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灵的宁静与思想的解放

 Quan悠云 2017-12-21

袁济喜

关于“我”

提倡一种心灵的修养和自我的宁静,提倡一种人格,一种心灵的超越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庄子的思想在《逍遥游》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逍遥游》的中心思想就是人如何解决自由的问题。这个自由包括:人生的超越和自然的统一。我们刚才谈到了,人类面临众多的困惑和困境,集中表现在“人为物役”,也就是人为身外之物所奴役,庄子提出了一个命题叫“物物而不物于物”,也就是我要超越外物而不被物欲所控制。庄子谈到了人类创造了万事万物,这些都是为了人类的幸福。但是,人创造了这些,绝对不能反客为主,被物所奴役。庄子认为解脱困境和困惑的关键是解决“有待”和“无待”的矛盾。什么叫“有待”?就是有条件的,有限制的。庄子说有一种大鸟叫鲲鹏,这种鸟可以飞得很高,但是它飞得再高也是要停息的。还有一种鸟像麻雀,飞不高。这些大鹏小鸟虽然飞的高度不同,但是它们都是有待的,鲲鹏展翅九万里,最后还是要落下来的。庄子描写了一个理想人格,这种理想人格在庄子的书中用寓言的形式写出来了。这就是《逍遥游》中的一个神人。他说有一座山呀,有神人居住,这个神人长得很漂亮,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他不食五谷杂粮,乘云气,御飞龙,游乎四海之外。他能保护万物,不使万物受损害。这种神人在庄子看来他是自由自在的,他是无待的。庄子的“物物而不物于物”,就是要驾驭物,而不被物所驾驭。这里的“物”指什么呢?是指现在我们常说的身外之物,包括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财富、权利、地位、名誉、身份。庄子提倡,我要驾驭万物,而不被万物所驾驭。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最大的烦恼与痛苦是纠缠于自我,不能达到无我。所以庄子说这个“逍遥游”是“无待”,“无待”是相对于“有待”而言。

心灵的宁静与思想的解放----庄子之道 - 老黄牛 - 攸子情

庄子智慧

庄子讲的是一种人生哲学不是宗教,主要是提倡一种心灵的修养和自我的宁静,提倡一种人格,提倡一种心灵的超越。庄子在《天道》中明确提出,逍遥游并不遥远,它在于我们心灵的修炼,要保持自己心灵的虚静。什么叫心灵的虚静呢?就是排除万物干扰,达到一种宁静。提倡虚静,不是为了达到一个功利的目的,而是说参照万物,要尊重万物。他说:“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关键是要做到万物不要干扰你的心灵,这个就是虚静的本意和虚静的境地。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就是说你看这个水呀,宁静得不起波澜,人才能在水中照自己的胡须和眉毛。现在我们常用的一个词是水平,木匠打地基不是有水平线吗,庄子说水静了之后才能明,才能有水准。你精神不静的话,你就不能做到明白,所以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西晋有一篇《列子》,里面说了一个故事,说齐国有一个人,早上的时候,来到市场上,当着众人的面,把一个人身上的黄金给抢了。最后被捕快抓住了,官吏审他时问他:“你怎么那么大胆呢”?他说:“取金之时只看见金子,没见到人”。他说抢这个金银财宝的时候,只看到这个金银财宝,没有看到人,那个时候的钱财欲,把人心乱成那个样子了。

庄子还在《齐物论》中讲了一个寓言来说明虚静的重要。庄子说了这么一个故事,宋国的国君要找人给他画像,很多画家都来了,毕恭毕敬地立在边上,开始准备笔墨。后来有一个画家来了,大摇大摆地去见国君,他看到很多人在外面等候,也不理会大家,重新回到了自己住的旅馆,国君感到很奇怪,这个人怎么那么不恭敬,怎么那么无所谓?他派一个人去看一下,只见那个人在自己的旅馆里面,解开了衣服,盘腿坐着。宋元君知道后,认为这个人是真正可以为我画好像的人,就用他。为什么要这个画家不要别人呢?因为越是虚静的人越能进入画的意境。伴君如伴虎,你画得不像他不喜欢,画得太像了,有的国君长得丑,他也不会高兴。所以大部分的画家都捏着一把汗,在庄子看来,患得患失就是不虚静,越是不虚静,他就不能进入状态,这样的人是画不好的。后来的那个人无所谓,他既不患得患失,也没有把国君当回事,反而能逍遥游。所以古代的艺术创作讲究虚静,近代以来的著名艺术大师,如齐白石、刘海粟、潘天寿等,他们的画论,许多都是从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传承而来。庄子的虚静不仅孕育了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还培育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艺术。

心灵的宁静与思想的解放----庄子之道 - 老黄牛 - 攸子情

庄子智慧

《庄子》中有一篇叫《齐物论》,其中讲了庄周为蝴蝶的故事。他说我过去做过一个,在中变成了一只美丽飘飞的蝴蝶。蝴蝶飞飞,他觉得非常畅快和爽呀。过了一会儿醒了,他惊讶地发现怎么又变成庄周了。他说我分不清,到底是我变成了中的蝴蝶呢,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周呢?他说从理性上来说,庄子和蝴蝶是两个事情,但是一定的情况下,庄子和蝴蝶可以互相转化,我变成蝴蝶,蝴蝶变成我,所以万物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尺度,和一成不变的规矩。自由与超越是可以在精神领域之中达到的。

关于“人”

庄子好用寓言来表现人对思想解放的需要

庄子奔放的思想,诙谐幽默的智慧,决定了他的演说方式,不可能像孔子那样一本正经,也不像老子那么刻板,是发散型的自由式的,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珍贵的寓言,拓展了中华民族的思维的空间,庄子说,我的文章,十篇当中有九篇涉及寓言。他用寓言来浓缩大千世界,很有想象力,国学大师王国维在1906年写过《屈子文学之精神》一文,以生于南方的屈原和庄子为例子,提出“南人之想象力之伟大丰富,胜于北人远甚”。我们读过《论语》再来读《庄子》确实感到这一点。

庄子采用寓言写作可谓是有意识的行为,庄子说,同样的道理,如果自己论之,容易犯独断论的毛病,不如“藉外论之”,也就是借他人来说最好。庄周举例说明,父亲称赞儿子,不如通过别人称道好。同样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称道自己,总是不如由别人来说好。庄子好用寓言,也是出于思想解放的需要。孔孟的语录体,如《论语》与《孟子》的对话体是采用语录的方式,基本上站在写实的立场来写作,但庄子的寓言体,克服了实录的拘束于事实,根据想象上天下地,打破“在场”与“不在场”之间的界限,使二者自由切换,亦庄亦谐。时至今日,庖丁解牛、轮扁凿轮等寓言依然呈现在今天的生活与文化之中,影响很大。

比方说,庄子强调道的相对性与统一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美有着相对性,大与小都是相对的,这些道理空谈起来太玄,但用寓言来说就好懂多了。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毛嫱丽姬都是当时宫里的美女,然而,庄子却根据人们忽略的自然现象,提出一个十分惊骇然而又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人见人爱的大美人,在动物看来却是可怖的怪物,它们见了纷纷逃走,现在常说的沉鱼落雁原来竟贬斥之言。

庄子认为,具体美与丑都是相对的,人们万勿沉溺其中而忽略大道,真正的大道是超越美与丑而达到一个经纬天地,自由的境地。

心灵的宁静与思想的解放----庄子之道 - 老黄牛 - 攸子情

庄子智慧

庄子为了说明世人为外在之美所困惑,还有一段对话体的说明:在《山木》中说了一段趣事,孔子的学生阳子到宋国在一家客店住宿,客店小老板有两个妾,一个长得美,一个很丑,但是美的受到冷淡而丑的却受主人宠爱,阳子很奇怪,就跑去问这是为什么呀,那个小老板回答得倒也挺有意思,他说:“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于是阳子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他告诫:“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也就是说,你们做好事后不要自以为美,这样永远受人尊敬。现在这些哲理名言仍然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矫揉造作,自美为美成了病态,造成文化泡沫泛滥成灾。

《秋水》中还有一段对话,是著名的庄子与惠施辩论游鱼之乐的,其中谈到庄子与惠施辩论的要害是人能否知鱼之乐,为了领略这段话,我们原汁原味录下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认为自己可以知鱼之乐,而惠施则强调庄子不是鱼,怎么能够知道鱼之乐呢。而庄子也不是等闲之辈,他反问,你刚刚说过,我是怎么知道游鱼快乐的,可见你也承认我已经知道游鱼之乐了,现在怎么又来否定,真是说话不算数。这些争论,有些诡辩的味道,因为惠施本身就是当时的名家。名家与古希腊的智者一样,都善于诡辩,不过自古以来,哲学家与诡辩往往不分的。庄子与惠施争论的关键,在于人有没有可能进入到物化之境中。在庄子看来,只要人通过物化其境,如庄周蝶一般,就能够与对象合为一体,自然也就知鱼之乐了。在道的自由与境之中,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同体,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这段对话将对象与自我的复杂关系,论述得趣味横生。强调人可以通过设身处地而知晓对象,这对于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论影响很大。如果不是寓言很难说得这么好。刘勰《文心雕龙》的《知音篇》,强调知音与体验,以及钟嵘的《诗品》赞赏体验式批评,受到了庄子思想的影响。这是很明显的。

总之,庄子一书是中国先秦时代的思想结晶,它强调天道自然,人性为本,回归自然,超越自我。它奠定了中国古代思想与精神的基本价值观念。对于当代中国人具有启发与感悟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