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进北街服务平台建设 创建北街文明和谐社区方案

 气功按摩 2017-12-22

发布时间:2017-12-22 编辑:王伟
    社区作为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近年来,邯郸地区高度重视社区建设,致力强化社区服务功能,积极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广泛开展文明和谐社区创建活动,逐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尤其是今年以来,邯山区积极联合市里建立市、区、街道、社区、村级联创机制,在市中心城区和(邯山)区开展文明社区共建活动,市、区直单位与市中心城区和邯山社区结对帮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北街要建平台,服务设施改善“便民”。一方面,硬件上改变社区面貌。在各挂点干部协调帮助下,全区社区服务平台面貌要明显改善,逐步改变了以往“破、小、旧”状况。另一方面,软件上提升社区服务功能。按照“一站式”和“一条龙”的社区服务标准,对社区服务大厅进行规范化建设,将民政、计生、卫生、安保、劳动、司法、文化、残联等公共事务进行整合,通过社区服务窗口进行统一办理,极大地方便了前来办事的群众,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二、北街要共建精神,道德教育建设“导民”。要社区“道德讲堂”广泛开展了社区道德教育活动,每场活动至少讲述一个身边好人故事,鼓励引导社区居民做好事、传好德。群众直接参与活动、受到教育。同时,以“中国梦”和“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在广场、小区及主要交通路口设置公益广告、着重宣传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
    三是共建文明,志愿服务活动“暖民”。在社区推行以“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我”的志愿服务理念,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北街社区均成立社区志愿服务站,组建了社区城管志愿服务、党员志愿服务、学雷锋志愿服务、医疗志愿服务和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志愿服务队伍,并经常围绕扶贪、助学、济困、义诊和文明劝导、环境卫生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社区群众切实感受到共建文明社区带来的阵阵暖意。特别是村干部牵头开展关爱老人健康志愿服务活动一定会得到社会各界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四是共建文化,群众文体活动“乐民”。北街社区扶持群众性文体队伍,基本社区都要扶持群众性文体队伍,建立了文体队伍和个人才艺信息档案。文体活动内容涵盖歌曲、打板、广场舞、腰鼓队、太极拳和健身操等20多项内容。2018年北街要开展文明社区共建以后,社区组织各类群众性文艺晚会、联欢会。
    五、共建环境,北街社区卫生整治“利民”。社区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组织开展了系列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进一步改善了社区居住环境。特别是北街村,针对居民关心的卫生及公共设施情况,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在“爱村卫生月”集中整治,清理陈年垃圾死角,墙体刷白。同时,按照“铺平百姓门前路,点亮百姓窗外灯”的目标,在各社区北街小巷内安装维修了路灯。
    北街社区建设如要取得了一定成绩,必须推进文明社区共建,否则存在许多不足和差距,我们村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是依靠群众不够紧密,共建基础亟待夯实。二是观念转变不够到位,共建意识亟待强化。三是功能发挥不够充分,共建内容亟待拓展。四是工作推动不够平衡,共建合力亟待构建。五是干部力量不够充实,共建队伍亟待加强。六是网格建设不够精细,共建力量亟待增强。
    共建文明社区工作应坚持群众路线开展创建活动,以服务广大群众为宗旨,以提高居民文明素养为根本,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整合辖区内的公共资源、单位资源、社会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丰富群众文化、开展志愿服务、营造文明新风,让每位居民成为文明社区的创建者和受益者,促进文明社区持续深入。因此,建议此项工作要做到“三个突出”:
    突出抓好平台建设,铸实社区发展之基。社区要发展,硬件条件是基础。如果没有好的硬件设施,社区发展水平难以提升。要着力改善社区硬件条件,按照“铺平群众门前路,点亮百姓窗外灯”的要求,办好民生实事;按照300平方米左右的标准,通过充分整合社区资源,积极解决社区服务平台用房,及时更新添置必要的办公设备。要着力改善户外活动场地条件,要配备相应健身器材、体育设备,有条件的可设群众舞台,确保群众能够开展小型文艺演出和健身娱乐活动。要着力打造室内文体活动场地,街道应打造1个固定的室内场地,配备必要的音响灯光等设备,为社区经常性的文体活动表演提供便利条件。
    突出抓好服务提升,增强社区发展之源。要加强社区综合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坚持融计生、家政、就业、司法援助、社会保联、医疗、科普宣传等便民服务为一体,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做到制度规范、落实到位,进一步方便前来办事的居民群众,以良好的服务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目标。应重点打造示范性社区综合服务大厅,确保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要以“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为原则,探索建立社区联合党委的有效形式,探索社区党组织为社区群众和辖区单位服务的有效机制。
    突出抓好文化塑造,点亮社区发展之魂。一是积极营造好人文化。要打造各类基层文明创建典型,建立一套完善的评选机制,开展“推荐、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建立从楼栋到小区、到社区、到街道,每月评选一批“社区好人”“街道好人”,营造“好人文化”。二是办好社区道德讲堂。要推进道德讲堂的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社区一个季度至少举办一场道德讲堂,并与市民学校、文化讲堂等结合起来,让更多的人感受道德的力量。三是加强文体队伍建设。社区都要确定重点扶持的综合性文体队伍,购置必要的演出设备和演出服装,经常性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组建群众合唱团,与道德讲堂建设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传递正能量的重要力量。四是推出群众品牌节目。以文明创建、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等为主题,挖掘社区中的鲜活事迹,社区创作编排一支好歌、一个小品、一段地方戏等品牌节目。五是举办系列社区文艺联欢。以传统节日为重要时间节点,举办社区文艺联欢或“邻居节”,增进社区居民感情,进而宣传科学、倡导文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