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玥斋:日本藏唐写本《春秋经传集解》卷二

 RK588 2017-12-21

《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所修。它记载了春秋一代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历史。从鲁隐公元年起,终于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以鲁国历史为主,兼存列国史事。《春秋》在撰修的过程中遵循了一定的体例,就是人们常说的“春秋笔法”。《史记·孔子世家》曰:“(西狩获麟)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於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後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①

宝玥斋藏日本有邻馆珂罗复制件

《春秋》在传授的过程中,不断有经师对其进行训释和阐发。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在经历秦火之后,到汉代还有《公羊传》《谷梁传》《邹氏传》《夹士传》五家流传。由于《邹氏传》《夹士传》全凭口授,不著于竹帛,故很早就失传了。现在所剩的就只有《公羊传》《谷梁传》及《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注重阐发《春秋》的“微言大义”。董仲舒更进一步利用《公羊传》,发挥其“天人感应”及大一统思想。由于切合统治者的需要,《公羊传》最早立于学官。《谷梁传》虽在具体观点及细节上与《公羊传》有所不同,其体例与解经的方式却与《公羊传》如出一辙,故有汉一代在《公羊》学之后亦立《谷梁》之学。

《左传》相传为鲁国君子左丘明所修。与《公羊传》《谷梁传》阐发“微言大义”不同,《左传》更注重春秋史事的记载和补充。因《春秋》记事的高度凝练,类似于报纸上新闻的大标题,宋代王安石讥其为“断烂朝报”。《左传》以叙事详赡、辞彩奋飞著称。其不仅是优秀的史学著作,也是优秀的文学著作。据《史记》记载,汉初北平侯张苍曾献《春秋左氏传》。汉书》又载河间献王得古文左传。由于《左传》属于古文经,是用不同于汉代隶书的六国时期的古文书写的,又因为没有经师对其作详细的训释,即没有形成所谓的“家法”,并且《左传》没有太多“微言大义”的阐发,故西汉一代《左传》之学不显。刘向刘歆父子校书秘府,得窥古文《左氏春秋》。刘向学《公羊传》,虽不废《左传》,但对《左传》的兴趣明显没有其子刘歆强烈。刘歆可以说是《左传》学第一人。汉哀帝时,他积极推动《左传》立于学官,虽经重重阻挠并未成功。但喜爱和研究的人越来越多。新莽时期,《左传》立于学官。东汉初年,《左传》立于学官,但博士李封死后,旋即被废。虽然如此,《左传》之学已经大行於世,并在以后的岁月中逐渐占据《春秋》学的主导地位。

《春秋经传集解》是晋代杜预注解《春秋》《左传》的著作。杜预将《左传》按年附於《春秋》经文之下,并集前人的注解为《春秋》《左传》作注。至唐代贞观年间,太宗诏孔颖达修《春秋左传正义》。孔氏坚持“疏不破注”的原则,在杜注的基础上进行解说。此后研习《春秋》及《左传》,离不开杜注及孔疏。虽有批驳,甚至否定杜注的著作,然并不能动摇杜注的崇高地位。杜预有缔造晋室之功,又因其有功于《春秋左传》,因此他是唯一一位既进文庙又进武庙的人物。

此卷唐钞本《春秋经传集解》卷二,现藏于京都藤井齐成会有邻馆。《近畿善本图录》第六十七图即此卷开头部分之节选。据严绍璗《日本藏汉籍国宝钩沉(三)》所述②,此卷日本明治初年收藏于柏木政矩(探古)处。杨守敬赴日,惊为古钞,重价购之以归。其后由合肥人李国公收藏。大正末年,又被内藤湖南从中国带往日本,归藤井氏所有,保藏于有邻馆。卷末有杨守敬跋。其称:“北齐人书《左氏传》,共七纸,一百四十六行。惺吾记。”

将此卷与日本宫内厅所藏三十卷镰仓时代写本《春秋经传集解》(以下简称宫内厅本)及南宋兴国军学本刻本进行校勘。可以发现,宫内厅本和此卷相同之处颇多,兴国军学本与此卷异文颇多。宫内厅本与此卷杜注末尾多加语气词“也”字,兴国军学本往往无之。如:卷子本杜注:“定鼎于郏鄏也”,宫内厅本同此卷子本,兴国军学本无“也”字。又兴国军学本“太子”往往写作“大子”,“太庙”往往写作“大庙”,宫内厅本往往作“太子”、“太庙”。

除句末语气词之外,卷子本与兴国军学本及金泽文库本亦有不少差异,现作校勘记如下:

杜注:而后去。宫内厅卷子本、兴国军学本作“而后去之。”

杜注:今河南也。宫内厅卷子本作“今河南县也。”兴国军学本作“今河南城也。”

杜注:楚国今南群江陵县北纪南城也。宫内厅本、兴国军学本“南群”作“南郡”。“南群”当为“南郡”形近而讹,卷子本误。

杜注:则书勳营於策。宫内厅本、兴国军学本“勳营”作“勳劳”。“营”当为“劳”之形近而讹,卷子本误。

杜注:以倾宋国。宫内厅本、兴国军学本“宋国”作“宗国”。“宋”当为“宗”之形近而讹,卷子本误。

杜注:以相转辅贰也。兴国军学本作“以相辅贰”。卷子本“转”当涉下“辅”字而衍,并因与“辅”形近而讹,卷子本误。

杜注:今泰山嬴县之也。兴国军学本无“之也”二字。

杜注:日月同会,月掩日,故日蚀。卷子本“故”下脱“日”字。

杜注:御戎僕也。卷子本多一“戎”字。

传:骖絓而止。卷子本脱“而”字。

传:公会杞侯于郕。卷子本脱“公”字。

传:齐侯送姜氏于讙,非礼也。兴国军学本脱“于讙”二字。

传:虽公子,上卿送之。兴国军学本作“亦上卿送之”,多一“亦”字。

杜注:史阙之也。兴国军学本作“史阙文也”。于文义两者均可,疑卷子本“之”为“文”之讹。

传:夏,周渠伯纠来聘。兴国军学本作“夏,周宰渠伯纠来聘。”卷子本脱“宰”字。

杜注:齐欲灭纪。卷子本脱此四字。

杜注:仍叔,天子大夫也。兴国军学本作“仍叔,天子之大夫也。”卷子本脱“之”字。

杜注:幼弱辞也。兴国军学本作“幼弱之辞也。”卷子本脱“之”字。

杜注:失见之时。兴国军学本作“失龙见之时”。卷子本脱“龙”字。

杜注:曹国今济阴定陶之矣。兴国军学本作“定陶县”,卷子本作“之矣”,误。

杜注:免桓公太子之也。兴国军学本无“之也”二字,卷子本误。

传:国人分。兴国军学本作“国人分散”,卷子本脱“散”字。

传:左矩右矩。兴国军学本“矩”作“拒”。

杜注:执以为号令者。“者”字字体与整个卷子不类,当为后补,非原有。

杜注:郑志在苟免,王讨之罪。兴国军学本作“郑志在苟免,王讨之非也。”卷子本作“罪”,误。

杜注:《释例》论之备之矣也。兴国军学本作“《释例》论之备矣。”卷子本误。

六年经:夏四公月会纪侯于成。卷子本“公”“月”二字互乙,当作“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

杜注:愍其见杀。兴国军学本作“愍其见尸。”

传:会于哀。兴国军学本作“会于袲”。卷子本作“哀”,乃“袲”形近而讹。

十六年经:春正月,公会宋公、蔡侯、卫侯于曹。卷子本“宋公”脱“公”字。

杨守敬宣统元年跋

内藤虎昭和四年(1929年)题跋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特别是中国的唐文化对其影响颇深远。由于特殊的环境和状况,其保存有大量的唐代写卷。日本学人不仅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研究这些卷子,且亦潜心研究其书法艺术。有学者认为,从书法研究史上来看,日本的写经生等钞手模仿唐人笔迹的能力极强,其中高手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③。

此卷《春秋经传集解》,是典型的唐人写经,书法融合南北之长,气度宽广,开合自然。从中虽不难看出其深受南人书风的影响,然实乃“法帖之外,别有洞天”者。

 

南京师范大学 袁强

二〇一七年十月十九日

参考文献:

①(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14.8(2016.2重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②严绍璗:《日本藏汉籍国宝钩沉(三)》,《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第2期,114页。

③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编:《国际汉学研究通讯》2010年第2期,107页。

纸背『双林善慧录并心王论』,为承历二年(1078)七月七日,遍照院(高野山塔头)僧以栖霞寺藏宋刻本书写。

有邻馆昭和五年(1930)珂罗版复制百部编号,宝玥斋藏第一百号。


宝玥斋即将推出的印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