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制琴高手史善朋---周简段

 老北京的记忆 2017-12-20
早年的京城,荟萃着许多名角和琴师,因而要求胡琴的质地也要精湛,所以出现了不少制琴能手,在笔者记忆中,当首推史善朋。
史善朋自12岁就拜在琉璃厂老艺人马良正的门下学习制琴技术,21岁时去天津久盛斋。两年后回到北京,在李铁拐斜街立店开业,直到1939年才搬到琉璃厂。
开店伊始,他免费为一些名琴师蒙皮,因此,一些有名的琴师便帮他联络活计。渐渐地,手中的经济宽绰点了,便买来了当时颇为名贵的紫竹做琴杆,琴轴用黄杨木,偶尔也用黄檀木。他做的胡琴竹质坚硬,表面花纹也美观。当时的查花纹有虎皮花、芝麻花、腰横玉带、紫袍、鳝鱼黄等。
史善朋刻苦钻研制琴艺术,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包括琴筒的烤干,撑圆;琴杆的擦漆、缠弦。琴轴雕成玉簪花形便是史善朋创造出来的。他还经常到广和、广德等剧场观看京剧,与著名琴师合作,互相切磋,最后,终于悟出了据嗓配音的技艺。犹记一次裘盛戎唱戏,将开演时,其琴师汪本真突然说不上场了,裘盛戎问其故,曰:“没胡琴》。”问:“你的胡琴呢?”回答:“当了。”于是,裘盛戎便给钱又买了一把,调音一听,极好,问汪本真是谁做的,汪本真说:“史善朋。”裘盛戎非常感激,事后亲自找到史善朋面谢。
著名琴师赵济羹一次欲去上海演出,未料他琴上蒙的那块皮虽然好,但不出音,于是,便去找史善朋,史善朋翻遍箱子亦未找到一块合适的好皮,于是便把原来上的那块揭下来用水泡开,又蒙第二次。史善朋告诉赵济羹说:“北京使差点,到上海正合适。”赵济羹从上海回来,一进店门便作揖说:“果然不错。”之后,其他京剧界的琴师,像屠楚材、刘洁亭、杨宝忠、何顺信、姜凤山、杜奎三、周文贵等,也都相继让史善朋做琴。
史善朋做的胡琴,声音高亮,又圆润松甜;既宽厚,又集中充实,确实手艺不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