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中医丨气虚发热机理探微

 wyfx100 2017-12-23

[提  要] 气虚发热,源于以脾胃为枢纽的气机升降失常。而所发之热,实为相火郁闭而亢逆。故气虚发热的治疗重点虽然是甘温补中、升阳益气以恢复脾胃气机升降,但必要时亦须佐用甘寒泻火之剂,这点需要引起重视。

[关键词] 气虚  内热  阴火  相火  气机升降



气虚发热,是由于脾胃虚弱,清阳之气下陷,郁而产生的热。脾胃气虚导致内热的观点最早源自《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所指的阳虚与阴虚,与一般所说的阴虚、阳虚不同。阳虚是指在表的卫气不足,不能御风寒故而外寒;阴虚是指在里的脾胃虚弱,导致内热产生。后世补土派医家李杲在《脾胃论》中又具体论述了这一观点,并开创甘温除大热之法而闻名于世。之所以闻名于世,是因为气虚反而发热,热病反而治以甘温,似与常理相违背!本文即意在探究这一机理与治法。

1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脾胃同居中焦,脾气主升而胃气主降,是一身脏腑气机上下交通的枢纽。脾气升则肾气、肝气升,胃气降则心气、肺气降[1]。《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气升则精气才能上归于肺,胃气降则肺气才能肃降,通调水道,下输于膀胱。这一升降,是以脾胃为中心,脾胃之气为动力的。

2 脾胃气虚则升降失司,郁而生内热

事实上,《黄帝内经》对“阴虚则内热”,即气虚发热,是有所解述,唯不太明晰耳。《素问·调经论》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皆能导致脾胃气虚,以致气机升降失调。一方面,脾胃虚,清阳之气不升,精气不能升浮,则心肺无所禀受,导致荣卫不足,不能护卫其外,形成“谷气不盛,上焦不行”的病变。另一方面,脾胃虚,清阳之气下陷,且脾虚湿浊不化,湿与气共同乘于下焦之肾,导致下焦闭塞,气化不行,化生湿热,形成“下脘不通”。这样,就出现了因中焦气机升降失常,热生于内,兼有中上焦二焦虚弱不足的的病变。

但是,《黄帝内经》的这段条文,虽提出了下焦郁闭形成内热这一病机,但并未具体指出内热是什么热。是气与湿所化?抑或是下焦相火?直到金元时期的李杲才对此有了明确的认识。



3 内热与肾中相火、君火的关系 

气虚所生之热,为清阳之气与湿邪下陷,闭塞下焦而产生的。这个内热的热势是比较强盛的,且能遍及全身。而下陷之湿与气,本身是不足以化生很强的内热的,主要是起阻塞作用。所以这里的气虚所发之热,并不是清阳之气与湿邪本身郁而所化之热,而应是肾中相火郁而亢动之热。

李杲将气虚发热时受郁闭而亢逆的相火称为阴火。阴火虽生于下焦,却波及上焦心火并遍及全身。《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云:“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2]相火是与君火相对而言。《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在心,主发神明,相火藏潜于肝、肾,正常状态时守卫禀命,发挥温煦推动的作用。当下焦(主要是肾)被郁闭,则肾中相火不能伸展,郁而亢逆,成为离位之相火。相火亢逆,一方面可以循足少阴经传至手厥阴心包经,形成心包络之火,进而波及心火,出现心火的亢旺;另一方面冲任督脉皆起于下焦,足少阴肾经与冲脉相连,下焦的阴火可经冲脉上循,并入督脉,督脉总督一身之阳,与手足三阳经和阳维脉多次交汇,所以阴火充斥于督脉后,影响就更为广泛了。

李杲的阴火这一名词是很让人迷惑的。他为何将此处的内热之火称为阴火,而不直接了当的称为相火?难道阴火并非相火,而这不就又与李杲本人的论述相矛盾了?笔者认为原因有三。第一,火本属阳,称其为阴,是因为火生于内、生于下焦,故名之为阴火;第二,此处亢旺的相火与一般的阴虚火旺不同,而是内伤脾胃,清气下陷郁而产生,具有特殊性;第三,气虚发热的相火上可引动心火的亢盛,还可影响冲、任、督脉,遍及五脏,危害是比较大的。所以李杲将其称为阴火,是为了强调它的特殊性,如同心火亦有“君火”这个别名一样。我们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君火一词,是为了强调心火相对于其他火而言具有中心地位,若以为君火是独立于心火之外的火,就不对了。

4 内热的症候特点


《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云:“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躁热,上彻头顶,傍彻皮毛。”[2]另外还可表现出手心发热、心中烦躁、口渴、口腔溃疡、脉洪等症。

4.1 内热之火非少火

气虚所生内热之火属于食气的壮火,而非生气的少火,所以阴火不但不助长正气,反而是伤害正气、元气的。《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云:“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2]所以阴火虽能达于中上二焦,但脾胃、心、肺并不能得到阴火的温煦,反而受其伤害。所以下焦阴火产生的同时,中上二焦的虚证仍然存在。脾胃虚而清阳不升,上焦肺气仍不足,荣卫不能充实于肌表而不耐风寒;心失所养,则神疲;中焦脾胃虚弱,四肢失养则怠惰嗜卧,清气不升则泄泻,浊气不降则腹胀。这些病证是不会因为内热而缓解的。而这些虚证的存在,就构成了气虚发热与外感发热和阴虚发热的不同之处。

4.2 内热所发,是时发时止的

内热的出现、阴火的上冲是时发时止的,这与外感发热不同。《内外伤辨惑·辨寒热》云:“当内虚而伤之者,躁热也……是表虚无阳,常常有之,其躁热则间而有之。”[2]因为气虚之人,脾胃虚而清阳不升,上焦肺气不足,荣卫不能充实于肌表而不能抵御风寒,这是恒定不变的。而内热则时发时止,发时,阴火上冲,心烦而周身发热,或手心发热;阴火消退时,则荣卫不足的表虚之象立现,出现恶风怕冷。所以内伤发热是寒、热交替出现的。相反,外感发热,则是恶寒发热同时出现。恶寒是因为表虚,发热是因为卫阳郁闭,只有当热入于里时才有热无寒。至于邪在少阳时虽也是寒热交替往来,但兼有少阳证的症状,所以根据发热情况和伴随症状即可将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鉴别开来。

5 治勿拘于甘温除热

气虚发热的病机可概括为三个关键环节:一是脾胃虚弱,二是脾气下陷,三是相火亢逆,甚至引动心火。因为虚者补之、下者举之、热者寒之,所以气虚发热的治法主要由甘温补中、升阳举陷、甘寒泻火构成。气虚发热的主要根结在于气虚、气陷,故甘温补中、升阳益气以恢复脾胃气机升降是治疗的重点。脾胃强盛,清阳得升,肾中相火不被郁闭,则内热不会产生,补中益气汤即为这一治法的代表方剂,对此不多加详述。但笔者需要补充的是,后世医家著作,特别是教科书,因为对气虚发热的治疗着重强调甘温除大热之法,反而对甘寒泻火有所忽略了,这是不够全面的!

对于气虚发热,《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云:“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泄其火则愈。”[2]当相火亢逆,波及心火,热邪过盛时,也该兼用清热药,非甘寒不能制约壮火。若一味使用甘温补中、升阳益气之药,反而有助长火势之弊,得不偿失。所以李杲也强调治标。他在补中益气汤后的加减法中注明:“少加黄柏以救肾水,能泄阴中之伏火。如犹烦不止,少加生地黄补肾水,水旺而心火自降。”

诚然,李杲更强调甘温除热,重视脾胃虚弱、脾气下陷这两个病机环节,但这是有时代背景的,我们不能过于重视甘温除大热之法,反致一叶障目。临床治病时,还是应综合分析,有是证用是药,辨清标本虚实而论治。

6 结语 

中医的病机,往往可用一句话概括,但却不是一句话就能解释透彻的。对于气虚发热这样的经典理论,我们不应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而应该深入剖析。所谓思不精无以著其微,这也是为何李杲能从内经简略的文字中悟出甘温除大热的原因,而我们也应该应该反复揣摩李杲之《脾胃论》,否则何以能够知道甘温虽能除大热,但亦须甘寒泻火助之?书于此,与君共勉。

参考文献

[1]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26.

[2]张年顺.李东垣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8,44-45.

[3]王洪图.王洪图内经讲稿.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5,131.

[4]许子建.杏林医论.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翻译公司,1993.174-180.

中医学院 新媒体中心

稿件来源:《齐鲁杏苑》第22期(原载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与辩证法》2011年第2期(总第58期)1-3页,编辑/尹华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