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门槛高收入 小心网络招工诈骗 要注意自我防范

 xfshok 2017-12-21

没门槛高收入 小心网络招工诈骗 要注意自我防范

“随手转发,月薪过万”、“点点鼠标,日赚数百”……临近年底,又到了一年中最后的求职高峰期。现在网络平台已成为求职应聘的重要途径,但在给求职者和招工企业带来便捷的同时,又出现很多五花八门的骗术,套路相近,没门槛、高收入。

诈骗手段五花八门

“随手转发,月薪过万”、“点点鼠标,日赚数百”……“金九银十”招聘高峰期虽然刚过,但是年底招聘旺季持续火爆,同样,网络招聘诈骗也进入高发季。

“与线下招工诈骗相比,网络招工诈骗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只需一台电脑加上网络上拼凑的资料,就可以编造五花八门的招工诈骗。”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相关负责人举例说,“某酒店因业务发展需要,诚招业务员,月薪6000元……”在招聘网站,这样的招聘信息十分多,骗子一般以优厚的工资为诱饵,抓住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通过群发招工信息等待受骗者“上钩”,如果求职者打电话咨询或前来应聘,往往被要求交报名费、押金等。

骗子会根据报名者的急切程度决定收费数额,从200元、500元、1000元到2000元不等,等得手后便把手机号和银行账号一同注销。

根据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初步统计数据,近三个月,在该市场所接报的网络招聘求职诈骗数量逐渐增多。诈骗手段包括利用虚假高薪广告吸引人前来应聘,然后变着花样收取报名费、培训费、中介费、押金、保证金等非法获利。因此,特别提醒求职者不要轻易相信网络招工信息。

“偷梁换柱”小心受骗

据介绍,“偷梁换柱”的招聘也要小心受骗。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相关负责人说,最近一段时间,在花溪大学城,一种以“卖洗发水”赚高薪的兼职招聘信息在各高校发布,吸引了很多入校新生。有个大一新生一开学就被校园网上的信息“忽悠”,加入了这个兼职团体。组织者在微信群中晒出了很多用户好评,以“洗发水功效多”“销路很好”“提成高”为由诱骗该同学进货8箱洗发水。一个月过去,该同学手里的洗发水一瓶也没卖出去,组织者却没了人影。

“一开始我看到校园网上发布招聘‘家教’的岗位,但在面试中却被不断询问营销能力等情况,还给我讲了很多学长学姐卖洗发水致富的例子,我就信以为真了。”记者电话联系上该同学了解到,她所遭遇的“偷梁换柱”式招聘,往往就是通过打出很诱人的招聘职位或者招聘待遇,让你去应聘工作,但是实际工作却不是那么回事。

网络求职要自我防范

虽然各种诈骗陷阱形式多样,但都有相似的套路“没门槛、高收入”。网络招聘网站和软件使用极为方便,数据难以监管,支付方式简易,使网络犯罪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指出,网络招聘以其就业机会多、门槛低、范围广、工作灵活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目前网络招聘仍存在商业广告过多、虚假信息泛滥等问题,且治理难度很大。

以预付费欺诈为例,“皮包公司”或“黑中介”通常不提供劳动合同、收据等证据,诈骗费用多数在百元左右,低于公安机关立案标准。有的招聘网站因技术能力、人力所限,无法做到对每条信息的真伪进行甄别,导致某些企业钻空子发布虚假信息、个人填写虚假简历和信息。有的招聘网站为吸引更多招聘方和应聘者,不惜降低准入门槛,让虚假信息和垃圾信息有了可乘之机。

对此,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表示,求职者在求职前应当对自己投简历的企业进行一次简单的调查,包括对该企业的工商注册情况、企业信用情况等进行调查,这些信息可以从工商局网站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查询。

此外,不要随意把身份证等证件交由中介机构或个人保管,防止被一些不法分子盗用个人身份信息。如果涉及缴费,一定要及时索取收据或发票。它不仅是双方发生职业介绍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求职者维权的重要证据。

文:杨村 段艳 图:资料图 来源:贵州都市报 编辑:章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