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思成、林徽因:什么叫做“建筑意”?

 春在堂书苑 2017-12-22

“建筑意”最早应是出现在1932年11月出版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四期上,有一篇署名梁思成,林徽因的《平郊建筑杂录》。有人揣测,这一概念应该来源于林徽因的思想,从文风和意趣方面透露出林徽因的笔墨风格——“顽石会不会点头,我们不敢有所争辩。那问题怕要牵涉到物理学者,但经过大匠之手泽,年代之砸磨,有一些石头的确是会蕴含生气的。天然的材料经人的聪明建造,再受时间的洗礼,成美术与历史地理之和,使它不能不引起鉴赏者一种特殊的灵性的融合,神志的感触,这话或者可以算是说得通。”同时无可否认的,梁思成是林徽因建筑思想的忠实支持者。

今天与大家分享这篇兼具建筑思想和散文美感的短章。配图为1902年的北京建筑照片(德国国家博物馆藏)。

北平四郊近二三百年间建筑遗物极多,偶尔郊游,触目都是饶有趣味的古建。其中辽金元古物虽然也有,但是大部分还是明清的遗构;有的是显赫的“名胜”,有的是消沉的“痕迹”;有的按期受成群的世界游历团的赞扬,有的只偶尔受诗人们的凭吊,或画家的欣赏。

这些美的所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这也许是个狂妄的说法——但是,什么叫做“建筑意”?我们很可以找出一个比较近理的定义或解释来。

顽石会不会点头,我们不敢有所争辩,那问题怕要牵涉到物理学家,但经过大匠之手泽,年代之磋磨,有些石头的确是会蕴含生气的。天然的材料经人的聪明建造,再受时间的洗礼,成美术与历史地理之和,使它不能不引起赏鉴者一种特殊的性灵的融会,神志的感触,这话或者可以算是说得通。

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流血成渠的杀戮。他们所给的“意”的确是“诗”与“画”的。但是建筑师要郑重郑重的声明,那里面还有超出这“诗”、“画”以外的意存在。眼睛在接触人的智力和生活所产生的一个结构,在光影恰恰可人中,和谐的轮廓,披着风露所赐与的层层生动的色彩;潜意识里更有“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凭吊兴衰的感慨;偶然更发现一片,只要一片,极精致的雕纹,一位不知名匠师的手笔,请问那时锐感,即不叫他做“建筑意”,我们也得要临时给他制造个同样狂妄的名词,是不?

建筑审美可不能势利的。大名显赫,尤其是有乾隆御笔碑石来赞扬的,并不一定便是宝贝;不见经传,湮没在人迹罕至的乱草中间的,更不一定不是一位无名英雄。以貌取人或者不可,“以貌取建”却是个好态度。北平近郊可经人以貌取舍的古建筑实不在少数。摄影图录之后,或考证它的来历,或由村老传说中推测他的过往——可以成一个建筑师为古物打抱不平的事业,和比较有意思的夏假消遣。而他的报酬便是那无穷的建筑意的收获。

——本文摘自《平郊建筑杂录》1932

聚珍“梁思成”专题

>>> 中国雕塑史(手稿珍藏本)<<<

梁思成 著

中华书局 2014年11月

  • 梁思成的代表作《中国雕塑史》,根据梁思成1928至1931年间在东北大学讲授“中国雕塑史”课程的讲稿整理而成。《中国雕塑史》(手稿珍藏本)是梁思成当年授课讲稿的首次影印与整理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传统中国“以雕刻作为‘雕虫小技’,士大夫不道也”。中西淹贯的学者梁思成,把西方艺术观念引入对中国雕塑的研究中来,首倡“艺术之始,雕塑为先”,认为石器时代的洞穴开凿是我国艺术的开端,把雕刻提高到了艺术的层面。其《中国雕塑史》,以时间为序,从上古到明清,提纲挈领地介绍了中国各个时代的雕塑及艺术成就,对中国的雕塑史和艺术史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