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上承春秋乱世,中续百家争鸣,后启大秦帝国,是一个“百家争鸣”的黄金时期。要说哪个国家实力最强,那莫过于后来统一六国的秦国了。但是在秦朝统一之前,最难打的无疑是赵国。 未统一之前,赵国与秦国实力相当,而且他们本为亲戚,赵国一直都是东方六国拒秦的首道屏障。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富国强兵,国势如日中天,所到之处无不臣服。赵国也有著名的胡服骑射,之后军事实力迅速崛起,还有蔺相如、赵胜、廉颇、李牧等名将和名相,是战国唯一能跟秦国正面抗衡的国家。 问鼎中原,应该是每个王的梦想,谁又愿意屈居别人的脚下呢?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又处在一个杀人掠地的年代,谁做老大,都是迟早的事情。战国末年,战争爆发,秦国先后攻占了魏国、韩国,韩国拦腰为两截,韩国上党不愿献地,投靠赵国。自此之后,秦赵两个矛盾激化,开始攻打赵国。 在秦赵两国的战役中,最为惨烈的就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整个封建史上最大的一场战争,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规模最大的,持续最长的包围歼灭战。 廉颇领兵拒秦长平。如果不是赵孝成王中秦国反间计,临阵换将,让纸上谈兵的赵括领兵;如果不是赵军被围,东方六国视而不见;如果不是秦国举15岁以上男丁全部参军阻击赵国援兵……46天后,弹尽粮绝的40万赵军就不会被白起全部坑杀,可见赵国人对于秦国抵抗之惨烈。 惨胜的秦国第二年举兵又攻赵。原因是赵国不愿割地求和,全国备战欲报血仇。秦昭襄王遂举全国之兵包围邯郸。邯郸被围5个月没有城破,秦国杀掉白起,换帅郑安平,再发兵5万。最终,粮草全部断绝的赵国等来魏、楚援兵,秦军兵败而退,郑安平所部2万余人投降赵国。 赵悼襄王六年,秦将蒙骜率军十万攻赵被击败,蒙骜被射杀而亡。赵幽缪王三年,秦军再出上党,意在赵都邯郸。李牧率兵一战称神,大败秦军,10万秦军全部被歼,秦军统帅出逃燕国。 随后,赵国组织五国联军攻秦,如果不是楚军临阵而逃,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赵国中秦国反间计,赵王被擒,赵悼襄王的嫡子赵嘉在代地称王复国,汇合流散赵人与燕国联合,于易水河边再战秦军。直到公元前222年秦军才俘虏赵嘉,赵国被亡。 而秦终于在灭赵之后已无国可抗秦,遂统一中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