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我们常见的癌症疾病之一,此类疾病患者多数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警惕以下5大胃癌的征兆,看看你是不是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需要提早做好预防。 作者丨郭建华 来源丨《胃肠病》 胃癌是常见的四大肿瘤之一,刚刚公布的北京市2016年肿瘤大数据表明,胃癌仍高居男性第二位,女性第四位。胃癌患者直接影响进食,从而严重影响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早发现、早治疗刻不容缓! 胃癌的早期信号仅仅是普通胃病的症状,大多没有特异性,极易被人们忽略,所以,当身体出现以下这5个信号时,要引起高度警惕! 5个信号警惕胃癌来袭 一 明显消瘦、贫血 但凡是超过四十岁的患有胃溃疡的人,在短期内出现了食欲骤减、不喜欢甚至讨厌肉类食物、呕吐隔宿食或者暗红色的食物、营养不好、疲劳困乏、全身无力、明显消瘦、面色萎黄等症状,另外,药物治疗的效果没有以前好了,这很有可能就是病情恶变的信号。 二 嗳气、腹胀、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 表现为食后饱胀感并主动限制饮食,常常伴有反复嗳气。 三 无法解释的黑便 一般情况下,在吃了大量的猪、鸡、羊等动物血或是服用了某种药物之后,才会排出黑便。倘若患有溃疡的人排出了黑便却没有办法去解释什么原因,或者在化验大便的时候持续有血,这就尤其需要提高警惕了,应该进一步地去检查清楚,这有很大可能就是病情恶变的信号。 四 出现固定的包块 一些患有胃溃疡的人,在他们心窝这个部位,可以摸到有包块、质硬、表面粗糙不光滑,另外,包块会迅速地增大,在按压的时候会感觉到疼痛。包块越来越大的时候,呕吐的症状也会跟着不断的加重,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大的可能性是病情发生了恶变。 五 疼痛性质的改变 规律性疼痛是溃疡病的特点之一。胃溃疡是饱餐痛,疼痛在吃完饭后的半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出现,等到吃下一顿饭之前,已经不会感觉到疼痛了。十二指肠溃疡则是饥饿痛,也就是空腹痛,大多数的情况下,疼痛都是在吃完饭之后的三到四个小时出现的,会持续到吃下一顿,吃过东西后,可以让疼痛减轻或者完全消失,个别病人还有可能会出现夜间疼痛的情况。倘若溃疡是在跟十二指肠相近的胃幽门部发生的话,疼痛的节律性就是跟十二指肠溃疡一样的。万一胃溃疡疼痛的性质有所改变,变为持续性疼痛或者是疼痛有所减轻了,在这个时候,就要警惕是否有可能发生了癌变,应该尽早去医院做检查。 胃癌的高危人群 1、长期进食腌制、熏制、烧烤、煎炸、高盐食物者。 2、长期吸烟饮酒者。 3、长期饮食、作息不规律者。 4、长期从事化工工作者,如橡胶厂工人等。 5、有家族肿瘤病史者。 6、有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肠化生等慢性胃病者)如果是,且隔三差五会出现胃部症状,建议定期查个胃镜,以尽早发现或排除早期胃癌。 7、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者。 目前证明,胃癌的发生与之密切相关,相关研究表明,根除HP,可降低39%的胃癌发生率。 在此提醒:胃癌的早期信号仅仅是普通胃病的症状,大多没有特异性,一旦当你摸到胃部包块,出现吐血,便血,甚至贫血,消瘦,腹部胀大多属于中晚期了,预后往往不很理想,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如何有效预防胃癌? 1、多吃天然新鲜的食物,避免过于粗糙的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尤其是加工休闲零食。 2、食物清淡,低盐少调料,忌过冷、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油炸熏制腌制食物。 3、选择易消化的食物,细嚼慢咽,食物经过充分咀嚼后再下咽。 4、吃粥,但不要吃泡饭。 5、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心理因素对健康有非常大的影响。持续过度的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和抑郁等精神因素,会对溃疡的发生和复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压力过大会引起胃酸分泌过多,粘膜修复能力下降。情绪、心态都会引起胃肠症状,长期的不良情绪也会破坏免疫系统,增加胃肠道疾病导风险。平时要保持心情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 6、45岁以上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及时根除幽门螺旋菌。 7、戒烟限酒,改善生活作息习惯。 8、患有胃病者,要积极治疗,不要硬抗。40岁以后把胃镜检查作为每年必检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