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周分封天下,保八百年基业;而汉分封却有七国乱,晋分封有八王乱?

 Wdjljjfj 2017-12-21

所谓时移事易,自周以降,至于秦汉,已800多年,传至魏晋,则有1200多年。周朝初建时的社会发展水平与秦汉时代、魏晋时代全然不同,政策施行的土壤——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文思想发展水平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自然所取得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武王伐殷,流血漂杵,史载有17万商王朝在东夷战争中俘虏的奴隶士兵阵前倒戈,将商王朝为数不多的精锐部队冲击溃散,商王朝因此一朝被灭,商纣王登鹿台自焚而死,周武王姬发开国。

西周是典型的封建制度,基于家庭伦理关系的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在家庭里以宗法制度管理家族事务,有官员曰“宗正”负责记录整理;在国家政治制度,则就是封土建国,拱卫京畿,有官员曰“诸侯”负责保境安民。周王朝制定了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按照与周王室正脉关系的疏远程度分别予以分封,并在礼乐制度上加以区分。于是,宗法制与礼乐制就形成了周王朝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

周王朝赖以维持宗法统治的根基,除了制度上的设计外,还有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的保驾护航。西周初年,周王室直接管控的土地,包括关中周源,还有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了山西、河南、河北、湖北、山东等地,在当时都处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直接控制的人口有80多万人,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军队有14个师。周制,100乘为一师,配车兵10,步卒20,合3000人,因此,周王室可直接调用的军队人数在70000-80000人之间。

周王朝分封国家71诸侯,同姓者40。当时全国人口共500万余,每个诸侯的平均人口数量,少者数千,多者数万,周王朝拥有足够雄厚的实力碾压全国不服中央调遣的诸侯。各个诸侯之藩就国,地广人稀,本来就没有多少势力可言,还必须仰靠着周王室的威慑才能压服当地民众服从自己的管理,所以在西周的武、成、康三朝,大约40年间,是西周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也是分封制的黄金时期,国家稳定,各个诸侯不断在开疆拓土,王朝的领土面积和势力范围不断在扩大,史载“成康之治”。

周昭王时不一样了,志大才疏,在宗法制度下,作为嫡长子,他顺利继承王位,想有番作为,于是征伐南方的楚蛮(是一个蛮族),前后三次,损兵折将,甚至周昭王也在征伐的过程中丧命,史载“南巡不返”。周王室百战百胜的神话破产,威信大失。此时鲁国发生了小宗弑杀大宗的恶劣事件,作为共主的周王朝应当主持公道,征召各国出师鲁国,匡扶礼法。然而周王室听之任之,于是,周王朝治下的各个诸侯国,开始自行其是,恃强凌弱,开始了春秋战国时代的预演。

到了西周末年,经过200多年的和平发展,西周的人口已经上升到了2000万人,周王室直接控制的人口也有增长,达到120万人,军队人数也有增加。然而此时的情况已经不比周朝初年了,此时的齐国、楚国、晋国都已经成长为人口过百万的大国了,尤其是楚国,野心勃勃,将周王朝分封在汉水流域的用来监视楚国的众多姬姓诸侯国都给吞并了,已然成了一个庞然大物。此时的周王朝已经没有绝对的实力碾压全国了,只能作为一个实力最大的诸侯之一,成为诸侯之长。这个时候,周王朝的礼乐制度没有了军事、经济实力的支撑,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了。这时出现了一个周幽王,来了个“烽火戏诸侯”,大失人心,结果被犬戎族攻破国都。周幽王死难,周平王东迁,西周结束,东周开始。

东周开始后,周王朝的礼乐制度基本就已形同虚设了,虽然齐桓公以尊王攘夷的口号团结了中原一带的诸侯国,击败了蛮族对中原地区的野蛮摧残,保住了华夏文明,也顺利成为了春秋首霸。

孔子曰:

微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

管仲是齐桓公任命的相国。

此后的中原诸侯各国,已经彻底失控了,处于大争之世,人人皆有争心,周天子已经成为了一个橡皮图章,在天下还没有决出有能力一统天下的霸主之前,作为一个名义上的共主存在。这个阶段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一直延续了500多年。最后的周天子的封地,只有洛阳附近的几个村子,人口3万,比一个小诸侯国,尚且不如。

可见,失去军事、经济实力碾压状态下的分封制度,犹如镜中花、水中月,看似美好,实则未必。周王朝真正能依靠分封制管控天下的时间,只有“成康之治”的40年,还有“宣王中兴”的40年而已,其余时间,周王朝已经力不从心。

非不欲也,实不能也。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管理制度的进步,加上王朝处于大争之世时的思想文化的大爆发,华夏迎来了一次黄金发展时期。站在周王朝的立场上,“礼崩乐坏”,“人心不古”,原有的宗法制、分封制已经失去了设置目的,成了一纸空文。

秦汉时期,传统的分封制经过春秋战国的洗礼,已经走了样儿了,秦汉盛行军功制,分为20等爵位。刘邦在剿除异姓王后,规定:非刘姓不王。刘邦的亲族,大肆分封。这也是王朝初建时,封建统治者一般会采取的办法。王朝初建,一般都没有强大的宗族作为依靠,只要依靠血缘关系的分封,短时间内建立起统治实力。

刘邦分封的几个诸侯国,占据了国土的大多数,天下州郡54个,诸侯国分封用掉了37,汉朝中央政府只占据了15个州郡,这样就给了不法之徒的吴王、楚王等可乘之机,最终酿成了“七国之乱”。

至于晋朝的八王之乱,则是鉴于曹魏时期司马氏篡权,而地方藩王无力举兵勤王,天下轻而易举被取代的教训,而大封宗族,且都给了相当的兵权,可谓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都成了独立王国。在晋武帝司马炎时期,尚能威压,到了他的儿子司马衷继位,司马家的各个王爷,看不上这个白痴皇帝,纷纷都有取而代之的打算,于是酿成了延续16年的“八王之乱”,把中原刚刚恢复过来的一点元气给打没了,直接造成了后来的“五胡乱华”。

所以,分封制之所以能够成功,还是有赖于中央拥有碾压的实力,分封的诸侯才能帮助天子镇守边疆;如果中央没有足够的实力,诸侯们跃跃欲试,自然国家难安。

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冲突,经过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的演化,一直都有反复,有秦汉时期的“质子制度”,后来唐朝的“节度使制度”,再后来宋代的“弱干强枝”,到了明代的“藩王守边”,一直发展到清朝的“流官制度”,藩王只有虚名,没有实封,只成了一个名誉性质的称号。分封制在清代,成为了绝唱,地方上督抚权责分开,避免集权。国家也因此少有皇族内乱,国祚绵长。

分封作为一种社会管理制度,有其利也有其弊,其间的制度设计尤为重要。现代信息时代,经济发展水平也远超以往,开疆拓土的原始阶段已经过去,民主共和成为主流,分封制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土壤,在某些君主立宪国家也仅为名誉称号,作为一种历史的惯性存在,已经没有了当初设计者的初衷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