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敬一:我的人生到最近这几年才真正地活起来

 文心0007 2017-12-20

这是一次读书的第44期人物


本视频由“世录文化”提供艺术支持


“我一直说,我就算不做艺术,我去做其他的行业,我也能折腾点事出来。因为你骨子里一直有一颗想要折腾点事的那颗心。”


朱敬一 

Zhujingyi

当代艺术家


朱敬一 × 一次读书


关于朱敬一


从南京某高校国画系毕业以后,朱敬一进入高校当老师,一待就是六年。对他来说,是时候尝试另一种可能。他辞去工作,来到上海,专注于艺术创作。他把凯文·凯利《失控》一书中“降维”的理论运用在创作当中,回归书法“书写”和“表达”的本质。


写书法是他擅长和喜欢做的事情,曾经大概有三年的时间,他每天坚持用书法写一个段子,直到有一天,发在朋友圈里的“妈蛋的世界,我们要加油”被众多朋友转发,并求字。这样一来,他干脆开了一家淘宝店,专门卖书法。


来上海十二年,他创立“南门书法”,开了工作室“南门精舍”,做脱口秀,还和品牌进行跨界合作等等。人们说朱敬一因为他的“怪字”书法而火起来了,可他自己觉得,最近这几年,自己才真正地活起来了。不断地思考自我和关照内心,不断地创作,享受创作带来的愉悦感。


图片来源:世录文化



一次读书 X 朱敬一


您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读了《失控》这本书?


其实非常偶然的情况,因为我读书其实是范围比较广的,不光光就仅只在艺术界。我会读一些历史、诗歌、文学,有一段时间突然之间对政治经济学,对于这种新门类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也会去读一下。但是凯文·凯利就是突然间,我就遇到他了。凯文·凯利他几乎是每个字都击中你,所以我就一个晚上看完了。


你觉得这本书最吸引你的,是他这本书里的观点,还是其他的什么?


肯定就是他的观点。比如说他提到的降纬,这个理论其实我一直是觉得我提出来的那个艺术平民化这个概念,他用了更高层次纬度的一个词语,叫做降纬来跟你解释。而且他也摆出了很多的理由,就告诉你,就是因为现在我们人员之间的连接,比以前更多了。那么原先没有机会发出声音的这些人,正因为拥有了手机,拥有了移动互联网,他们能够发出声音。原先的小说多有艺术性,对吧?现在的都是爽文。为什么?这时代集体娱乐、欢娱,然后大家再也不要深刻了,完了。但从更深层次的问题来解释,就是说那是因为原先只属于一小部分人的话语权,被更多的人给平摊掉了。那么这就是一个时代的趋势,这是无法阻挡的。对于我来说,在这样的一个趋势里面,你看到了这样一个规则你应该怎么做?


那您是怎么做的?


其实我觉得从我的角度来说,我还是比较好的做好了降纬这样一个实践吧。我们拿写书法来讲,很多书法家上来写字的时候,脑子里全部都是古代的碑帖。你为什么要写书法?你写书法就是为了古代的碑帖吗?你完全忘记了写书法本身这件事情是为什么。那我来告诉你,写书法本身就是因为它最本质的东西是书写,忘掉那些碑帖,忘掉你的老师,忘掉所有那些存下来的这种规则。回到最初的本质,就是因为你有感情要抒发,你想要表达。用文字表达出来,你就要拿起一支毛笔去写它,这就是最初的本质。但现在有几个真正写书法的人,会去感知这些东西,对吧?他们写的时候就是在想,我这笔里面是不是有古人的某一笔,我这个里面是不是有一笔草草的感觉。我觉得太长的历史,有的时候也不好。


可能比照那些按技法去写书法的人来说,您这种做法或者想法,对他们来说也是另外一种“叛逆”。


随便他们怎么想吧,反正我的想法就是这样的。刚才谈到降纬,你把那个纬度降下来,你回到这件事情最原初的状态,你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那么对于我来说,那我就不再临帖了,而且我非常不赞同临帖这件事情。我觉得一个初学者一上来就临帖,就相当于你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了别人。你看不起自己的身家性命,所以你要去交给别人,因为人家是大师。


您从一开始写书法是怎么做的?


我其实一开始临帖,我没有现在这样的知觉,一上来肯定要临帖。但是很奇怪,我就临不好。老天给了你一个bug一样,你知道吗?我原先一直觉得这个bug是我人生最大的缺陷,后来发现你的最大的缺点一直在忽悠着你。我当时真的很沮丧,因为我很认真地临帖,但你就是缺了一根筋,就临不好,我们那些同学都临的很好。后来我发现,原来是这样,有的时候真的很有意思,你知道吗?那些临帖临的很好的人,现在都在哪呢?现在都在干嘛呢?他们还在写书法吗?我可以百分之百告诉你都不在写书法。因为那件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本质上是没有乐趣的。因为别人告诉你,留下来一个传统告诉你你应该这么干,他去这么做了。从他内心最潜意识的来说,他是没有乐趣的。所以没有乐趣的事情,是无法往前继续前行的。我为什么一直在写书法?虽然临不下,还一直在写,还一直坚持,因为我真的喜欢它。我内心就是觉得我玩这个东西我就开心,所以它能往前行走,你知道吗?


图片来源:世录文化


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玩这个东西会非常开心?


我从一开始写字我就很开心,虽然写的很怪很丑,但是我觉得很开心,因为我觉得那套东西是我自己的。我从最初开始没有拿毛笔的时候,我就自己就喜欢拿铅笔写这种怪字。因为我知道我字写不好,不可能像庞中华那样的人,写成那样的。干脆破罐子破摔,写点怪字。但是那种字写出来,我自己有愉悦感,这是我发明的。因为其实你知道吗?那种愉悦感是你那个小小的自我,在你身体里开始滋养,这种东西好重要。


你觉得那个自我带给你什么呢?


愉悦感,对,你在寻找。其实我一直说的,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但你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由于各种各样的规则,你的这些自我被一次又一次的延搁。到最后其实你再也没有能力去发掘它,不断的想要去请教专家,我到底行不行,对不对?不断的要去看各种各样的书,去寻找规则什么,告诉你你工作,辛勤工作,比如说加薪36法,你要去看那些东西,因为很早的时候你的自我就被磨灭了。如果你这个人是从小就有这样的自我,慢慢生长的话,你不需要去看那些书,它会给你带来这些方法,这些东西都会有。


您十一月的两大展览,简单介绍一下情况吧。


这两个展览都是跟书法相关的,第一个展览是跟大世界合作,在大世界会做一个“草书歌行”这样的一个展览。其实这个展览主要本身还是想展示这么多年来,我对书法、我对文字本身的创意上面的一些研究吧。然后第二个展览,是在艺博会,艺博会这个展览面积特别大,是别克赞助,由艺术百代和世录文化来筹划这件事情的。其实这个展览更侧重于什么呢?对我来说更侧重于如何把我自己的作品跟商业,跟艺术机构整合在一起,形成这样的一套模式,来看看这种模式,既能够有艺术的魅力在里边,又能够把品牌方的东西融进去,这是做一种尝试吧。


就是从目前来看,您这种尝试对您来说,还是一种新的体验,对吗?


我做过一些这样的尝试,比如之前跟科勒合作,也是做过,但是没有做过面积这么大的。而且在一个艺博会上来做这样一件事情,其实有很多东西都是临场发挥的。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因为给你布展的时间特别短,你不知道你会遇到什么样的状况。你到展场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是一片空白。


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


对,当然后面会装一些东西,但是其实百分之六七十的东西,是要你自己在现场做出来的,我其实挺喜欢这样的东西。现场感,去遭遇它。



它会不会现场也有一些是您之前创作过的一些书法的作品?


也会有,是这样的东西结合。


主要还是临场的发挥比较多一些?


对对对,因为真正其实有魅力的东西就在于临场发挥的东西。


您当时临场会做一些什么样的东西?


我会在很长的一面墙上做涂鸦,这个涂鸦有文字、有绘画,然后还会在现场写一个特别大的书法。


您小的时候读了很多文学类的书?


对,没错,那是我唯一唯一的,真的。你想少年萌芽这种荷尔蒙的东西,你总得找一个地方去出吧,那环境我们那时候生长的环境,企事业没有办法谈恋爱的。再说我那时候长得又瘦又小,体育成绩也不好,也不招女生待见。唯一找一个地方,我那时候就看书,很沉迷。我们家那时候离我们县城的一个图书馆很近的,我就去办了一张卡,暑假寒假我觉得好漫长,每年的暑假寒假觉得特别无聊,很漫长,那种感觉跟贾樟柯的那个《小武》里面一模一样,真的。所以我看了特别有感触,你知道吗?你就觉得这个日子没有头了,你知道吧?我就只能每天骑着一辆小破自行车去图书馆,去看有没有什么新的书,去看。我记得我当时几乎上那种文艺类的书我都看遍了,图书馆很小,就那么点,你知道吗?反正武打小说、言情小说这类的都已经看遍了。当然有些特别深奥的,比如说物理、化学我是不会看的。那时候看了好多,其实我觉得那个时代的那些东西还是对我影响挺深的。


对您会有什么影响?内心的创作,包括你的一些思考方式,是会有改变吗?


会,前两天网上传了一个图片,是个段子,黑泽明。他说了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对。他说所有人最后整理自己方式的方法,就是写作。好像是有这样一句话,你可以去找一找。我觉得从我自己的感受来说,是这样的。因为其实你提起笔去写作的时候,写作特别重要。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因为其实你提起笔去写作的时候,第一件事情是让你自己的思绪慢下来,我们现在好多人犯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思绪过快,你知道吗?因为互联网的信息太快,所以导致我们的思绪就特别快,整个脑子在不停地运转,不停地运转。所以你看绝大多数的都市人,脾都不好,因为思伤脾。那么写作其实是让你飞速旋转的这个东西停下来,然后去反省自己。你刚才提到这些东西为什么影响了我?就是因为你看多了之后你想写作了,这是一个副产品的转换。但这个副产品太重要了,我觉得我在人生几个比较重要的阶段,都有过写作的经历,特别好。


您是哪一年来上海的?


我2005年来的上海。


现在也待了十几年时间。


12年了。


那您觉得这十几年时间,上海有什么比较大的变化吗?


太大了,我感触特别深,你知道吗?最大的一个感触是什么?早年的时候我刚刚,2004年、2005年我就出国了,每次出去都觉得哇,现在让我出国,就哇,很一般。你就可以看出来差别。


图片来源:世录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