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外人谈禅

 狗子公公 2017-12-22

     

      进入老友家的客厅,就有一位高大魁梧的老外向我伸出手来,用生硬的汉语说你好。他硕大的头颅上棕发齐肩,蓝眼睛络缌胡。我这身高1·8米,体重83公斤的汉子在他面前真是矮了半个头,细了一整圈。

    老朋友是画家,曾在维也纳学习过5年。那位年青的奥地利人叫恩特,园艺师,刚游罢大小三峡来到重庆。他热爱东方文化,练太极拳,还读过些佛道典籍。他说那些典籍被译得天书一般,难以理解。

    外面下着雨。老友泡上茶,恩特就问我什么是禅。

    禅称之为内学,是一种关于智慧和生命的学问。他又问学禅之目的。是为了取得一个观察宇宙和人生的新角度。然后又涉及到修习的方法。方法太多,万千法门均是过河之筏。我说为了得到真正的智慧,就要努力去“悟”。

    恩特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逻辑十分严密。我就感到了交流的困难。根据禅的观点,逻辑犹如河床,虽能规范流淌的水(思维意识),但也将其限制在固定的河床之中;对于广阔的天地,河床中的水(思维意识)就接触不到。当恩特又具体到怎样“悟”时。我讲了一个故事:佛学史上有名的清平和尚年轻时,在翠微禅师那里参学。数年后,清平“毕业”了。当他准备外出传法时。禅师却说,待会儿无人时,我将最根本的大法传给你。清平喜出望外,就耐心地等。等到房内没一个人了,便向师父求法。翠微将他带进后园,指着两支竹子说,你看,这支竹子长一些,那支竹子短一些。清平顿时就“悟”了,将以前所学的种种知识和境界全都抛弃。

画家听得懂我的意思,声情并茂地进行着翻译。

巨人般的恩特微笑着看我比划讲述,神态真如儿童般纯真虔诚。但结果他却问,用什么来证明那和尚是真“悟”了?

看见我的表情,画家就解释,西方人的习惯,什么都要求明确的证据。如学炒中国菜时,他们一定要问火的度数;我们放盐说“少许”,他们就肯定要弄清楚究竟放几克。

但关于禅的境界,多属个人内心自审之感觉,而有些感觉上的东西,现在的实验手段尚不能证明。

后来恩特还问学禅对工作的作用及意义。这些太实际的问题使我脑袋都大了。

恩特友好而诚恳,他真想了解中国的禅。我虽初窥门径,自信尚能对稍有常识之国人讲讲有关的ABC。这次能对西方人弘扬东方文化,我更是费尽了心思,画家也非常投入地进行着翻译。

可受过高等教育的恩特却总是摇头耸肩还不时摊开两支蒲扇般的大手。最后,我就想到一句成语,本意是自嘲讲话不辩对象。当然那四个字在这种环境下,于情于理都是不该出口的。

我也只好西式地耸了耸肩摊开双手,无奈地结束了这次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