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这道小学数学题套路到哭!这些“逆天”题目,家长们已被虐了千百遍…

 雨滴啪啪响 2017-12-22


看着孩子的作业题,

有多少爸爸妈妈感叹着,

幸亏自己毕业早,

要不然小学都不能毕业!

这不,最近一道简单的小学数学题,

又刷爆了家长们的朋友圈。



一起往下看,

算一算图中的这道小学数学题,

看看您的答案跟正确答案一样不?



家长们开动脑筋都来一试身手,却算出了四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不是答案不唯一,而是前三种都是错的。问题就出在家长们大多没留意题干中的多处“陷阱”。


有网友吐槽:

“给小学生出题弄这么多小心机和套路有必要吗?现在孩子可真累!”


同一道题,家长们做出四种答案


这道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热转的题目是一张图片,里边有四个算式,等号左边没有数字而是一些具体的物品,等号右边除最后一个算式外都有具体的得数,题的意思就是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运算前三个算式,从而得出最后一个算式等号后边的数。


这道题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不少人不假思索就开始算起来。“答案为19。”又有人算出了“30”的答案。俩人一对算法,前者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不细心。“前边一连串的都是加号,没看清最后一个加号斜着放的,变成了乘号。”



这边好像刚明白点儿,又有人冒出了“20”的答案。


前两种答案的人赶紧向第三种答案的人求教,再次恍然大悟,原来代表某个数的哨子图案在不同算式中是不一样的。在第三个算式中,哨子是两个叠加放置的,第四个算式中却只有一个哨子,把数量看清楚后,算出来的结果自然就不同了。


正当朋友圈中纷纷感慨这题出的有水平时,有人又提出了新答案:“结果应该是16吧。”



这下大家都有点蒙了,难道还有“小陷阱”没注意到?


给出第四种答案的人提醒道,算式中的小动物图案有的脖子上挂了哨子,有的没挂。众人仔细一看,果然是这样,但脖子上的小哨子十分不明显,不经过提醒还真是轻易看不出来。这样,把脖子上的哨子也算在内的话,这道题的结果就是16了。


正确答案是16,你算对没?

数学题中满!是!套!路!有必要吗?


面对这种到处是“坑”的小学数学题,不少早已经脱离校园的成年人直呼:


“太可怕了,幸亏毕业早!”


一位妈妈说:


想到可怜的孩子们要常年面对这类刁钻题就心酸,孩子们太可怜了。教育应该多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题干上设计这么多小心机和小套路等着孩子往坑里跳有意义吗?


另一位妈妈看了这题之后不无感慨地说:


看来现在要经常让家长带着孩子练习“找不同”的游戏,还真是不白练呀,也许还用得上呢。


有孩子上初中的家长感同身受地说:


考题的类型就那么多,一般大考还不能出跟以前一样的题,那出题老师只能在题干设计上下文章了。拿中考来说,题的难易程度都是有要求的,不能出偏难怪题,所以有一些出题老师会在学生审题这个环节上设置考查点,题可能孩子们都会,但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拿高分,这是孩子老师经常说的话。


还有网友看了这道题后不禁自我反思起来:


当年我也是高考数学接近满分的人,怎么如今连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对呢?这样的题考查的到底是什么,练习这样的题又有什么用,考出来的分数又能代表什么?



专家声音:锻炼学生细致观察的思维品质


对于这样一些疑问,一位资深的数学老师表示,上面提到的是一道很典型的数学题,答案确实是16。在数创大赛等比赛中就有这样的类型。


很多大人比较关注这道题是因为其中“带哨子的小动物”和“没带哨子的小动物”这个细节考倒了不少人。从数学角度去看这个细节,是整体和局部不同的问题,数学思维中很重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很多人一开始把这道题看得简单了,不是很认真,没注意到整体和局部的细微差异,才造成了错误。不能因为没有观察到细微的差别,就错认为客观事实不存在,就说这个题出得不好。


这道题其实是告诉人们,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要认真地观察。观察细致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通过细致的观察最终能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与升级,所以此类题对锻炼提升青少年思维品质是十分必要的。 



接下来,小博老师要给大家出题咯!


1


虚有其表、表里如一、一见如故”、故弄玄虚四个成语中每个汉字代表11个非零连续自然数中的一个,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且“表”>“一”>“故”>“如”>“虚”,且各个成语中四个汉字所代表的数的和都是21,则“弄”可以代表的数最大是多少?

2


一列数:8,3,1,4…,从第三个开始,每个数都是最靠近它前两个数的和的个位数,那么第2011个数是?

3


每个铅字上刻有一个数码,如果印刷十二页书,所用的页码铅字要以下15个:1、2、3、4、5、6、7、8、9、1、0、1、1、1、2。现要印刷一本新书,从库房领出页码铅字共2011个,排版完成后有剩余,那么,这本书最多有多少页,最少剩余多少个铅字?

4


一只青蛙8点从深为12米的井底向上爬,它每向上爬3米,因为井壁打滑,就会下滑1米,下滑1米的时间是向上爬3米所有时间的三分之一。8点17分时,青蛙第二次爬至离井口3米之处,那么青蛙从井底爬到井口花了多少分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