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周中国教育的“声音”

 长青马圆圆191 2017-12-21
     “有些家长想搞一些谢师活动,这样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在这里我们全体老师真诚地道一声:谢谢!您的孩子今后学习更好、生活更快乐、成长更全面、身心更健康,是对老师们最好的回报。”

  ——毕业季来临,不少家长又开始“蠢蠢欲动”,意图组织“谢师宴”,表达对老师的感谢。近日,北京市十一学校在网站上给家长发出公开信,表示将谢绝任何形式的“谢师宴”。

  

  “中学生阳性心理症状发生率由高至低分别为强迫36.4%,人际敏感24.6%,偏执21.5%,抑郁19.5%,焦虑15.8%,躯体化(情绪化引发的身体不适)12.8%,恐怖12.6%,精神病性11.2%。”

  ——近日,一份名为《哈尔滨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报告出炉。调查指出,在诸多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强迫高居榜首。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常务委员张聪沛认为,父母经常把分数作为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尺,甚至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强加于孩子,造成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

  

  “‘超级学校’无疑成了高考的最大赢家。不过,教育界内部对于‘超级学校’却多有批评,这些学校虽然创造了很多高考神话,却破坏了当地的教育生态平衡,其很多做法也违反教育规律。”

  ——近日,各省市区陆续公布了高考成绩及分数线,高考状元再次成了媒体追逐的焦点。分析显示,状元往往集中在一些“超级学校”,对此,《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认为,一些“超级学校”为了保住“金字招牌”,学生的学习压力往往巨大无比,而且它们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择校现象的加剧。

  

  “从今年7月1日起,河北省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利用节假日集体补课。违反规定者,公办学校校长一律免职,民办校年检‘不合格’。”

  ——近日,中小学正陆续迎来暑假,但由于一些学校组织集体补课,本该放松身心的暑假成为一些学生的“第三学期”。对此,河北省重拳出击,为严控节假日违规集体补课,决定对违规公办学校校长就地免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