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开河是几时开的

 共度朝夕pclwol 2017-12-23


 1、讲到无锡市内的老街巷新开河,它是几时开的呢?一般都以为是无锡解放前后新开的。谁知,它竟有500多年的历史哇。

   新开河旧名冉泾,又叫三箭河,这是怎么回事呢?

   简单地讲,我们现在的中山路,原是一条河,叫“直河”,通运河,由北流南。后经多次改造,成今天的中山路。现在的解放东路,原也是一条河,形状像一张弓,叫“弓河”。相对的,直河就像这张弓的弦,故直河也叫“弦河”。

弓河在城的东边,由南向北之间有九条平行的河,它们都西指弦河,东指弓河,或相通,或淤塞,称为九箭河。就像箭在弓上,因之被称为箭河。当年无锡有老话:九箭通,出三公。这九箭河的通淤关系着无锡的地气人脉。

   现在新生路近南门的置煤浜,就是旧二箭河所在,再往北一些,就是第三箭河所在,即冉泾。

光绪《无锡金匮县志》记载:“新开河上。承贤桥东,旧名郗家巷,宋知县郗渐居此,有遗爱坊。康熙志曰邵尚书巷。”这里讲到了,新开河上旧名郗家巷,是因为宋代时,郗渐居住在那里。据查,郗渐确有其人,是宋代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奉议郎(议郎官名),曾任无锡知县。县志里又提到了“遗爱坊”,我们查宋代咸淳毗陵志(这是现今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无锡地方志)说:“遗爱坊在县南郗家巷,以郗令渐故名。”再查元·王仁辅《无锡县志》:“遗爱坊(即郗家巷,因县令郗渐居此故名,在唐家巷南)”。抺去历史的尘封,这新开河着实是古老呀。

2、第三箭河原本是不通直河的,这三箭河怎么又而成新开河的呢?这和无锡的一位名人有关,这位名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宋代尚书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贤,号泉斋,别号二泉。出生于无锡南塘冉泾里。邵宝年幼时聪慧好学,9岁已能诗文。16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2岁中进士,即被授为河南开封府许州知州。成化二十五年(1489),赴许州就任。邵宝在许州七年,廉洁自守,许州大治。离任后,当地人民即为他立了生祠,至今尚存。

弘治七年(1494),邵宝在户部任职,清正廉明,依法行事。弘治十三年(1500)四月,邵宝在江西任职,修书院,育人材。弘治十八年(1505)八月,邵宝调任浙江按察使。正德二年(1507)五月调任浙江右布政使(布政使相当于副省长),次年二月迁任湖广布政使。正德四年(1509)一月,任命邵宝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奉敕总督漕运,有清誉,在江淮改革赫赫。

后因得罪于奸臣刘瑾,于正德五年(1510)致仕回故里无锡。

   不久,刘瑾罪行被揭露,遭到诛戮。正德五年(1510),武宗升任邵宝为户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处置漕运。正德十四年(1519),武宗任命邵宝为南京礼部尚书。十六年(1521)世宗朱厚熜即位,诏起南京礼部尚书,着邵宝赴任,邵宝向世宗两次上疏,称年老多病,要求终养,嘉靖元年(1521)世宗准予终养。

   嘉靖六年(1527),邵宝因病逝世,终年68岁,赠太子少保,谥文庄。邵宝一生著有《定性书说》、《学史简端录》等书百余卷。

邵宝为人刚正,居官清廉,时人称他为“千金不受先生”。正德四年(1509),邵宝受朝廷委派总督漕运。有个粮长凭借手中的权力,贪赃枉法,被揭露后请人送了一千两黄金给邵宝,要邵宝为他开脱,被邵宝严词拒绝,并告诫说,他这样做,要罪上加罪。“千金不受先生”的美称由此而来。
  邵宝在乡里,建尚德书院、尊贤堂、二泉书院,创建惠山二泉风景名胜。乡亲都称之谓“笃行君子”,“二泉先生”。

3、邵宝的故居就在三箭河冉泾桥西。第三箭河冉泾不通直河,影响当地的水流水质。正德嘉靖年间,退居家乡的邵宝有意疏通冉泾河。通河工程中要拆掉一些居民住房,但有房主吕刁郎不同意拆,邵宝认为房主不同意决不能强拆。当时无锡县令侯世卿知道此事,表示愿意帮助解决,而邵宝又认为烦劳他人以自己省事也是不可以的。于是他亲自召集工匠,只开一条阴沟,以作疏通,就一个月就完工了。邵宝手书了朱熹的“源头活水”四字,又绘冉泾图,勒石为记序。疏通冉泾河成了邵宝的未了心愿。

邵宝去世百年后,万历四十一年(1613),尤时纯居住在邵宝的故宅,他得知了邵宝的遗愿,慨然叹道,疏通冉泾河是光大先贤的志向,我们不可以不继承。尤时纯捐银五百两,献出楼居21间,组织工程,开通河道,称“新开河”。同时在河床西端建一座石桥,请当时的东林党领袖高攀龙题名,高攀龙感叹地说:“惟二泉先生之志,谓之承贤可矣”,题名为“承贤桥”,并写了一篇《承贤桥记》,连同东林党领袖顾宪成、刘元珍及知县许令典的文章一起刻石立碑于桥南。冉径从此称为新开河,《无锡金匮县志》中的“承贤桥”也由此而来。

直到1960年初,中山路扩建,填塞了新开河,承贤桥被拆,石碑由文管部门迁移保存。

4、《无锡金匮县志》中说“康熙志曰邵尚书巷”,指的是邵宝的故居。

邵宝故居在城中三箭河冉泾桥西,即容春堂。邵宝退居无锡后,于正德十三年(1518)对原住宅亲自进行了增修扩建。增建了“曾侍堂”,立泥金巨屏,作仲尼居、曾子侍像。堂内建有十个景点:“曾侍堂”右,藏书万卷,由李东阳(明代名臣文人)书额,名“容春精舍”;精舍后,是邵宝朝夕于此的居室,乔白岩(明代大臣诗人)篆额,名“燕居亭”;燕居亭旁构建一斋,祀祖存一公小像,有李东阳作《铭》,名“存一斋”;存一斋南为“嘉树亭”;存一斋前,用石子垒八卦像,名“八角台”;八角台西置九畹(小盆地形状的农田),每畹滋兰九本,名“兰畹”;曾侍堂右凿小池,种荷,名“思濂沼”;池上架石梁,名“光霁桥”;桥旁植竹,名“静深径”;堂前有二块奇石,取其形似,一块名圭(guī.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一块名冕(中国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又有一石形似屏,来自西蜀(四川盆地,古为益州范围),种蒲其上,称“雪浪菖蒲”。其时,文人墨客,交相往来,作诗赋词,一派风光。邵宝的尚书第是无锡城中历时最久、最有名的住宅园林。这真是,但说姑苏园林好,梁溪美景胜苏杭。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人间世事,一代接一代变换,似滔滔江水,永停留。但这代代的变换,留下了历史,留下了我们前人的千古心愿。古老的“承贤桥”已不在了,但它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