的股价变化情况:由许多条K线构成的图形则相当于一个语句。

精通K线的人会从图表上读到“看涨语句”、“看跌语句”及“不明朗语句”,在读到“看涨语句”时进.读到“看跌语句”及“不明朗语句”时在场外观望。必能在跌势中保存实力,同时又能赚一点短线差价,只是K线图这门语言相当深奥,需下功夫去研究。不过为了利润,多下点功夫是值得的。关于K线图的解析很多书籍都有论述,这里不多费笔墨。当然除K线图外其它的技术分析工具也需参考。

股市是一个风险市场,因此入市者应对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细致的推敲.并预先想好对策。做到这一点才能在亏损时不慌不乱。股价不会永远上升,也不会永远下跌,股市最悲惨之际就是最佳入货时机,因此不要因亏损而乱了方寸,应审时度势,在跌势中保存实力,股价见底时大胆出击。胜败乃兵家常事,为将者在逆境中应保存有生力量。以图有朝一日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二、如何操作弱市股票

最近两个多月来,股票价位、大盘指数老是下跌,成为典型的弱市市场。许多投资者的股票被套牢,亏了本。因此,如何操作弱市中的股票,已经成为广大投资者十分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

我们认为,在强市中可以赚钱,在弱市中照样能赚到钱,关键就是你如何操作弱市中的股票的问题了。操作弱市中的股票,一是要忍痛“割肉”,意思就是说,你在高位买入的股票,一旦遇到弱市,就应当果断地、速战速决地、极早地将它抛出,如果股票继续下跌,就可少亏一部分;其次是可采用逐次平均买进法,多至六次,少至三次。

以三次为例,每次各投资三分之一,算出均价,在股价反弹后上升到你购入的平均价,并除去各种费用后抛出,就可获取利润;其三,可采用加倍买入摊平法,就是在第一次用三分之一资金买进后,如继续下跌,则第二次用三分之二的资金投入,以求摊平成本。如资金宽裕,也可用三段加倍买进平摊法,即将资金分成八等份,第一次至第三次分别投入八分之一、八分之三和八分之四的资金,这个办法在第三次买进后,股票价位回升到第二次买进的价位,再除去各种费用后抛出,亦有利可图。

总而言之,弱市之中操作股票并不可怕,关键是:只要投资者精心设计,用心去做,不将手头的资金一次用光。不信你可按试着按上述办法去操作,看看是否能最终获取利润。

三、淡季操作注意分寸

成交量的增减显示股市行情枯荣。大凡交易热闹时进场,才有希望获得短期的差价收益。如要着眼于长期投资,则不宜在交易热闹时进场,因为此时多为股价走高的阶段,如进场建仓,成本可能偏高,即使所购的股票为业绩优良的投资股,能够获得不错的收益,较高的成本还是会使投资回报率下降。

如果长期投资者在交易清淡寥落时进场建仓,或许在短期内不能获得差价收益,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投资成本低廉,与将来得到的收益相比,投资回报率还是可以令人满意的。因此,交易清淡时,短线投资者应袖手旁观,而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则是入市建仓的大好时机。

主张长线投资者在交易清淡时进场收购,并不是说在交易开始清淡的时候,就立即买进。一般来讲,淡季的末期才是最佳的买入时机,问题的难度在于没有人能够确切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是淡季的尾声。

也许在长期投资者认为已经到了淡季尾声而入市,行情却继续疲软了相当一段时间;也许认为应该再慎一慎的时候,行情突然好转而痛失良机。

所以,有些投资者,尤其是大户投资者,在淡季入市时,采取了逐次向下买进的做法,即先买进一半或三分之一,之后不论行情涨跌都再加码买进,这样即使是在淡季进场,也不会错失入市良机,可收到摊平成本的效果。(本文首发钛媒体)

(关注更多钛媒体作者观点,参与钛媒体微信互动(微信搜索“钛媒体”或“taimeiti”))

netease 本文来源:钛媒体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