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倒尼安特式的社会学》

 动力实体能 2017-12-21

作者:丁丁哥2013/11/20

 

现在人类的社会学,基本都是社会内部决定的社会学,我们的社会学家们很努力,他们努力钻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钻进各种人堆,甚至钻到人的性器之中,他们以为这就是在做社会学,他们完全不知道,社会内部决定的社会学,其实是“尼安特式”的社会学。

 

这里所说的“尼安特”指的是“尼安特人”,据网上的资料介绍:“尼安德特人(homoneanderthalensis,又译“尼安德塔人”)是一种大约12万到3万年居住在欧洲及西亚的人种,欧洲的德国、法国、比利时和意大利的许多地方,都发现了确定是尼安德塔人的下腭、牙齿和头盖骨等,这是一种曾经与人类同时存在的人种。”

 

与人类相比,尼安特人的脑容量高达1300毫升,比人类还稍大些,他们会使用石器和火,甚至可能已有宗教的意识,只是其外形相对比较粗犷强悍,骨骼粗壮,肌肉发达,他们在欧洲生存了大约20万年,是能够猎取大型动物的猎手,甚至可以与熊等猛兽争夺栖身的洞穴,但“尼安特人”大约在3万年前灭绝了,据说,在排除了多方面的因素之后,“尼安特人”之所以灭亡的结论,是倾向于因为遇到了“智人”。

 

为什么同样聪明,而且力量更强的尼安特人,在遇到了后来从非洲出来的“智人”就会灭亡了呢?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

 

在这方面有学者认为,是“尼安特人”成为“智人”的食物,因为有证据显示其与智人发生过许多争斗,但也有人认为不可能,因为“尼安特人”是先到为主的欧洲主人,其分布已经非常广泛,所以被吃光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这个反驳并不一定能成立,因为过去没有发现,如果遇到大尺度的气候变冷,欧洲的“尼安特人”是有被吃光的可能的,其一,大尺度的气候变冷会在欧洲的较高纬度引致生物清场的效应;其二,如果清到地中海附近的纬度,由于陆地突然变得非常狭小,所剩无几的不同人类会在这里挤成一堆,而由于这是一个饥不择食的时代,搞不好就会有覆灭的可能,而“尼安特人”正好就是消失在这个时期,这非常可疑。

 

当然,由于本文并不是研究“尼安特人”的专著,并不一定能够十分肯定的论定“尼安特人”的具体事情,但其中一些与本文相关的道理还是很值得思考。

 

当冰期将至,“尼安特人”与“智人”挤在一起时可能发生了什么呢?

 

“尼安特人”有一个细节特别值得注意,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说,男性“尼安特人”的体格比女性的大很多,体格包括身高,男性尼安特人身高约为165至168厘米,女性高约152-156厘米,再加上“尼安特人”横向的特别粗壮,男、女体格相差悬殊。

 

为什么要关注“尼安特人”男女体格相差悬殊的细节呢?因为新历史观推论,如果一个部族或者种群的外部压力不够大,其就会出现内部过分竞争的倾向,而如果内部过分竞争,特别是雄性的过分竞争,由于争强斗胜的雄性争斗刺激雄性荷尔蒙,很可能会导致出现雄性体格趋大的结果,很多动物也是这样,这对于所在种群来讲,无疑是一个增强的过程,而如果一个经过内部充分争斗的种群遇到另一个较弱的种群,当然应该是增强了的种群胜出的机会较大,但是,所有的错觉也是由此而始。

 

因为,种群的争斗除了个体的强弱对比之外,还有群体的合力强弱对比,而群体就是社会,群体力量就是社会力量,群体力量对比就是社会合力的对比,而凡是内部过度争斗的部族,其有两个问题很难避开,其一是内部的过分争斗会使部族规模较小,其二是会使部族内雄性数量趋于最小化。

 

而如果“尼安特人”真是这样,其在南下到狭窄地域与“智人”挤在一起的时候,由于族群较小和群体内成年男性较少,可能就要吃很大的亏,因为“智人”是后到欧洲的人类,其远不及“尼安特人”强大,所以即使是同样的环境,感受到的外部压力仍会比“尼安特人”大得多,所以还没有条件经过“尼安特人”那么充分的内部争斗,结果,其就有部族体量较大和部族内男性数量较多的优势,而仅此两点,就已经可能比较容易吃掉送上门来的“尼安特人”。

 

从网上看到,现在的科学家们也有这方面的推测,他们说,在“智人”具有强大的认知能力和建构巨大而复杂的社会关系时,“尼安德特人”可能以相对较小的群体生活,有个叫Pearce的科学家说:“当‘尼安德特人’在小群体中生活时,在欧洲和亚洲他们处于劣势,因为当他们处于紧急情况时,只有很少的朋友可以给予帮助。”

 

很高兴在人类社会学的领域里,终于又看见了“强者”不能“生存”的例证,“尼安特人”这些内部争斗的强者真的非常悲惨,其几乎是消失得不见了踪迹,而“弱者”的“智人”终于有机会可以“适者生存”了,“智人”就是我们人类自己,这当然非常值得庆贺。

 

所以可以说,进化的较好的人,就是社会性较好的人,从根本上讲,人类之所以“强”,不是因为个体争斗而获得的“强”,而是依靠社会和社会性而获得的“适”,日常可以观察到非常的不同,一个2岁的小孩,看见别人手里的玩具会去抢来玩,有的3岁进到幼儿园还会这样,这就是人的非社会性的正常表露,但如果5-6岁在幼儿园毕业了,还在别人手上抢玩具玩,就是社会性很差的人,这人差不多会是废品了,而如果一个人80岁了,还说人类只有在内部相争的一面,那就是十足的“尼安特人”。

 

当然,人类的内部竞争也不是完全的负面,因为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如果天上下雪下的是白面,人类绝对没有可能进化到今天的模样,但必须注意,争斗是有等级的,人类的内部争斗是相对比较个体的争斗,这是级别较低的争斗,而人类的外部争斗,是高层次或者说最高层次的争斗,绝不能将低级争斗当做决定性的争斗,人类的最高社会形态就是国家,国家是全地域人类的“合”的成果,是全地域人类生存的最基本依托,无节制的淡化国家及国家职能的“合”,最终难免遭遇不测。

 

从根本上讲,社会性是人的极重要属性之一,人类的社会性,不是因为内部争斗的“分”而得,而是因为在抵抗外部压力中的“合”而得,如果没有这个“合”,人类早在几万年前就已经“尼安特人”了,人类的社会学家们至今还未能理解这一点,他们至今还深陷在“分”的繁忙中,比如观察“分”、记录“分”、统计“分”、分析“分”等等,这些其实更像是社会学的田野,或者是历史学的现代田野,社会学只有从沉迷于反社会的“分”中解脱出来,才能真正获得高层次的新生。

 

过去,人们喜欢将中国历史简单化为“久分必合、久合必分”,这个“分”与“合”其实也是同样的问题,如果人类遇到的外部压力大、或者持续的时间长、或者发生的频率高,就会更多的趋向于“合”,反之就会趋向于“分”,如果人类在社会性方面进化的好,就会“合”的稳固些,反之就会容易出现“分”的问题,现在人类正处于长期温暖和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双重顺境时期,这也是检验中国人社会性进化程度的最好时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