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下医”毁掉的中国病人,我们该去哪里找“上医”?

 whd991 2017-12-23

如果你有糖尿病,你要吃二甲双胍。
如果你胆固醇高,你要吃他汀药物。
如果你饭后反酸,你要吃奥美拉唑。
如果你有抑郁症,你要吃盐酸帕罗西汀。
如果你有多囊卵巢,你要吃达英激素。
``````

按照这种治病逻辑,如果你被各科医生诊断患有10种疾病,你是不是得服用10种甚至更多的西药?很显然,按照现代西医的治病逻辑,这是必须的。

然而,病人真的感到更健康了吗?疾病真的被治疗了吗?你血糖升高真的是因为缺了一片二甲双胍吗?

现代西医之所以采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治疗逻辑,其实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曾经,如果你被细菌感染了,那么用抗生素来治疗,病情就会快速好转。抗生素可以说是整个西医药物史的开端,它创造了奇迹的同时也扭曲了治病的正常逻辑。

什么人才能称之为医生

请问,医生的作用是什么?

难道不是给患者下正确的病情诊断,然后找出病因,最后针对病因给治疗方案吗?

但是,你现在去医院看病,医生的作用是什么?

是根据检测结果判断你是否满足诊疗指南中所定义的疾病,如果满足,则给你开药或手术,如果不满足,则让你注意饮食多喝水多运动减轻压力注意休息。

请问,这种工作真的是医生吗?答案是,可能都用不着人工智能,只要算法合理,一个APP就能完全替代,因为这是“下医”的工作。

怎么区分“上医”和“下医”?很简单,告诉你得了什么病的就是下医,告诉你为什么得了这个病的就是上医。

逻辑不对,病就白治

你还记得中国没有西医的年代吗?虽然我们没有先进的仪器和生化检测,但是我们有舌诊和把脉,我们还有体质辨识,中医可以借助这些工具给患者望闻问切。

那个时候,我们也许会死于某个病毒或细菌感染,但我们很少遭受慢性病的折磨。

知道吗,西医是最喜欢给疾病起名字的,疾病种类越多,意味着可开发的药物种类就越多。(开个玩笑,哈哈,信不信由你)

但其实这些疾病背后的病因很多时候都是大同小异的,所以中医不太喜欢定义疾病,而更喜欢分析患者有什么问题。

例如脾胃虚寒、气滞血瘀、肝气郁结等等,因为这些体质的问题会最终让你患上西医所定义的某些病。

按中医的治病逻辑,很多时候会出现以下情况:那就是两个病人得了西医定义的同一个病,但中医会开不同的药;又或者两个病人得了不同的病,但中医会开一样的药。经典概括就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西医给疾病命名的目的是为了做标准,有了标准就可以批量化地给患者提供服务。只要你满足糖尿病的标准,我就可以给你开药,完成这笔交易。但至于你得糖尿病的原因是什么,西医不管,也管不着。

所以我们说西医不治本,道理就在这。因为西医很多时候只看到了疾病的最终症状表现,然后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定义一个疾病名。

下定义这个病的信息或资料,只来源于症状和有限的实验室检查,但忽视了患者身上许多尚未了解到的有用信息。

比方说高血压,如何定义高血压呢?西医说,只要你的血压超过140/90就是高血压病啦。那么怎么治疗高血压病呢?哦,利尿剂或钙拮抗剂,血压下去了,就治疗了!

的却,西医是成功治疗了“高血压病”,因为按西医的定义,只要血压能降下去,不超过140/90,这个病就算是治好了但是你很纠结,为什么不吃药血压会高啊,难不成你真的缺了一片降压药?

事实上,因为血压高本身就不是高血压病啊,这是你身体诸多因素共同导致的一个现象罢了,你想血压不高,该治疗的不是高血压病,而是要治疗那些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

说到这里,你有没有觉得西医在玩文字游戏?它把人体割裂开来,把一些特别重要的指标单独抽出来,如果异常了就定义一个疾病,然后研发一个药,告诉你这个药是治疗这个病的。

说大白话就是研发一个药治疗一个指标,但又不治疗你的病因,不过你可以依靠这药物把这个指标一直控制良好,患者和医生可以一辈子做这笔交易。哈哈,我写的时候都有点想笑······

实际上,不管是你的饮食还是情绪,又或者是体内的各种生化指标,都和血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对血压影响大,有的影响小。

如果你血压高了,上医就会帮你找原因,然后治疗原因,只有下医才会给你定义疾病,然后治疗疾病

功能医学是西方正在探索的一种全新医疗模式,理念和中医一模一样,要治疗的其实是患病的人,而不是疾病。

疾病只是人为的定义,治疗疾病没有意义,找到个体的病因,平衡内在的各种失衡,疾病自然会消失,根本不需要定义。

全科,全科,中医从来不分科,全科的思维非常重要!功能医学也是一种全新的全科诊疗模式。

怎么理解功能医学?很简单,武功要内外兼修,医学也是如此。

中医和功能医学承载的是同一套内功,有着一脉相承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是,中医的外功是中药和针灸理疗,功能医学的外功主要是饮食和营养素。

但事实上,功能医学的包容性很强,他愿意接纳一切外功,包括现代西医中一些确实有助于病因治疗的药物。

那么西医,相对来说包容性差一些,关键是没有良好的内功心法,所以根基不稳。但西医的外功确实了得,它适合手术和抢救,还有解决传染病等问题。

上医是怎么治人不治病的

Tom是一位普通的美国小孩,他被各科医生诊断出共患有11种疾病,服用了八种西药,他患有气喘、过敏、注意力缺失、焦虑及肛门痉挛等问题。

但事实上,这些问题都是现代西医对人体某些症状的一种定义罢了,这是下医做的事情,所以不管Tom服用多少种西药,下医都只能治疗疾病,但不能治愈Tom。

那么上医是怎么做的呢?前总统克林顿的私人医生马克海曼博士是美国功能医学的先驱,也是Tom的主治医师,他给Tom做了详尽的问诊,他发现Tom有如下问题:

① 吃很多垃圾食品
② 用了很多抗生素
③ 肠道有害菌增生
体内重金属铅超标对面食等含麸质的食品过敏
⑥ 有肠漏和营养吸收不良等问题

于是,海曼博士给Tom安排了抗炎的饮食并禁止Tom食用面食,他还用天然的植物营养素帮Tom排除重金属铅,用益生菌改善肠道的环境,用谷氨酰胺修复破损的肠黏膜······

海曼博士没有给Tom开抗过敏的药物,因为他关心的不是Tom有没有哮喘和过敏,他关心的是Tom的肠道健康状况,这个病因。

肠道调理好以后,Tom的所有症状都一并消失不见了,海曼博士一点都不感到惊讶,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只想着治愈Tom,而根本没想过要治疗疾病。

备注:这里仅举例子说明功能医学,但其实中医里有很多上医,西医中也有少部分上医。而且有意思的是,你肯定见过很多鹤发童颜的老中医,但应该很少见到有长寿的西医,很多时候你听到的是某某医院医生死于xx病,终年xx岁。

方法不重要,关键是思维

所有研发出来的西药都是为“西医定义的疾病”所服务的,所以一种西药往往只能治疗一种疾病,而且没有根治的说法。(抗生素除外,毕竟它确实杀死了致病菌,某种意义上算是根治)

但是营养不一样,人体每个细胞都需要营养。所以营养调理很多时候是一种营养素可以改善N种疾病问题,某些时候甚至起到了治疗的作用。

例如维生素D,它不仅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也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还能降低某些肿瘤的发病率。大剂量地维生素D还可以很好地调节免疫,改善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

现代西医定义的疾病,特别是代谢类疾病,其背后的本质就是人体各种生化代谢紊乱的结果。想根治?那得找原因,从人体生化代谢失衡去找原因,纠正不平衡的环节,疾病就会自然消失。

那么,功能医学里谈到的营养调理不仅仅局限于维生素和矿物质,广义的营养调理包括了人体细胞能自行制造的物质,例如谷胱甘肽、硫辛酸、DHEA、SAMe等等。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生化代谢失衡都可以通过营养的方式来解决,我们还得借助针灸来调节神经,我们还得借助整脊来纠正脊柱相关的问题,我们还得借助一些中草药来调理一些严重的生化失衡······

反正,方法不重要,条条大路通罗马,重要的是找病因,找到一条正确而又安全好走的路,千万可别走到半路又出现N条岔路,这就是西药治疗时经常发生的事情(副作用)。

一棵树如果生病了,我们得从土壤和树干找原因,这才是上医的做法。根据枝叶的病态去下定义疾病的类型,然后修修补补枝枝叶叶那就是下医的做法。

写在最后

如果哪个西医医生主张中医或营养无用论,你就不用再挂他的号了;如果哪个中医斥骂西医和营养毫无用处,你也不用请他帮你把脉了;如果哪个营养师告诉你中医不科学,那么你也可以取消关注他了!

现在,重新明确各自的分工非常有必要,西医确实是抢了太多原本不该由这套医疗体系来承担的工作。

在美国,功能医学就是抱着变革医学诊疗模式的态度开始兴起的,这不是什么新的治疗手段或药物,而是一种对疾病的重新认识和思维转变。

医学的发展总是曲折的,我们已经被抗生素的成功冲昏了头脑,被无数“下医”错误的诊疗思维毁掉那么多年,是时候找回“上医”来治疗现在无法遏制的慢性病了!

· END ·

相关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