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盛元:《陈仁德诗词钞》序

 杏坛归客 2017-12-22

忠州陈兄仁德,世家子也。其曾祖虔安公学究天人,笔参造化,所为之诗,骨格坚苍,如“太息中原万派波星霜驰逐易蹉跎田间伙计骞鸿,马上雄威喷鬼魔。沧海横流鳖祸,绿林随处虎狼多。吾生不幸膺时变,痛哭乾坤唤奈何” (《庚申和李峙青感世八首》之一),至今读之,犹令人感叹歔欷。其祖父德甫公熟谙地方文献,抗战期间,曾撰《忠县志》,凡九十万言,乡人奉为宝典。其先考懋智公亦耽文史,著述颇多。仁德兄幼承家学,于书无所不窥,尤爱诗词,虽食不腹,衣难蔽肘,而家中犹弦歌不绝。其《忆昔》诗:“忆昔少年时,终岁愁衣食。果腹一何难,节俭到颗粒。穷骨已伶仃,况乃血统黑。屈辱如影随,忧患皆遍历。所幸一家亲,风雨共朝夕。虽岁月艰,合家有喜色。阿父弄长箫,如诉复如泣。阿母时一歌,悠悠吐胸臆。余韵绕屋梁,温馨生蓬壁。暂忘天地间,滔滔正博弈。此中有至情,他人恐未必。百年指一弹,光阴去无迹。吾父归道山,吾亦老境逼。中夜忆当年,能不起叹息。”盥诵再四,叹息不已。转觉虔安公“吾生不幸膺时变,痛哭乾坤唤奈何”之句,似为谶语,盖天以百凶成就一诗人,幸耶不幸,吾难遽断,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中夜忆当年,能不起叹息”,仁徳兄此句虽从曹子建“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点化而来,而实蕴阮嗣宗“月明星稀,天高气寒。啸歌伤怀,独寐寤言。临觞拊膺,对食忘餐。世无萱草,令我哀叹”之悲慨。明人谭友夏曰:“夫叹之于诗,亦不远矣,何难即兴而为诗乎?尝有一言数语,真笃凄婉,如猿之必啸而后已者,非仅系乎才也。”(《秋闺梦戍诗序》)允哉斯语!窃以为,仁德兄诗词亦大抵因“叹”而成者也。“布衣莫起风尘叹,不信雄鸡久不鸣”(《梦回》), 此少时梦回欹枕而叹也;“投笔种瓜种豆,燃天火,焚尽文章。仰天叹,茫茫百感,前路细思量”(《满庭芳·重到水坪》),此历经磨劫,瞻念前途之叹也;“茫茫千古同一叹,黄钟为贱瓦釜骄”(《醉歌》),此中岁怀才不遇之叹也;“近日几家叹失盗,有时一夜数惊魂”(《黄昏得句》),此老来感伤忧惧之叹也……尤可贵者,仁德兄非仅为个人身世而叹,且深受白乐天“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影响,心系苍生,为国而忧也。盖白傅曾任忠州刺史,而仁德兄又曾著《白居易在忠州》一书,对香山之诗烂熟于胸也。其《世态杂咏十三首》、《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四首》、《乞女行》、《古风四首》、《重庆大轰炸》、《文革四十年祭》、《汶川大地震歌》等篇什,皆得白氏“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精髓,不惟关乎国运,裨补时阙,且格高境远,响切声沉,允称构。余最赏其《与成都自贡诸诗友茗饮重庆叙旧茶楼,楼即陪都空军俱乐部旧址,凭窗俯看当日珊瑚坝机场,已荒草丛生矣,启宇兄诗先成,谨赓原韵》一律:

陪都事往逐波流,

江畔空余旧阁楼。

春梦金陵成痛史,

夕阳字水动新愁。

偶分险韵歌三叠,

且对高朋醉一瓯。

说与路人浑不识,

当时冠盖满渝州。

此诗兴象高远,悲慨无端,“春梦”一联,融今昔于一体,较乐天“强来便住无禁老,暗去难留不奈春”叹惋尤深。“偶分”二句,转写诗友逸兴遄飞,笔致扬起令人忧愁尽去,鄙吝都销尾联则情绪忽跌,欲吐还吞,咽难状之情于喉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反观颈联,能无香山“莫辞数数醉东楼,除醉无因破得愁之叹乎?如此高咏,堪称神妙,乐天所谓“在在处处,应当有灵物护之”(《刘白唱和集解》)是也。

“老来渐与世无争,一片诗心见性情。留得琴书随梦在,缀成章句让人评。可能隔代论功罪,应许他年定浊清。又是空山新雨后,桂香月影入帘轻”,此仁德兄秋夜吟也,其真情高抱,信念操守,悉见于斯。忆客岁初夏,尝与仁德兄同游康巴,涧底寻幽,品林泉之趣;吟边抵掌,论今之诗谈及时风之颓,诵定盦“颓波难挽挽颓心”之句,不禁膺太息。当此郁闷之时,嫂夫人小丽女史引吭高歌,同游诸子无不侧耳倾听,恍觉身置混茫之前,浑忘今世何世也!岁月不居,倏已经年,俊游情景,萦梦牵怀。承仁德兄不弃,嘱为其《诗词钞》作序,遂草草书此,以酬高谊。仁德诗云:“古谊常如陈酒品,好书须作美人看”,真于我心有戚戚焉。料天下读此书者,亦必心同此感也。是为序。

00年元月三十日,岁次己嘉平,盛元草于洪州青山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