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习的“路”在何方?如何指引?

 昵称40077028 2017-12-24

预习的“路”在何方?如何指引?如何使课堂高效,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注重课前的预习。教师要教给孩子预习的方法,让孩子在预习时有“法”可依,有“路”可循。

预习的要求根据年级特点而定,低段注重读;中段在此基础上学会问和积累;高段增加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中心的把握。三年级下册,开学第一节课,和全班同学先明确预习要求,让预习的重要性在孩子们的意识中扎根。本册预习要求做到:

1、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圈: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3、划:划出课后要求识记的词语和带拼音的认读词语。

4、畅:在字词过关的基础上,回归文本,把课文读流畅,要求最起码读三遍。

5、问:提出三个及以上的有效问题。(做在笔记本中)

6、词:摘录五个你认为运用得好的词语。(做在笔记本中)

7、句:从课文中摘录两句你认为最优美的句子。(做在笔记本中)

8、查:通过网络、书籍查阅相关知识。

预习的“路”在何方?如何指引?在预习检查中发现,孩子在预习时读的准备不尽人意,因为孩子总是不把读当成作业。想办法,相信孩子,但也要促动孩子。在墙上张贴学生名单,自我检查,认为自己已经读得通顺的请在上面打勾。

“问”,问什么?怎么问?怎样的是有效问题?在课堂的学习中,让孩子明白,可以向“题目”问,可以向“不懂的字词”问,可以向“难以理解的句子”问,但是不能无病呻吟,笼统地问。比如问“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这一类泛泛而谈的问题,尽量避免。学会去关注字里行间的问题,真正走进文本。

词句的积累。怎样的词句才是优美的、值得积累的词句?我认为,只要是能够把文章写活写生动的,即使是一个动词、一个连词,也是值得欣赏的。好词不等同于四字词语!而关于句子的积累,哪怕是因为标点运用精彩,也是好句。

我们要求学生预习,该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不仅是课前对知识的了解,为课堂做准备;也是在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课外的独立阅读中,这预习时掌握的方法会潜移默化渗透其中。

语文的学习,要让诵读前行,让深思贯穿,让积累成为习惯!

预习的“路”在何方?如何指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