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被情绪污染的朋友圈,2017年欠我们一次安慰

 慾釁鳪鵀 2017-12-21




借用冯小刚的说法,2017年终于又要过去了。


累的不只是肉身,精神世界也很忙碌。


现代人是用两个自我在活着:


一个是地铁里朝九晚五、在现实生活里慌乱求生的肉身,一个是在虚拟世界里以跳动的头像、用或慷慨或幽默的话语创造信息流的自己。


前一个是物理现实,后一个是我们的心理现实。


对这个世界的观感,不仅是由你在社会生产所处的真实位置决定,更与你的虚拟自我生存环境息息相关。

 

心之所以累,也来自信息对你的情绪进行的巨大消耗。


2017年,所有的刷屏事件带来的大讨论,是我们心理环境中最重要的事件,也是我们的情绪耗竭之源。


细看起来,这一年我们见证过大风大浪,负面的事件真不少: 

 


榆林产妇跳楼事件,引发了对女性生育权、身体权的大讨论;



辱母杀人案,是否让你义愤填膺?



北大女硕士失踪案,激起了全社会的恐慌;



林肯公园主唱自杀,抑郁症这只隐藏的丧家犬又进入人们的视线;



29岁年轻医生加班猝死,你会不会也问问自己是否有中年危机;



李文星传销案,让我们看到年轻人的生存困境;



程序员被妻威胁自杀,你发现精英也不安全,骗子的产业链正在升级;



携程、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林奕含事件,江歌案……  



每一次热点都是铺天盖地,公号里到处哀鸿遍野,轰轰烈烈愤怒、指责,然后几天过去了又再换一轮。


表面看起来我们的肉身一成不变,但是我们的精神世界早已飘过了情绪的千重山。


 



01 

负面刷屏事件,是如何让我们情绪受伤的?

 

上个世纪,科学家偶然发现,没有吃花生的猴子仅仅凭着观看另一只猴子吃花生,它脑部相似部分的细胞也会被激活,其神经发生的情况与那只吃花生的猴子一模一样。

 

这个发现证明猴脑里存在一种特殊的神经元,能够像照镜子一样通过内部模仿而辨认出观察对象动作和情感反应。后来人们将这一神经元命名为镜像神经元

 

生活中,我们看到别人吃东西,自己也会吞咽口水,看到别人被打,也会体会到别人的痛苦……也是通过镜像神经元的作用,它可以说是人类共情能力的生理基础。


通过镜像一般的作用,人们可以迅速理解体验别人的情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会在脑子中经历同样的神经生理反应,从而启动了直接的体验理解方式。

 

在严重的校园欺凌心理干预中,心理学家一般除了要对被害者进行康复治疗,对施暴者的暴力情绪要进行深入干预,对观看到欺凌的旁观者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


因为就算不是直接被欺凌,仅仅是旁观了欺凌的过程,一个人也会体验到深深的无助、悲伤、恐惧、愤怒等消极情绪,日后那些残忍的细节、深深的无力感也会一再出现在他脑海中,带来受伤的体验。

 

所谓看到即理解。


历史上就曾有调查纳粹集中营的战地记者,在走访和著述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助,因而自杀了。

 

这种仅仅通过共情带来的创伤,心理学也有一个概念叫“替代性创伤”来概括。

 

由于网络传播的方便快捷,如今当我们在阅读负面媒体事件的时候,更加“感同身受”。


直接暴露在了无数视频、画面中,“针孔”、“白色小药片”、“光溜溜的爷爷和叔叔”、“惨痛到大叫”…… 等这些细节都在我们脑海中反复出现。


而众多公号制造流量的动机,也加大了这样无节制的暴露。

 

很多人一段时间内,在脑海中会对这些细节产生萦绕不去的感觉,反复闪回,感到无力、愤怒、悲伤,这让你开始谩骂、攻击、指责当事人,指责各方肇事者,甚至开始怀疑、不信任身边所有人……


这一切也是一种创伤后的应激反应。它以易愤怒、易激惹、情感冲动、不信任等为典型症状。


某个角度来看,每次负面刷屏事件后,其实全社会都短暂地进入了创伤应激状态。





02 

持续负面刷屏后带来全社会的信任危机

 

而除了情绪上的受伤,一波波持续负面事件刷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虐童事件发生那几天,正好看到幼儿园老师,对孩童间嬉闹产生的小小擦破的伤口,反复跟家长解释,吓得又是调视频又是道歉,生怕家长会多想。


我忽然感觉到很心酸,一次负面事件,让千万个幼教行业的老师忽然处于风口浪尖之中。

 

而身边也的确有家长是回家反复查看孩子身上有没有针孔,一旦发现有小伤口,吓得惶惶不可终日,对孩子各种问话……


焦虑最终还是转嫁给了孩子。

 

更有幼儿园没有装监控器的幼儿园家长,直接买了窃听设备放在孩子的书包里,引起了双方的不快,只好转园。

 

每当社会有负面事件在刷屏中,我们都在加重这个社会上空的焦躁气氛,每个人都在付出巨大的心理成本。

 

我曾亲眼目睹一个摔倒在地的老人,坐在商场外哭,就是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去帮助她。


最后有个男人走近之前,拿着手机先拍下视频证明,“我不是那个撞到他的人,我是帮助他的人”,然后才敢伸手扶起他。

 

这就是典型的创伤后遗症


网上有很多教我们自保的帖子,从防性侵到防诈骗,到如何套话问出幼儿园发生的事……


我们的自保技术越高,是不是说明我们越可悲?

 

虐童案出现后,有些公知在倡导装无死角监控摄像头,主张“武装到牙齿”。


可是,用摄像头监视仍然是重复说“我不信任你”,这无助于社会信任的重新联合,只不过重复加强了“互不信任”的事实。


本质上也来源由社会精神共同体本质上的“解散”带来的个体焦虑。

 

根据两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的描述,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


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50%的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不到三成的人信任陌生人。

 

社会上的不信任导致的伤害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性侵发生了,女人都不敢远行,那么都会困在家里;


虐童发生了,家长不再相信老师了,那么更多责任也会放在家里;


老人在养老院被虐待了,所以也要在家里由有工作的家人来负担养老…… 


为什么现代中国家庭矛盾重重?是不安全感。

 

如果社会的信任链断裂,家庭就是人们最后的情感堡垒。人们会退守回家庭,过分放大家庭对人的保护作用,而从建设社会共同体的责任中抽身而去。

 

只是这种过重的情感责任,也带来家庭内部关系更糟糕的循环,父母会更加想抓紧自己的孩子,子女要么反抗;要么被动被责任抽干。

 

这可被视作社会信任成本增加带来的亲情束缚,结局是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不自由和如何努力都不够的无助中。

 

如前所说,我们有两个自己,肉身依然在忙碌,看起来一切正常;可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另一个自己是如何被恐惧荡涤得回缩起来,无依无靠,充满了焦躁,不敢前行。





03 

如何疗愈热点中受伤的情绪和信任?


在虐童事件发生后的几天中,我朋友圈里三天两头看到各种惊悚新闻的汇合,妈妈党们在心情像是坐过山车,不知如何是好。


有什么样的方法,能让在热点过后,受伤的情绪和信任得到缓解和疗愈呢?


首先,克制自己,减少疯狂转发细节和咒骂。


传播的底线是不要对公众进行二次伤害。


细节曝光在公众视野中,这些画面在人们脑海中再也抹不去了。


它们就像创伤的“锚点”,对在潜意识里本来就有毁灭冲动的人,是一次示范;对更多的旁观者来说,则是恐惧的具像化。

 

亲眼目睹过911事件的人,只要余生再闻到烧焦的烟火味,就会惊恐发作。就跟今天我们看到孩子身上的小红点,恐惧的联想一触即发一样。

 

这种过度警觉反应显示着我们回到了创伤现场,大脑直接绕过了理智,走向了非现实的应激求生反应,这种情况下人们要么只能防卫,要么攻击。


第二,不要将恐惧和焦虑投射到生活中,这会让你深陷信任危机,草木皆兵。


这个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但要知道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媒体都是报道非正常事件,当你看到一件又一件虐童案,依然是少概率事件。


而同时,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情绪的挑动有时候是出于责任感,有时候也是出于kpi,在被负面新闻带来情绪变化之前,还是先对自己说且慢。

 

不妨在启动古老的防卫逃跑模式之前,先冷静一下。


将情绪与事件分开,停止下意识里忿忿不平的攻击行为,将自我与事件暂时隔离开。


当虐童事件发生之后,若慌乱地问孩子是否被老师欺负,只会加深孩子对老师的恐惧感,对幼儿园的不安感——毕竟妈妈都那么怕幼儿园。


问完之后家长是安心了,但孩子第二天上学,是否能安心上课呢?


减少将负面情绪投射到生活,这并不是说我们没有社会责任感,而是让我们冷静下来,避免陷入深层的情绪困扰和信任危机中,寻找真正地问题解决方案。


最后,进行系统性地反思。


保姆烧死雇主家的三个孩子、月薪三千的幼师虐待月托费五千的孩子……哪里有非人性的压抑,哪里就有非人性的反抗。压抑的能量不会消失,会找到适当的时机反扑。


系统性地反思,重建良性互动的关系更重要。

 

当以虐童案为例,在负面一边倒的情况下,更紧急的是要“抢救”更多因负面新闻,陷入不信任危机中的老师,在感情上抚慰他们。


是因为在负面事件中,那些很好的老师那根本来就紧绷的弦,也在拉紧中,难说不会被崩断。


一些好的老师,不堪重压,要么他们会离开幼师行业;要么一些好的老师也会走向自我保护,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不敢管教孩子,将精力都用于自保,不敢承担孩子更多成长任务。

 

谴责1%的施暴者,是重要的,而人们更要反向保护身边99%。


同样也是受害者的老师们,心很可能也被我们刷屏给误伤了。


社会的问题,从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拯救,但若不管不顾,更无法有好的改善。


作为希望生活在更好的社会中的我们,更应该在负面新闻中得到启示,进行反思,而不是人人自危,信任崩塌,最后对人性失去信心。

 



04 

对受困的心,最好的疗愈是重获自由

 

从战场上回来的人,再也不能享受正常的宁静生活,


因为他即使身处安全,也无法相信它——他对安全的感受被破坏了。

 

人最怕的不是苦难,而是从此相信苦难发生的必然性。

 

高频持续暴露在负面刷屏事件中的我们,被伤害的正是这种本来应该用来发展信任和敞开的人际力量。

 

而敞开、自由本该是属于我们的,却在持续阴霾下很可能演变成了习得性无助。

 

习惯性的情绪受伤和不信任,如果变成了一个全社会的伤疤,可以想见,我们还会继续在不幸中耗竭。

 

集体疗愈的方向是我们要做的是重新讲述这个被伤害的故事,拿回自己的力量感,而不仅仅是认同这个被伤害的人,认同我们自己也是ta的一部分。

 

韩国的虐童案,以生命的代价催生了新的儿童保护法的诞生。


应当如此,一个人的故事,被集体重新“消化”了一次,一个成功的案例,带来新的方向,共情、敞开、同盟、联结、信任和力量。

 

坏事,通常是以愤怒和控诉是开端,但结局绝对不该停留于此,或者仅仅被总结为个体有更多的钱、少一点的冒险、多一点的自我保护知识。


代价越大,越要换来对生活系统的再思考,把危险转化成更多的对人性幽暗面的敬畏。

 

街市当然永无太平。


可以想到,2018年,一大波不幸或许还正在赶来刷屏的路上,我不祝福你别的,希望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一部分的你,变得更有办法,而不仅仅是愤怒、失望、无能为力地筑起高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