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系统集成化生产模式初探

 GXF360 2017-12-21

系统集成化生产模式初探

■鸿富晋精密工业(太原)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程晓蒙

在制造业“工业4.0”的背景下,工业机器人与各类数控加工机床、自动化设备等生产要素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规模化生产过程中,工业机器人从早期代替人工,配合生产工艺过程,实现简单取放物料,发展到如今智慧工厂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数控加工机床”的系统集成化生产运行模式,整个工厂、车间的生产智慧化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

1. 生产的系统集成化应用

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以自动化技术为基础,针对某一生产工艺过程,进行规划、评估、设计和实施,从而构建一种全新的自动化生产模式,实现生产全过程的系统联动,达到降低人力需求、提升品质和生产效率的目的。

生产过程的系统集成化模式,包括了物料的输入、输出方式,取放物料的形式,传递物料(物流)方式,以及加工、检测等环节。通过多种自动检测方式,识别产品的生产状态,并进行逻辑分析判断,实时自动获取动态数据,通过系统集成环境中的云端大数据分析,使生产具有可预测性,能够实现调整、优化产品生产工艺参数。从而确保生产连续稳定、品质可靠,使工厂、车间的生产系统保持良性运行(见图1)。

2. 系统集成化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应在稳定、可靠的工艺过程中实施,比如产品在CNC数控加工、锻压、注塑成型等工艺过程,这些工艺过程的特点是,产品加工CT(周期)一致性好,工艺稳定性好,品质异常少。其中,尤其以系统集成化在CNC数控加工中的应用较广泛。机器人+锻压系统集成案例如图2所示。

图1 车间自动物流系统

产品在CNC数控机床(简称CNC)的系统集成化的建立,最初是采用机器人“一拖二”的形式,实现1台机器人对应2台CNC的自动取放料加工过程。该自动化系统集成模式,替代了原有操作CNC设备的人力,实现了CNC生产的自动加工。然而,受产品在CNC加工CT时间,以及物流取放料站点较多等因素的影响,产品在车间内的生产物流及时性受到制约,从而影响到了产能,同时,机器人的系统利用率不高,经济效益不好。

改变原有“一拖二”的运行模式,将机器人安装在轨道上,对应多台CNC,形成了一对多的、移动式“一拖N”的供料方式。该模式更适合于加工CT较长的产品。“一拖N”的生产模式,有效提升了机器人在系统集成环境中的生产利用率,同时,减少了人工物流对接工站的数量。

图2 机器人+锻压系统集成

当产品在CNC加工CT较短时,可在原有“一拖二”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利用流水线将N套CNC“一拖二”系统,如同串糖葫芦一样,串接起来,形成了规模化生产中的CNC“二二相连”的系统集成模式。该物料供应系统采用双向流水线,实现了“生料”(待加工物料)与“熟料”(已加工物料)的实时同步传输,节省了产品中转时间,生产节拍连续、稳定。该生产模式将原有N个人工物流对接站点,合并成了一个,物流时间大幅度减少,更方便生产组织管理。

生产物流是串接产品生产全过程的主线,是生产过程的主动脉。生产物流状态是否稳定、连续,物流方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反映了生产状态在品质、管理等方面的优劣。

因此,车间生产系统集成化的重点,就是在“一拖N”(见图3)、“二二相连”等系统集成化单元的基础上,合理规划车间的物流系统,减少产品生产全过程的中间环节,缩短物流时间,使产品生产更为及时、系统利用率更高。AGV作为一种车间内的移动式机器人,在既定的生产节拍、运行逻辑下,完成了物料在车间系统集成化各单元、工站之间的周转、运输,较好地协调了生产物流过程,实现了多工序间的产品物流自动化。

图3 “一拖N”系统

3. 加工品质检验与识别

与生产物流过程相似,品质检验过程也是占用产品成本较高、人力需求较大、时间消耗较多的环节,同时也是工艺、设备、管理等方面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

生产过程,无论是物流,还是检验,都是以“时间+数据”的形式存在的。产品在CNC生产过程中,生成了大量的数据,通过在关键环节设置检测装置,获取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以识别、分析产品的生产状态。通过这些与时间、工艺相关联的数据的获取,不仅对车间整体的生产状况、产能、进度等生产要素,进行实时统计分析,自动生成生产报表,方便第一时间处理生产异常,同时,实现了对生产过程品质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且通过不断分析异常原因、规律,积累经验,便于做出事前的有效控制,从而实现系统集成化生产过程中,品质的动态化、智能化提升。

产品加工品质状态的识别,在机器人取放物料的过程中,通过描码,能够及时、方便地实现对产品的监测、控制,信息获取,从而避免生产过程的时间浪费。通过在机器人手爪上安装CCD检测装置,对物料的形态、位置、尺寸等数据信息进行扫描判断,分析物料是否精确到位,是否具备加工条件,是否需要根据CCD提供的偏差数据,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避免加工品质异常。机器人越来越“聪明”的表现,与生产系统集成化的建立分不开。

4. 系统集成化应用的技术优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利用IE动作时间分析,进行系统规划,缩短产品非生产时间,有效提升数控机床的生产效率。

(2)利用大数据,优化产品生产工艺及生产管理。

(3)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环节,提高生产及时性,实现精益生产过程。

生产系统集成化的应用,改变了以人和设备为重点的车间生产组织形态,并且优化了物流、布局方式等生产要素,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对生产状态的实时监测及优化处理,提升了生产预测和控制能力。

在此过程中,生产细节不断地通过数据被挖掘了出来,原有生产过程中的模糊、经验的内容,正不断地被精确、可靠的数据所代替。随着生产模式的不断优化,生产作业空间和作业方式,也正在一点点地被以机器人、数控加工设备为代表的,集成化生产系统所挤占和改变,然而,制造业的创新趋势,却早已势不可挡。

(收稿日期:201708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