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进喜谈中医四诊临床思维

 卓尼中医院华华 2017-12-20

赵进喜医话

赵进喜谈中医四诊临床思维

中医临床思维,并不是仅仅体现在辨证治疗等环节,而是应该贯穿于整个中医临床诊疗活动从四诊资料搜集,到辨病辨证、选方用药、制定调护措施的全过程,可以说是在临床工作中突出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基础。因此,重视中医临床思维训练,对保证临床工作中,能够依据中医的基本理论,采用中医临床思维方法,从事临床诊疗活动,认识不同病证病因病机,明确诊断与辨证,制定针对性的治疗与预防、调护措施,提高中医师临床诊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诊法即诊察疾病的方法,具体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从事治疗活动中,搜集临床资料的过程。实际上,与现代医学通过望、触、叩、听,搜集临床资料,并不完全一样。 中医不仅有独特的脉诊,而望诊,望的内容也不一样,问诊,问诊的重点也不完全相同。因四诊所得为正确辨证的基础,所以基于中医学“由外揣内”的思路,把中医临床思维落实到四诊过程之中,具有重要意义。

望诊,包括“望神”、“望形体”、“望面色”、“望舌”等。其中,望面色,古称五色诊,古人认为观五色可以辨病情吉凶,并不单单看看脸色好不好。《灵枢·五色篇》指出:“明堂高骨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面王以下,膀胱子处也”,正如一个人形爬在一个人的面部。强调五脏六腑在人体面部各有分部。《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赤如白裹朱,不欲如赭”,则认为五色以光彩润泽为妙。临床上,面色萎黄,则提示脾胃虚弱,面色黧黑,则提示肾虚;面色无华,则提示气血不足,尤其是血虚;颜面虚浮,则提示存在心肾阳虚,或有水气不化。面色不同,主病各异。而“望舌”更包括望舌体、舌质、舌苔、舌下脉络等,舌面不同部位舌质、舌苔表现,则能提示不同脏腑的不同病变。一般说来,舌尖提示心肺病变,风热犯肺咽痛、咳嗽,心火上扰致心烦失眠,就常表现为舌尖红。另外,以心脉系于胞,女子月经期,气血奔涌于胞宫,也可表现为舌尖红。舌边提示肝胆病变,舌边有浊沫,则提示肝气郁结;若舌边有瘀斑,则提示血瘀内结。若兼见舌苔黄或黄腻,就提示肝胆郁热或湿热。舌中心对应脾胃,如舌苔中心厚腻,多食滞脾胃;若中心苔少,甚至无苔表现为“鸡心舌”,则提示胃热伤阴,胃阴不足。舌根对应下焦肾与膀胱,舌根苔腻尤其是黄腻,常提示湿热下注证,可表现为腰腿酸困疼痛,大便不爽,小便黄赤,或妇女白带多,外阴湿痒,脚趾痛风,脚气糜烂等。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亦“司外揣内”之法。《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五脏者,中之守也。中盛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而复言者,此夺气也”。指出声音窒闷,如从室中言,多脾为湿困,可见于暑夏季节感冒;而声音低微,终日重复,提示气虚,可见于慢性虚损性疾病。另外,《素问·五脏生成论》还有所谓“五藏相音,可以意识”的说法,临床上可以通过五音、五声发生异常,早期发现相应的五脏病变。至于嗅气味,包括体气以及呕吐物、便、尿气味等,也很有临床价值。如大便味臭、小便臊者,多热,大便无味、小便清长者,多寒,即为中医所特有。

问诊之法,与西医所问内容,实际上也是同中有异。一般说来,参照“十问歌”,并询问患者形、神、纳(饮、食)、眠、便(大小便)情况,就可以全面了解病情。《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即强调问饮食、七情病因和患者的生活状态的变动等,认为这些因素都可直接会影响疾病。《灵枢·师传篇》指出:“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此所谓“所便”,就是指病人之相宜,如胃虚寒痛,必喜温喜按,得热食则减,胃实热痛,必不喜温按,或按之痛甚,或食后加重,问其“所便”,实际上对判断疾病寒热虚实具有重要意义。而针对胁痛,包括胁痛主症特点,是胀痛、隐痛、刺痛,还是灼热而痛,还有可以诱发胁痛发作或减轻的因素,如随情绪波动而加重,还是遇冷加重,或夜间加重,还是遇热加重,进食油腻食物加重等等,旨在为分辨胁痛“寒热虚实”、“在气在血”提供依据。针对头痛,除了需要问头痛主症特点、诱发因素外还要重点问部位,太阳穴痛,偏头痛,还是巅顶痛,或是前额痛,或是后头痛,牵及颈项,目的是在分辨是何经受邪,为进一步分经用药提供依据。当然,兼症或伴随症以及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也是辨证的重要参考。至于《素问·征四失论》所谓“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则强调问诊与四诊合参的重要,批评了持脉炫技的不良医风。

切诊,包括切脉、按胸腹、切尺肤、切虚里等。其中,切脉与西医相比,是中医最有特色的诊法,所以万万不可等闲视之。脉诊决不仅限于脉率快慢、节律是否规整,而是要通过脉位、脉率、脉形、脉势等,判断五脏六腑气血盛衰,病势顺逆吉凶。至于五脏六腑在左右手寸口脉的具体分部,《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厚衣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体现了“上以候上,下以候下”的精神,实践证明很有临床价值。如中年妇女左关脉弦,常见胁痛,月经不调,乳房胀痛,多为肝郁。而绝经期妇女,六脉俱沉,则常见烘热汗出、腰膝酸冷,多为肾虚。再如关脉浮,为胃热,可见于热痞证;右关脉弦,多肝气犯胃,可见于气滞胃痛。临床上必须详加体察。而高年肝炎眩晕患者,脉象弦大而长,若少柔和之象,则可能厥逆、中风之变。而鼓胀患者,常见脉弦,若脉象弦大而数者,则可能有呕血之变。临床上必须详加体察。一般说,先辨浮沉、迟数、虚实六纲脉,分辨表里、寒热、虚实,然后再体验弦滑缓涩、促疾结代等,即能得其要领。初学者既不要怀疑脉证的临床意义,也不可过分盲目夸大其作用。

至于按胸腹,《伤寒杂病论》论之甚详,其临证选方,常常以腹证为依据。如桂枝加芍药汤腹证“时腹自痛”,桂枝加大黄汤腹证“大实痛”;小建中汤腹诊“时腹痛,烦而悸”,大建中汤腹证“心胸中大寒痛,出见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小柴胡汤腹证“胸胁苦满”,大柴胡汤腹证“心下满而痛”;半夏泻心汤腹证“心下痞,按之濡”,旋覆代赭汤腹证“心下痞硬”;大承气汤腹证“腹满痛”、“绕脐腹痛”,“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小承气汤腹证“腹胀满”、“腹大满不通”,大黄附子汤腹证“胁下偏痛”;小陷胸汤证腹证为“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大陷胸汤腹证是“心下痛,按之石硬”,甚或“从心下至少腹皆硬满,痛不可触近”;桃核承气汤腹证“少腹急结”,抵挡汤腹证“少腹当硬满”等等,实为张仲景选方用药的重要依据。唯因我国几千年拘于“男女授受不亲”,未能很好传承,而日本学者反而将其发扬光大,成为应用经方的重要指征。值得深思。因腹诊较之脉诊“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相对更客观,也比较容易掌握,所以应该给予重视。实际上,腹诊在《内经》也有论及。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认为虚里,即心尖搏动,是有宗气所主。临床上如果出现大喘、虚里跳动数急,则提示病生于中,可见于心衰等。符合临床实际。赵进喜医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