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团队就要:三分讲道理,七分谈感情

 子霄读书 2022-11-06 发布于北京

很多管理者都擅长“变脸”——面对员工时是一张“黑脸”,动不动呵斥、歧视、贬低员工;面对业绩时是一张“红脸”,他们渴望看到节节攀升的业绩。问题在于,员工才是创造业绩的主体,管理者怎么能一边歧视员工,一边又指望员工去为团队创造价值呢?

这样的管理者,是带不出好团队的。管理者和员工彼此之间,情感缺失,不利于提高整个团队的效率。这样的管理者,人为地将自己放置在员工对立面。员工厌恶他、害怕他、憎恨他,却不敬重他、尊敬他、信服他。

在如此情况下,营造大家庭式氛围的团队,构建民主团队,坚持员工第一的团队,只是一句空话。团队成员之间,也存在很深的隔阂,拧不成一股绳,劲无法使到一处,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团队始终原地踏步,甚至后退。

面对这样的情况到底该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管理者学会情感管理。让我们先领略一下情感管理的威力。

现在提到斯特松公司,大家都知道这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制帽厂。可是就是这家制帽厂,也曾经爆发过几乎毁掉它的危机。

公司频繁接到投诉,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是垃圾,品质差到人们都不愿意把它们戴在头上。可是即便这么差的产品,产量也低得令人发指。雪上加霜的是,几乎每天都有工人辞职。没有辞职的工人们蠢蠢欲动,打算给管理者们一个难忘的教训——他们打算罢工。

面对这样的情况,工厂聘请了一位管理顾问调查原因。管理顾问发现,这家制帽厂的管理者们实在是太差劲了。

他们对工人不尊重,张口便是脏话。不管工人是生病还是出了事故,他们不闻不问,只关心产量问题。他们动不动就指着工人的鼻子大叫“滚蛋”!

员工对管理者越来越不满,而公司内向上反映的渠道全部阻塞,他们只有用消极怠工来反抗。

知道了问题的根源所在,管理者开始对症下药。先和员工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再对管理层进行整改。四个月过后,效果卓然。斯特松公司的产品又开始成为人们青睐的宠儿。

感恩节到了的时候,全体高级管理者向员工赠送了火鸡当礼物,也表达了他们对员工的“感恩”。第二天,他们收到了员工的礼物,上面写着“谢谢你们,把我们当人看。”

如果不是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加大了情感投入,想必这家历史悠久的制帽厂早就该关门大吉了。

那么现代企业的管理者该如何投入感情到管理中来呢?

我们不是管理者,我们只是服务者

很多人认为(管理者和员工都有这样的想法),管理者和员工是天生对立的。如果存在这种心态,那么管理者和员工之间便存在无法逾越的天堑。

我们想要投入感情,拉近和员工之间的距离,便不能放任这种隔阂存在。针对这样的想法,我们可以用实际行动表明,我们不是管理者,我们只是服务者。

服务什么呢?

服务员工,比如为员工的工作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和工具,并协助他取得一定的成绩,或者获取相应的知识。当员工意识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时,就会从心里放下对管理者的芥蒂。

拒绝虚情假意,真心对待员工

为数众多的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做到了“有情有义”,但是这些“情义”往往不切实际,让员工感觉不到管理者的“真情实意”。

真正聪明的管理者,做到了“情真意切”:

某家公司从来不惧怕“用人慌”,因为它的员工复功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原因就藏在其经理对员工的态度上。

这个公司员工大多是外地务工人员,大多有“三难”——住房难,和家人团聚难,孩子在当地入学难。

针对这“三难”,公司的管理者为员工修建了员工的专门宿舍,并表示愿意如果员工家属有需要,可以为其提供后勤之类的工作。并专门兴建了一所子弟学校,保障员工子女入学。

员工对这家公司“不离不弃”,原因就在于,公司真正地站在他们的角度,做到了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这种态度,本身就能激励员工。

告别冷若冰霜,用你的赞美点燃员工

常言道:“恭维不蚀本,舌头打个滚。”在团队中,常见的是员工赞美管理者,鲜少看见管理者赞美员工。如果我们能主动去赞美员工,那么员工的工作热情可以在瞬间被点燃。

当然,这种赞美不必太过刻意。比如,员工刚好顺利完成某项任务,你可以随口一说:“你的干劲值得大家学习。”或者是员工刚好完成了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你可以笑容满面:“你真厉害,这么做下去,有升职的希望。”

通过赞美,无形拉近了我们和员工之间的距离。而且也能通过赞美,激励员工更有干劲、更有激情地投入工作。

作者:李关党,摘自《管理就是带团队2》,本文系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