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个癌症九个埋,还有一个不是癌

 求知_时光 2017-12-21

——何裕民《癌症只是慢性病》


上个世纪70—80年代,一方面由于抗生素的广泛运用和人类应对细菌感染等的日趋成熟,原先排在人类疾病谱和死亡谱前列的许多感染性、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甚至逐渐消失在人们的临床视野中;另一方面,又由于社会快速进步、竞争加剧、污染加甚、生活方式急剧改变,原先在人类疾病谱、死亡谱中占据极不显眼地位的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之发病及其危害,几乎在一夜之间飓升至显赫地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日以加剧的恐惧。


例如,调查表明,上海西部某区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10年间,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了近一倍,人群肠癌的发病率上升了50%,胰腺癌、胆囊癌等以往很罕见的癌种,也快速增多。而且,这一增加趋势还在加剧。人们突然发现:癌来了!而且就在你我身边,时时威胁着大家的生命与健康!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一旦人们遇到难以应对的事件时,习惯之惰性常驱使人们首先借助以往自身应对类似事件时相对成功的模式,加以回应。对汹涌的癌症之势也一样,它是健康之大敌,生命之杀手;犹如上世纪30~40年代的肺结核与流感、肺炎等。


在那个年代宣判谁患了Ⅲ期肺结核,就像今天确诊某人生了晚期肺癌一样,除了痛苦地“接受”折磨和逐步走向衰竭、死亡以外,别无他法。而人类通过成功地研发出链霉素之类的抗菌素,已把肺结核这“白色恶魔”牢牢地给制服了。80~90年代肺结核曾一度完全销声匿迹了。思维的“迁徒”习惯,使人们当然地举起了抗癌——杀死癌细胞的大旗,一如过去曾经成功地对肺结核、肺炎等,利用抗菌素杀死细菌之高招一样。从半个世纪前起,到80、90年代最为鼎盛,人们发展了种种抗癌、杀死癌细胞的方法,如手术切割、放疗烧死、化疗毒死等。其中,又以化疗毒死最受宠幸,化学药物毒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化疗)成了抗癌的主力军及希望所在。涌现了数不清的化疗新药。


然而,自然界常常会愚弄自负的人类的。就在人们自以为能再次借此取得捷报时,临床的情况却十分不乐观:化疗药对癌症的治疗和控制确有一定的效果,但却始终停留在一个令人十分尴尬的境地――不管人们怎么更新化疗药,不管人们怎么加大剂量,拉长疗程,或组合各种多化疗药配方,除少数癌症的疗效有所提升外,30~50年来,仅借杀伤性治疗,癌症患者的远期疗效和五年生存率却并无多大提高。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接受治疗的患者们在肉体上、心理上、精神上,以及经济和家庭、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却承担着越来大的创伤、痛苦与负担。肉体上,精神上的痛苦甚至难以忍受。每年,因此而冤死于化疗(或放疗)的患者知多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