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年来全国累计修复文物4万余件

 时宝官 2017-12-24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时】 

    本报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靳昊)“文化遗产快速消失势头得到遏制,安全保障程度得到有效提升,重点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传承状况明显改善,合理利用稳步推进。”23日,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受国务院委托,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报告我国文化遗产工作有关情况时作出上述表示。

    雒树刚指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遗产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在推进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方面,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近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约1.08亿件(套);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登记资源总量近87万项。同时,分门别类建立保护名录。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2项,居世界第二,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名录项目总数达39项,居世界第一。

    雒树刚介绍,五年来,累计完成可移动文物修复和博物馆藏品预防性保护项目1000余项,修复文物4万余件。2013年以来,共实施考古发掘保护项目3000余个,海关共查获非法进出境文物1.2万余件。下一步,将统筹好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在坚持保护的前提下推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和传承发展,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实施文物保护重大工程,加强革命文物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物保护,加强长城、大运河和水下文物保护。加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强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传统村落整体格局、历史风貌的保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